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2020-03-16孟瑜方
孟瑜方,徐 涵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以及本科职教试点工作的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引起广泛关注。在中国知网以“技术本科”“本科高职”“高职本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知,我国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近20年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内涵及基本属性
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概念,综合来看,主要包括技术本科[1][2][3]、本科高职[4][5]、高职本科[6][7]、本科职教[8]等。虽然表述不同,但是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即类型上隶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层次上为高等教育本科层次。技术本科和高职本科两个概念优先强调职业教育类型,而本科高职和本科职教两个概念则优先强调本科层次。显然,前两种表述更能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为适切。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包括高等性、职业技术性、地方性。高等性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与普通本科属于同层次,但不同类型;职业技术性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人的职业技术,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地方性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与地方产业发展、企业生产实际相对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9]
(二)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的需要
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在学历层次、形式以及涉及对象方面都有明确划分,层次分明、类型齐全,但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仅限于专科教育,没有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10]因此,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
2.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上应该包括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三个层次,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限于专科层次。高职毕业生通过专升本等途径学习本科,但接受的教育也是传统本科式的教育,虽获得了学历上的提升,但职业能力并未得到发展,故应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上升通道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下接中职、高职高专教育,上接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3.树立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地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职业教育定位为“类型教育”,肯定了职业教育的价值,而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对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方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大众认为的职业教育层次低于普通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为学生提供了升学通道,改变了职业教育依附于普通教育的现状,对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
4.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劳动力市场需求从数量转变为质量,所需要的人才层次提高,但我国高层次技术人才短缺,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的缺口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5.满足受教育者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需求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冲击下高职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高职生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愿望强烈。同时,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多为中下级阶层,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能为中下阶层生源向高阶层的良性流动打通路径。[12]因此,有必要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需求的同时,促进受教育者个人发展。
6.应对国际竞争对高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一部分学生因为在国内考不上好大学而被迫出国,但国外高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大学门槛低、风险高,不稳定性较强,促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在设置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设置本科、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13]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已逐步建立起本、硕、博层次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而我国除台湾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缓慢,大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层次,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14]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且学者们达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认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的完善、市场需求的满足以及个人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当前研究关注点多在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关于其本身为什么要发展的本质性的研究不足,存在一些需要更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否有其必然性,它所培养的人才能否被高职或普通本科替代;如果能够被替代,是否还有发展的必要,如果不能被替代,原因何在等。这种更深层次的论证恰恰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应成为接下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形式
1.高职与本科合作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基于高职院校原则上不升格或并入本科的政策困境、固有的理念偏差、高职教育自身基础不足以及发展能力不强等现实情况,高职院校优势专业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是一项有效措施。[15]例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试点,和北方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采用“3+2”分段联合培养的方式开展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定位以及课程体系设计入手,探索具有“职业本科”特色的教学模式。[16]合作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获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如建立合作机构并确定机构运行规范、合作制定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强化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等,但仍存在本科高校合作参与度较低,课程内容简单叠加增加教师和学生负担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高职院校办学成本增加等问题。[17]
2.应用型本科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主要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前身多为高职高专,蕴含职教发展基因,这就为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要从发展定位转型、学生评价体系转型、教师队伍转型以及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18],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设置适应区域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以职业过程为导向设置相应的课程,以行动为导向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19]要实现普通本科院校的成功转型,需要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20]同时要具备配套的保障机制,对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保障机制,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的保障机制,构建高职专科与本科的一体化衔接机制,有效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1]
