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与探索:地方本科高校的创业型大学建设之路

2020-03-16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学术大学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一、问题的提出

创业型大学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是大学自身外部环境适应和内部机制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学者享利·埃兹科维茨在其 《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一书中,历史地描述了第二次学院革命的兴起和创业型大学的产生,他第一次将那些通过与政府、产业合作寻求发展机遇,通过知识资本化实现崛起的大学称作 “创业型大学”。[1]

尽管享利·埃兹科维茨的创业型大学概念并未获得学界的一致认同,但在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先行者如英国沃里克大学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那里,其成功经验却大致勾勒了 “创业型大学”的基本面貌:它充分利用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机遇,通过职能拓展和组织创新,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学术资本,并利用学术资本带来的发展资源,实现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发展。[2]

2008年,自福州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走创业型大学之路以来,浙江农林大学、临沂大学等一些地方高校也纷纷加入创业型大学建设行列,开展了不少实践探索,引起了学者关注。叶冲认为 “创业型大学是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主要走向”[3],王雁认为 “只有研究型大学才适宜走创业型大学之路”[4],而陈霞玲、马陆亭认为,创业型大学的主体多为新兴大学、教学型大学或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边缘大学。[5]这些探讨的核心是 “要不要转型”“谁要转型”的问题,显然,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可能被排除了。

事实上,建设创业型大学并非研究型大学的专属。从创业型大学的起源和发展来看,经济因素催生了创业型大学,而其发展动力则更多地源于社会对大学的需求以及大学响应需求能力之间的矛盾。从运作机制来看,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在于高效的管理、统一延续的发展理念、通过技术输出和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地方本科高校在应用型办学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也面临着质量时代 “深度转型”的困境。借鉴国内外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地方特色的创业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高校突出重围、走出困境的现实路径。

二、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必要性

当前,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旧矛盾交织,试图走出 “千校一面”的应用型转型导致的新 “应用型同质化”现象,另一方面,与 “地方”的亲缘性关系凸显了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优势, 深化转型发展, 建设创业型大学是一种现实的路径。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两个核心问题,即培养出什么类型的人、怎么培养这种类型人。前者涉及人才培养定位,后者涉及路径选择。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中,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问题”,源于高校人才供给及其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失衡。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从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破冰。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提出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的路径。其后,一系列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从2012年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 “高等学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到2015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这些政策举措,既凸显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也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教育开启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破解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难题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2019年年底,教育部对此做了概括:“部部、部校、校校、校企、校所等各种渠道的协同育人模式更加成熟,产学研用结合更加紧密,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已覆盖1000余所高校,惠及140余万学生。”[6]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整体上反映了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新进展。

然而,当我们回到地方本科高校现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政策愿景与现实行动之间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方面不少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方法单一、平台短缺等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持续关注;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能力的核心要素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如“培养模式的单一与封闭”“多元协同的缺位与脱节”“机制保障的缺失与不力”等;[7]而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的来临,也现实地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从能力型向素质型转变的迫切要求。

新旧课题交织,培养目标变动与实施路径调整以及两者之间不断地磨合、调适,决定了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是一个“在路上”的课题。如何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更多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是我国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持续关注并力求解决的课题。

2.非同质化之特色发展的需要

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地方本科高校还面临着整体转型的难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2015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 “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办学定位,明确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地方本科高校的机构和功能得到了重塑和再造,协同创新机构、智库机构、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纷纷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大量增加,师资队伍转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断提高。不可否认,这些措施具有积极的“破壁效应”,摆脱了原有 “千校一面”的面貌,逐步廓清了自己的 “类”像,使自己与 “研究型大学”有了较为清晰的区分度,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定位与思路不清、转型发展理念模糊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不少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型转型中,缺乏 “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方略,相互借鉴、模仿,导致出现发展模式趋同、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大同小异的情形,也让自己步入新一轮同质化的怪圈,即 “应用型同质化”现象。[8]地方本科高校进入了深度转型的瓶颈期。

2017年,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强调:“转型发展从提出到实施已经两年,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向政策保障、深度转型、示范引领上迈进。”深化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在自身办学理念上进行再深化,因为办学理念,从思维深处决定着办学者的行动选择和实践规划,是从认知层面决定大学发展模式和内在结构布局的 “灵魂”。[9]为此,必须牢牢抓住 “特色”这个关键,结合自身内外部资源,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3.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优势

