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新发展理念为分析视角

2020-03-16王世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理念

张 亚 王世龙

(1.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2.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高校特别是京津冀高校正逐步深度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系统之中,一方面通过组建联盟等形式,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内部协同;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等合作的途径,实现高校与利益相关者的外部协同。2019年11月,笔者面向天津高校开展了京津冀高校协同发展专题调研,在受访的346名教师中,85%的教师表示其所在高校对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与此同时,61%的教师表示其对所在高校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评价是较好或一般,这两组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状况。总的来看,高校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协同的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既然结果出现了问题,就要去认真审视过程。根据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的情况,笔者了解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参与协同的思路还不清晰,因而迫切需要厘清 “协同什么”“怎么协同”的问题,从而建立起对开展协同的方向、途径等较为明晰的认识,而新发展理念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遵循,为此提供了思考视角和分析框架。

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重要遵循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其逻辑起点是 “协调发展”,但之所以定位于 “协同”而不是 “协调”,这是根据协调发展的新特点而做出的重大判断。[1]“协同发展”强调的是个体不平衡基础上的整体再平衡,是一场深刻的改革创新实践。那么,作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关乎京津冀区域长远发展,但又没有现成经验可学的探索性实践,其目标能否达成、最终效果如何则有赖于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发展理念问题强调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新发展理念是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背景而提出的,[3]是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指针,是克服和消除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纲领,[4]是解决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发展依靠什么、发展为了什么等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实践路径。[5]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发展理念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二者之间在本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一种指导发展实践的重要理论,新发展理念深深植根和来源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反过来也会指导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内的新时代改革创新实践。

二、新发展理念为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新发展理念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哲学,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灵魂,[6]它不仅契合了高校改革发展的总要求、回应了高校改革发展的元问题,还开拓了高校改革发展的新视角。[7]这里提到的高校改革发展,就其内容和范围来讲,既包括高校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落实,也包括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的履行;既包括高校对内围绕学生“学”、教师 “教”、学校 “管”等进行的相关制度设计和实施,也包括对外开展人才输出、成果转化等与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博弈。按照上述分析,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亦属于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范畴,新发展理念同样可指导高校更好开展协同,特别是助力高校明晰协同的方向和途径:一是明确协同的目标和方向,即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二是明确着力点和途径,比如坚持创新理念服务创新协同,坚持协调理念服务产业协同,坚持绿色理念服务环保协同,坚持开放理念服务体制机制协同,坚持共享理念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协同等。而新发展理念是否真正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于高校的认识和行动,[8]特别是对京津冀地区的高校而言,要责无旁贷地主动融入、深度参与和有效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不断探索多样、有效的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式方法和策略路径,重点是要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新发展理念,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发出高校声音、做出高校贡献。

三、基于新发展理念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五大路径

1.坚持创新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创新协同

无论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还是高校协同发展,都始于创新而又产出创新。[9]教育的创新发展,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10]而创新人才是实现创新协同的源动力和第一资源,并且在既有的京津冀高校联盟的合作框架中,也都把人才培养列为首要合作内容。[11]要实现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创新协同,需要从两个角度去把握:一是基于过程角度关注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二是基于结果角度关注学生是否选留京津冀地区就业。

一方面,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近年来,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教育行政部门到高校自身都在积极探索改革。比如,聚焦内涵发展、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成为行业共识,提倡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重塑人才培养目标,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京津冀高校积极参与其中,在2018年教育部首批认定的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京津冀高校入选119项,占全国总数的比重近1/5。其中,在 “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群”获批的9个项目中,京津冀高校获立4项。另一方面,着眼于创新人才的选用。据有关高校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北京大学选择留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共1211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46.05%;南开大学毕业生中有2543人在京津冀地区就业,占就业总数的58.8%;清华大学连续定向为天津、河北培养输送选调生,2018年,有33名选调生选择到天津市工作,27名选调生选择到河北省工作,津、冀两省市在选调清华大学毕业生的相关省份中分列第2位、第3位,这些人才的不断集聚无疑将成为京津冀创新协同的生力军。

2.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学科对接服务产业协同

教育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是教育行政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如何促使二者精准对接并实现良性互动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要实现优势学科与区域支柱产业的无缝对接,[12]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一方面,开展先于产业起步的理论研究。以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蓝本,开展基础研究、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和面向产业的应用研究,服务产业转移对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13]北京大学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问题,就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定期发布 《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全面参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积极加入北京先行先试创新试点,组织校友企业家为河北邯郸把脉产业发展状况并提供决策建议。北京大学、河北大学发起“京津冀高校百名博士河北行”,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等课题,组织专家和博士生前往河北正定、阜平、任丘等地开展专项调研,提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等调研成果,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与支持。另一方面,进行与产业发展同步的实践调整。高校根据产业发展的结构状态变化等情况,动态调整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师资招聘等事项,以应对和服务产业需求变革。比如,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产业变革新动力和经济发展新引擎,高校迅速启动响应机制,纷纷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至2019年9月,京津冀高校先后有19家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挂牌成立。在成立研究实体的同时,京津冀高校积极与政府、企业等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政产学研合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参与筹建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黄铁军教授担任首任院长;南开大学成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的依托建设单位,原校长龚克担任执行院长;河北地质大学和新华网共建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河北工业大学和张家口经济开发区等单位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领域,京津冀高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通过搭建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平台,服务和支撑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发展和生活应用。