3.本科职教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2018年,国家提出由独立民办高校试点举办本科职教的新举措,并逐步确定本科职教试点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独立本科职教试点改革需要探索专业设置以及形成专业特色的有效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道路,构建符合本科职教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的体制机制,联合企业探索跨界办学路径。[22]由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是从专科层次升级而来,因此要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系,[23]同时,两批试点学校除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均为民办院校,还要处理好公益属性与民办体制的关系。[24]
应用型本科和本科职教是两个易被混淆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从政策角度来说,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均提出发展应用型本科,因此,从政策角度上可以认为二者是相同的;从高等教育的类型划分来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将高等教育划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类,从这一层面来说,二者又完全不同;[25]从人才培养类型来说,按照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两分法进行划分,二者又是相同的。对应用型人才的类别和层次进一步划分,按照人才类型多分法进行划分,本科职教则从属于应用型本科。因此,立足于不同视角,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有相同。[26]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与尝试之中,无论哪种形式的办学方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但这其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准确定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层次上高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又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具有复杂性。因此,要兼容本科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准确定位,避免成为普通本科教育的附庸或层次降低成为专科教育。第二,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发展,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应立足于地方。在专业设置等方面,结合地方发展实际,设置区域特色优势专业,探索专业设置以及形成专业特色的有效方法。第三,贯通衔接。一是在教育体系内部与高职高专、普通本科教育的衔接;二是与市场、企业的衔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与企业合作探索联合办学之路。第四,自我优化。由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尚不完备,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从合作机构的建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评价体系转型以及培养平台搭建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优化发展。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坚持符合我国教育目的和职业教育总目标、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技术应用特色几项原则,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专科人才类型与层次岗位职责的区别为前提,以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规格和质量的要求为根本依据,以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基本内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27]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学者们的表述不同,如面向一线的本科层次技术型人才[28]、“师化”人才[29]、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30]、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具备行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31]等。对其内涵进行解读不难发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共同指向性,即既体现本科教育的学术性,又体现职业教育的应用性,能够将二者很好地融合。可以认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且职业道德良好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既不同于研发设计的研究型人才,也不同于直接从事生产过程的技能型人才,而是一种二者之间的“衔接型”人才,能够指导生产一线的工人将研究人员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具体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校企深度合作的开展以及“双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发展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2]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体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特色的关键。有学者认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该建立注重情境、基于过程的课程体系,坚持工作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教学大纲,以具体工作环节设置情境传授知识、技能。[33]有学者认为,职业不同,对应的学习领域也不同,课程开发应以职业过程为导向,灵活安排。[34]还有学者提出课程设置模式应采用综合化、模块化的方式,课程开设顺序根据岗位/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来设计,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可以交替进行,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35]另有学者认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促进产业发展,课程设置依据是能力目标体系,课程建设遵循“简单—中等—复杂”的过程,提出以“通识课+专业核心课+技术知识课+实践课”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结构。[36]综合来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在价值取向上,应致力于促进产业发展;课程开发上,坚持以工作/职业过程为导向;课程内容上,以不同职业的要求为依据安排课程内容,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开设顺序上,以岗位工作流程为依据,同时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既可以理论—实践—理论,也可以实践—理论—实践,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交替进行。
此外,有学者对台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进行研究,认为其课程目标呈现实用化取向,课程的发展与完善由多方参与,课程发展兼顾个人和社会需求,课程体系针对能力培养进行设计,同时开设跨专业领域特色学程和“最后一哩学程”以实现教育和产业的结合,[37]这对于大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在课程的综合应用、时间占比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为实现优化发展,应强化实践教学的四个特征:实践训练的系统性、实践内容的跨界性、实践载体的综合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对实践教学进行综合改革,具体包括:第一,重构实践体系。主要包括改取向、增主体、分层次、选资源四个步骤。第二,重组实践内容。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依据岗位群分布,确定学生的能力要求,建立能力要求与实践内容的对应关系,整合实践内容,设计实践环节。第三,重构实践模式。项目教学是一项有效途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项目教学要遵循工程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创新原则以及可评价原则,基于工程能力设计,遵循从目标到项目的路径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打破校企之间的界限,聘请业界专家、研究人员加入项目教学指导团队,提高胜任力。实践评价上,应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否向应用转化,能力向创新提升的评价,增加评价主体,实现多方评价。[38]
(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案例
