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文明宿舍”创建模式研究

2020-03-16蒋宇欢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风宿舍文明

蒋宇欢

新形势下高校“文明宿舍”创建模式研究

蒋宇欢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学生公寓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文明宿舍”创建是顺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培育校园文化、建设优良学风、提升学生素质有重要意义,但在“文明宿舍”创建过程中,还存在聚合力不足、制度建设不全、育人实效不高、引领宣传效应不强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调研了“文明宿舍”创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文明宿舍”创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物质文明创建、精神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创建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初步构建了新形势下高校“文明宿舍”创建模式。

新形势;学生公寓;文明宿舍;创建模式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三全育人”,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等育人体系的长效机制。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创建“文明宿舍”作为其中一项主要内容被明确提出[1]。高校学生公寓是学校开展制度创建、阵地创建、卫生创建、文化创建、学风创建、组织创建等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抓手。开展符合新形势下高校“文明宿舍”创建工作,事关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事关高校的和谐稳定、事关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文明宿舍”创建的现状

“文明”指的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沉积,对人类客观认知、精神追求、人文良知等方面的有益增强,是社会表现出较高发展阶段的状态,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类[2]。在高校“文明宿舍”创建过程中,也可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入手开展创建工作。物质文明是改造客观环境的结果,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是在改造客观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是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国内许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明宿舍”创建工作。滁州学院的马良等人从思想建设、活动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以学风建设为核心的“文明宿舍”创建模式[2]。天津科技大学的郭勇从强化特色宿舍品牌、提升宿舍文明宜居指数、创新宿管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宿舍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杨军等人从转变理念、创新宿舍管理模式、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等方面对推进新形势下高校“文明宿舍”建设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4]。西安理工大学的孙东宇以“党建进宿舍”为抓手,探索构建了助推“文明宿舍”创建的联动机制[5]。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以“五星文明宿舍”创建为核心,以公寓临时党支部和公寓自律会为驱动,构建了“主核双驱”工作体系[6]。

二、“文明宿舍”创建的重要意义

(一)是顺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中,都对新形势下文明创建工作提出了要求,“文明宿舍”创建成为一项具体工作。如今的在校学生思想开阔、主观意识强,加之互联网、短视频等新传播途径的高速发展,给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工作带来了复杂影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宿舍作为高校最主要的阵地之一,开展顺应新形势的“文明宿舍”创建工作成为必然要求。

(二)是培育校园文化的有力助推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和氛围,包含了硬件设施、校园景观等物质形态和校风、学风等行为规范。学生宿舍是学校组成的最小单元,在学生的思想水平、学习状态、道德品质等的培养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明宿舍”创建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体生活和集体生活的关系,正确认识独立自主和集体协作的关系,正确认识特殊个性和普遍共性的关系。在创建过程中所形成的进取向上、团结互助、高雅健康的宿舍文化,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无形的向心力,不仅能展现出学生宿舍的文化氛围,更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文化氛围。

(三)是建设优良学风的重要抓手

学风包含了学生个体或群体对学习的认知、状态、态度等意识层面的因素和学习方法、习惯、能力等素质层面的因素。一间宿舍通常由4-6位同学组成,人数较少且大多数成员沟通交流顺畅、专业知识一致、作息习惯协调,更易于进一步营造团结奋斗的氛围、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都是“优良学风宿舍”的必备条件。宿舍成员在时间、空间上的高度一致,可以进一步形成学业上相互带动、相互影响、相互帮扶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发挥“学霸”的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学业共同体”。

(四)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具体实践

学生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在创建过程中,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活动都会重点提升学生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素质。比如在宿舍美化活动中,在设计宿舍的环节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在亲手布置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质。此外,团队协作、人际交往、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贯穿于各种创建活动的全过程。这些显性和隐性的素质提升,都是以创建中各类活动为载体,通过具体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文明宿舍”创建存在的问题

(一)创建工作的聚合力不足

创建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统一思想、坚定认识,学校学生工作、后勤、共青团、学生党建、宣传、二级学院等要形成聚合力,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工作的开展,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创建工作的聚合力还不足。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高校对“三全育人”的新要求认识不足,还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等现象。二是协同发力的效果不明显,普遍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工作措施的落实、活动的开展之间存在“叠加”或“真空”,联动机制没有形成。是部分工作措施的落实不实,存在走过场、走形式、走表面等现象,存在突击的现象,不能长期坚持。

(二)制度建设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创建工作的重要保证,很多高校都制定了关于学生公寓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创建实施方案,然而部分制度体系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是制度建设体系不够完备,部分制度陈旧、缺乏创新,不符合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学生思维活、维权意识强等现况,缺少相应的制度机制。二是制度的服务属性不强,多集中于“禁止”,缺乏指导性、引导性和教育性,没有很好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三是制度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体系,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和创建方案之间的嵌套关联度不强,学生公寓类制度和其他制度之间缺乏衔接,使得创建工作的抓手不牢。

(三)创建活动的育人实效有待提高

开展相关活动是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活动的开展既要符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又要发挥创建工作的育人作用,然而部分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育人效果不明显。一是常规类活动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长期坚持,存在热度逐渐递减的现象,检查流于形式,宿舍卫生“只有检查时好”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内容创新不足、活动形式单一,部分高校只是将宿舍卫生创建作为创建活动的主体工作,忽视了对学风、文化等方面的创建,开展的活动多集中于传统方式,忽视了对新媒体、新技术等新事物的应用。三是活动内涵不足,部分高校存在“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的现象,没有精心筹划活动中蕴含的育人元素。