创业型大学并非研究型大学的专属,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创业型大学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具体来看,首先,高等教育资源 “细分市场”的形成。在 “双创”政策的驱动下,地方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它们在人才、技术、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急需有效的高等教育支撑,形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 “细分市场”。地方本科高校坐落在地方,处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在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及地缘优势。其次,具有与 “地方”的亲缘关系。较传统的 “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而言,地方本科高校缺少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总体上看,办学资源外部供给相对不足。地方本科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立足自身和立足地方,努力找准自身与地方的结合点,跟踪社会需求和满足社会需求,并在这种结合中发掘资源、争取资源,这恰是创业型大学建设之路。最后,转型发展的后发优势。地方本科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2000年后的新升本院校,具有办学规模较小、新建专业较多、与地方结合较为紧密等特点,易于实现办学定位转型和组织制度创新,从而创造出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不但如此,按照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有关办法,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明确了自己 “地方应用型”定位,并确立了相应的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了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办学特色,很好地契合了创业型大学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要求。

经过十多年的应用型探索与实践,地方本科高校对 “面向地方”“市场驱动”“产业支撑”“校企联动”等要素的认知进一步深化,为创业型大学建设提供了必备的理念先导和实践积累。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要在区位差异、地方资源禀赋中找准相对优势,形成相对特色,达成错位发展,这是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无法回避的地理经济学现实。

三、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困境

创业型大学的本质是大学的学术创业,它通过学术资源资本化实现更高目标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能力相对不足、产学研运行机制不顺畅以及外部评价的导向问题已成为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制约性因素。

1.科研能力相对不足

无论职能如何演变,学术依然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术资源向学术资本的转化,都依赖于高校的学术能力,这是建设创业型大学的两个核心。[10]

创业型大学建设对学术的要求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大学。在现行的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中,研究型大学以知识生产主体的再生产为主,应用型大学以知识转化为技术为主,技能型大学则更强调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技能。在这个类型体系中,地方本科高校的 “应用型”定位非常明确,它承担着将知识技术化和资本化的使命,而知识的转化无法离开学术行为而独立存在。

然而,地方本科高校科研能力与创业型大学所要求的科研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地方本科高校研究力量分散,存在着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创新研究、前沿研究、应用研究等广泛涉猎的现象;第二,面向地方实践的应用研究、对策研究等比较优势开发不足,这阻碍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源于地方本科高校的学术积累相对薄弱,“在高校完成的科技成果中能签约转化的成果不到3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科研成果仅占应用型科研成果的10%左右,能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不到5%”[11];另一方面也受到当前科研评价机制的影响。在研究目的上,创业型大学的学术理念是将知识有效运用于实践。而在现行评价体制中,地方本科高校的学术行为不可避免地将职称评审作为首要目的,论文、专著、专利、项目、奖励等是研究者的主要诉求,科研成果的应用性转化成为退而求其次的目的。

2.产学研运行机制不顺畅

产学研行为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互动性行为,高校、政府、社会、企业是不可或缺的主体。在高校科研能力相对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的情况下,政府、企事业单位参与产学研的积极性不高就在所难免了。有统计发现,国内某顶尖工科大学每年获批各类专利超过1000件,但专利转让、许可的比例仅为个位数,[12]这种情形在地方本科高校中也大量地存在着。于是,政府不放心,企业没信心,高校没自信。这种恶性循环的不利影响是:它阻断了地方本科高校获取外部资源以实现反哺自身的链条。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需要相应的外部条件支撑。经济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发达的地区,能为学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提供较为充分的外部资源;而在经济发展、产业欠发达地区,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的针对性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区域位置也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优越的区域位置,能够增进高校接近资源的便利性,降低高校获取外部资源的成本。

分化与综合化共存的经济社会活动趋势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建设与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集群及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地方本科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起点低、优质资源稀缺、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整合学科专业资源、组建跨学科团队时,存在产学研合作浅层化等现实。产学研合作机制不畅通、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现实考验。

3.外部评价导向性不明显

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催生了高等教育的外部评价。2014年以来,尽管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均采取 “以自己的尺子量自己”的方式,以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但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这种评价仍带有官方评价的性质,作为被评价对象的高校会努力围绕评价指标开展工作以获取更多办学资源;另一方面评价形式以量化为主,产学研合作、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创新创业能力等要素往往不易量化。地方本科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至少在成效并不明显的初期阶段,可能会因 “能见度”不高而丧失资源分配的权力。

此外,在现有评价体系中,社会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非正式或非官方评价,也会对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带来一定影响,如社会评价,作为社会成员对高校的评价方式,其中一个观念性指标是高校授予学历和学位层次的高低。不可否认,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这种评价观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类型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这种评价观念的惯性会直接影响学生、家长对高校的认同。