有学者以烹饪专业为例,对本科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阐述,并对如何进行人才培养进行分析,认为需要从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1+X证书的应用、教材建设、培养模式创新、特色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入手,结合烹饪专业实际,实现本科层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39]广西财经学院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独立创办会计专业群本科层次职业人才的基本模式,确立了以培养会计类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设置专业(方向),设计“双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行“双实训”实训教学体系,采用“双评价”评价质量体系,培养本科层次会计类专业人才。[40]从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纳入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教材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建立适切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培养满足需求的领域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
可见,在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中,对于如何制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以及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方面应如何实施都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在一些具体领域也对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但目前的研究仍然以泛化、普遍性的研究为主,对具体领域的专门研究较少,导致可操作性不强。
三、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受“学而优则仕”“重学轻术”“重普教轻职教”等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学生的院校选择以及学校的自身定位都期望远离职业教育,政府的经费支持、资源分配也更倾向于普通教育,企业薪酬等次划分以学历为依据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在职位选择、发展前景及福利待遇等方面对职校生的限制等因素,影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顶层设计的欠缺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在顶层设计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衔接不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中高职衔接不完善,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机制也未建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限,虽然地方政府在领导办学过程中一直号召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但实际过程并非如此;校企合作制度法规不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41]专业学位体系断层,没有设置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对应的专业学士学位,致使学生在升学、就业时面临问题[42]等。这些制度性障碍均影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
一方面,国家出台的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刚性约束不强,可操作性差,导致学校寻求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学生能力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设备消耗以及安全等现实问题导致企业参与合作的热情不高。企业与学校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致使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人才培养效果不佳,高校人才培养不能紧贴市场和企业需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吸引力降低。[43]
(四)实施中的问题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实践层面容易走入普通本科或高职专科层次的误区,不利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44]
可见,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面临许多问题,既包括学校自身方面的问题,也包括传统观念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需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通力合作解决问题,才能获得良好效果。一方面,要实现内部自我优化,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入手,建立职业教育的内部衔接;加强与普通教育的联系,建立普职融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深化校企合作,一体化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保障,形成职业资格等级系列,开展专业认证和评估,完善升入学制度,建立专业学位制度,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同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还要坚持两个特点,一是坚持地方性特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二是坚持实践应用型的类型教育特点,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统一。
四、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国际经验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美、日、德三国的研究。美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始于《莫雷尔法案》,当前主要存在于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45]日本技术科学大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具有三点启示:一是要迎合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满足学生生涯发展的需要,三是要实现专业聚焦,打造领域顶尖职业教育。[46]德国本科层次“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三种类型:一是在职业学院接受三年的针对某一职业的培训,二是在企业和学校同时进行的四年制“双元制”职业教育,三是针对在职人员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利于企业以及学员的发展,受到企业、学员、培训以及就业市场的欢迎。[47]有学者对三国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进行综合研究,发现办学形式有独立型、混合型、合作型三种,发展动因可以用需求说、完形说、漂移说、趋同说以及易变说加以解释,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过程以及招生方式方面具有共性特征。从三国举办本科高职的实践来看,都取得了明显效益,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我国既要借鉴其先进经验,也要加强风险评估。[48]此外,还有学者对国际社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并从中发掘出入学制度、教学制度、学位制度以及质量认证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为我国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供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中等教育结构合理衔接以及坚持本科层次教育的规格质量三点启示。[49]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过程中,要以自身发展实际为依托,选择性地学习那些符合发展现实情况的经验,使之落地生根,实现“本土化”。
综上,目前我国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数量较多,研究内容较为广泛,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理论层面上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实践层面上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尝试等。但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多关注下列方面:第一,加强应用性研究。当前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普遍性研究较多,对于某一领域、某一专业具体如何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有部分研究成果,但数量相对较少。加强应用性研究,探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在具体领域内开展,应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第二,关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研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类型性、层次性已经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如何将二者融为一体实现特色发展,当前研究没有明显突破。作为既不同于专科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且兼具二者特点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都应有其独特之处,如何实现特色发展问题应该进一步研究。第三,重视实证性研究的重要价值。研究方法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多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为主,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实证性研究不足,没有深入到实践过程去挖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获得的经验,导致研究脱离现实情景,应用价值不高,故应加强实证性研究,发现“真问题”,获得“真方案”,真正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