(四)先进榜样的引领宣传力度需要加强

及时对创建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开展多维度的宣传展示工作,有助于巩固创建成果、推动经验传承创新,然而,部分高校以“表彰”作为创建工作的终结,对先进榜样的引领宣传力度不够。一是先进个人和集体的引领示范效应不足,没有普遍形成“以点带面”的群体效应,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还不浓厚。二是对先进个人和集体的事迹宣传力度不强,没有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先进事迹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活动的影响力不高。三是创建工作总结凝练不足,在创建工作中形成的成果、经验、教训没有及时总结归纳,没有形成可供复制和推广的方案。

四、“文明宿舍”创建模式的构建

(一)物质文明创建

物质文明创建重点体现在对制度体系、硬件设置、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提高,是精神文明创建的基础。一是完善制度创建。根据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和规定,准确分析当下学生特点,及时制定、修订相关制度,将“三全育人”的要求融入制度建设之中,完善制度建设中的育人元素、服务理念和管理方法。从制度建设上支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建立公寓制度之间的嵌套关联关系,增强公寓制度和其他制度的衔接关系,形成制度体系的闭环模式,努力构建学校、学院、学生多方联动和沟通协商的机制,形成协同发力、沟通顺畅的环境。二是加强阵地创建。在学生宿舍中,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改造房间结构,配置相关设施,努力提高舒适度。在公寓楼中,增设自习室、学业辅导室等,促进学风建设。建设生活服务中心,提供吹风机、挂烫机、微波炉、快递柜等设施,建设党团活动室,助力党团组织创建,建设辅导员(学生干部)工作室,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三是坚持卫生创建。卫生创建是最基本的工作,要坚持检查卫生的力度,严格标准,在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不定期的抽查并逐渐增加频次,每次(周)对优秀和较差的宿舍予以公示,对党员和学生干部予以特殊标识,形成累积效应、示范效应、监督效应,定期开展“卫生标兵宿舍”的专项评比。

(二)精神文明创建

精神文明创建重点体现在对以文化人、优良学风、组织构建的改善和提高,是物质文明的升华。一是重视文化创建。在学生宿舍中,开展宿舍设计、装饰、美化大赛,引导构建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推动制度上墙、宿舍成员信息上墙、宿舍荣誉上墙,开展党员、学生干部亮身份活动,营造榜样引领和群众监督氛围。在公寓楼上,充分利用楼道墙面、电子屏等资源,布置党团建设、价值引领、专业知识、校史校训等内容的文化宣传品,营造主流价值氛围。二是推动学风创建。以宿舍为单位开展行为养成打卡活动,在早起、背单词、运动等方面形成带动效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宿舍时间、空间的优势,开展学业一对一帮扶活动,鼓励宿舍间的学业联动,营造共同学习、相互帮助、携手进步的学风环境。三是推进组织创建。重视宿舍长的教育培养管理,将宿舍长纳入学生干部序列,切实促进宿舍长在日常具体事务管理中发挥作用。深化团委、学生会等队伍改革,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高素质骨干队伍,切实促进团学干部在评比、权益维护等工作中发挥作用。推动党团组织进公寓,成立功能党(团)组织,将党团员发挥作用的情况作为党团员考核的重要指标,切实促进党团员在思想引领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长效机制创建

在物质文明创建和精神文明创建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重点体现在考核评定、总结表彰和宣传引领上。一是开展评星定级。将创建过程中的各环节泛化为学风星、文化星、卫生星等内容的星级,对达到相应要求的宿舍认定相应星级,根据每学期(学年)创建评比结果,予以星级的晋升和降档,形成以评促建的氛围。二是开展总结表彰。认真总结创建工作中好的做法,遴选各环节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形成可供复制和推广的方案,梳理创建工作中的不足,在下一轮创建工作中予以完善。大力开展表彰工作,树立先进榜样,增强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荣誉感、自豪感,对获得表彰的集体采用铭牌、锦旗等形式公开亮相,培育争先创优的氛围。三是开展宣传引领。对在创建工作中总结出的优秀案例和涌现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网页、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短视频、易班等新传媒进行广泛、细致的专题报道,大力推广优秀案例和宣传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同学吸纳优秀做法,向先进集体和个人学习,形成榜样的带动引领作用。

[1]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5). [2020-02-0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马良,王诗根.创建学习型文明宿舍 推进高校学风建设[J].滁州学院学报,2017,19(3):102-105.

[3]郭勇.创建高校文明宿舍 提升校园文化育人软实力[J].中国轻工教育,2017(1):37-39.

[4]杨军,胡俊鹏,刘育生,et al.高校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155-157.

[5]孙东宇.以“党建进宿舍”助推“文明宿舍”创建探析[J].新西部,2019(24):119-120.

[6]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构建“主核双驱”工作体系,打造“五星文明宿舍”育人平台[J].北京教育(德育),2016,739(2):15-16.

2018年度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人文社会科学)《“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生公寓管理与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K18027)

(责任编辑:张宝岭)

猜你喜欢

学风宿舍文明
请文明演绎
热得快炸了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漫说文明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学校到底是谁的
对不文明说“不”
热得快炸了
文明歌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