在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总量出现下滑的近年,非正式、非官方评价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影响和压力日益剧增,在按招生数量进行资源配置的拨款制度下,地方本科高校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在满足学生和家长期待与应用型转型之间做出权衡,这是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面临的又一尴尬。

四、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对策

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要在借鉴创业型大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核心要素,强优势,补短板,为创业型大学建设提供理念、技术和路径支撑。

1.开展应用性研究,汇聚学术资源

学术资本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核心要素,学术资本的积累依赖于高校自身拥有的学术能力。为此,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首要的是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尤其要通过组织与机构变革,加强自身的学术能力建设。

一是要建立科研资源共享平台。高校的办学实力不仅取决于现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而且取决于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前者是高校办学的必要条件,后者才是高校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建立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获取新的资源同样重要。建设创业型大学,地方本科高校要在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搭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提升自身新资源的开发和获取能力。二是要激活学术组织。学术资源的形成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在大学组织中,教学部门是学术生产的基础单元,学科组织是学术生产的基础组织。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必须把扩大科研人员的学术权力作为重要内容,在分配体制上向基层学术组织倾斜,激发其创新热情,从而创造更加丰厚的学术资源,为资本转化创造条件。从地方本科高校的现状看,目前与学术有关的各类资源的配置权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各类基层学术组织,缺乏必要的资源配置自主权。这种权责失衡的情形无益于高效的资源利用,更无益于汇聚分散的科研力量。三是要建立混合型组织。走出传统的 “象牙塔”发展模式,打破与外界严格清晰的边界,与政府和产业建立良好的教育合作关系,是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必由之路。这种混合型组织,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其一是学校的办事机构,如派驻政府、企业的工作站,具有沟通协调的职能;其二是项目驱动型的研究中心,它为完成协同创新课题而存在;其三是自主经营组织,如会展会议中心、校办企业、大学科技园等,它们具有生产经营与教学科研的双重属性,既是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织,也是创收的重要部门,以此实现学术资源转化的规模效益。

2.理顺产学研关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逻辑起点与终极归宿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市场应成为核心驱动,它强调在市场调节机制下实现多元主体的互惠共赢,强调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建设创业型大学,必须实现从 “政府驱动”向 “市场驱动”的转变,实现资源供给从 “公共供给”向 “市场供给”的转变,促使地方本科高校走进市场,对接企业,形成依靠市场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自身发展的良性资源保障机制。[13]为此,地方本科高校要遵循 “行业(产业)带动学科 (专业)” 和 “学科 (专业)支撑行业 (产业)”的技术路线,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创业型学科,加深学科与行业 (产业)的契合程度,打造学科优势,凝练学科特色,提升创业型学科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形成“学科-产业”深度融合机制。

人才培养同样依赖于科学研究,不研究不了解社会需求,人才培养就会缺乏针对性。“在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中,学术任务的产生存在一种逆向推理的过程。首先需要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产品与人才,其次决定开展哪些研究项目、培养怎样的人才。”[14]也就是说,社会需求决定着高校知识产品的内容与规格。为此,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要在产教研合作中找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平衡点。而这一过程,也是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一体化的过程,是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3.深化内部改革,优化内部关系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中,政府始终扮演着核心驱动的角色,它通过资源配置和人事调控引导地方高校朝着既定方向发展,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势,但也容易导致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驱动力之间不协调、不匹配,集中体现在高校办学自主权未能有效落实,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建设创业型大学,地方本科高校需要紧紧抓住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契机,积极对接高等教育领域 “放管服”改革举措,不断激发内生活力。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业型大学依托大学和市场,具有典型的跨界特征,地方高校走创业型大学发展之路需要建立具有跨界特征的体制机制,其关键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决策层面上体现集权思想,在操作层面上实行分权和权力下放,既能保障学校决策的贯彻落实,又能激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为此,要把适时修订大学章程,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推动体制机制由传统“封闭式”向 “开放式”转变。二是按照 “学院办大学”理念重构内部组织形态。地方本科高校可依据创业型大学建设规律,引导二级学院积极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创业型学科为基础,以学术创新为引领,以创业管理为保障,促进二级学院向产业学院转型,使创业要素在整体与部分之间形成均衡匹配的格局。三是变革传统评价体系。创业型大学的各项职能最终需要依靠教师来实现。在创业型大学中,科学研究本身不再是最终的学术目标,如何促进和实现科研成果在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才是其追求的终极学术使命。[15]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要把推进教师队伍向创业型转化作为重中之重,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满足创业型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术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