3.坚持绿色发展,培育生态文化服务环保协同

京津冀是生态超负和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之一,[14]生态环境修复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18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

首先,研发和推广环保技术成果。京津冀地区集中了一批在环保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优势的高校:北京工业大学成立 “京津冀绿色发展研究院”,在大气污染减排、污水处理与水环境恢复等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天津大学成立秦皇岛环保研究院,在近海环境整治、挥发有机物VOCs污染现状与防治、水体污染治理等领域开展科研;河北大学打造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学科集群,研究解决京津冀区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急需的关键技术;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联合成立 “京津冀环境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三校在水污染处理、大气污染处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应用转化创新成果,构建起京津冀联防联控水与大气污染的治理体系。其次,培育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清华大学依托环境学院和生态文明相关学科的优势,与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倡导践行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北京林业大学实施 “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行动计划,组织师生参与京津冀生态建设;南开大学承办京津冀青年环保风云会,倡导成立 “京津冀大学生生态文明联盟”,建立起京津冀青年环保联动机制;天津大学成立 “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在生态保护的法治化建设等方面开展探索。立足京津冀,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首倡成立了 “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旨在以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化育人心、引导实践,带动和引导全民生态文明教育。

4.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制度载体服务体制机制协同

体制机制重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实效的关键,京津冀协同发展归根结底是一次深层次的体制 “改革”。[15]无论是 “体制机制重构”,还是 “改革”,都自始至终贯穿着开放的理念,集中表现为 “制度的破与立”。而对于 “制度”,则又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分,按照这样的 “正-非”标准,可以把高校服务体制机制协同的路径分为两种:一是关系强度一般的协议合作,比如组建联盟、联合中心等;二是关系强度较强的实体合作,比如建立研究院、高教园、科教园等。

首先,通过协议合作的形式服务协同。在京津冀高校成立的12个高校创新发展联盟和7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中,[16]其合作范围涉及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师资共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比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联合组建 “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大学联合成立 “京津冀高校商科类协同创新联盟”;清华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合作成立 “京津冀高端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这些 “联盟”“中心”等以高校组团的形式,或是基于问题导向,就京津冀需要的某领域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或是基于目标导向,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愿景开展探索性合作。据教育部官网消息,雄安大学相关学院筹建工作推进会于2019年9月12日举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负责人表示全力支持雄安大学建设,这实际上实现了高校与高校合作、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探索协同 “新机制”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次重要尝试。其次,通过实体合作的形式服务协同。探索建立具有相对实体意义的服务平台,以突破时空限制、减少交易成本、实现规模效应,进而使其成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 “孵化园”“试验田”。近年来成立和运行的北京大学 (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 (天津)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天津大学 (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 (保定)智能创造工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 (秦皇岛)科技产业园、北京交通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大学创新园区、华北电力大学 (张家口)科教园区、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河北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成为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载体。

5.坚持共享发展,依托专业特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协同

基础设施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硬件依托,在协同发展各项工作中状态最为直观、民众对其感受也最为直接,比如交通是否便利、生活设施是否完备等。正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的 “共享性”“直观性”,高校更要采取多种手段,特别是依托专业特色,为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提供支持。

第一,提供咨询报告、编制整体规划等。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教授,受聘“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作为 “规划和交通小组”成员,就雄安新区绿色智慧交通系统等提出政策建议;北京工业大学成立智慧城市研究院,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承担智慧城市应用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规划设计与标准研究等工作。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与相关建筑设计机构组成联合体,积极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建言献策;河北工业大学成立智慧基础设施研究院,立足和服务京津冀,打造推进和引领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的跨学科科技创新平台,为制订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战略和阶段性规划提供参考。第二,开展行业高校、特色专业专项对接。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承担了北京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与安全技术、综合交通、智能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CBTC系统在北京城市轨道线路成功应用等一系列重大成果,还与河北省合作建设轨道交通海滨综合研发项目;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联合组建 “京津冀建筑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合作成立 “京津冀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分别与北京通州开展专项对接,在视觉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园林绿化等方面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参考建议。随着京津冀协同领域的不断扩展,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

四、结语和讨论

新发展理念所包含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内容,为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在协同发展的实践中,既要以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为指引,更要多措并举实现五个方面的发展,这就是基于新发展理念分析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的逻辑所在。这一逻辑路线可以描述为:高校要着眼于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参与五个方面的协同实践,助力京津冀实现五个方面的新发展。循着这一逻辑路线,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上文探讨提出了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五个路径,其目标是服务和实现 “五大协同”,即创新协同、产业协同、环保协同、体制机制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协同。需要说明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会千篇一律。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高校自身禀赋特点,在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系统内协同的同时,更要着眼于系统外协同为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多维度支持,而这也恰恰赋予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属性。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理念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