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宿舍教育功能的实践探索——以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为例
2020-03-16李玉淑
李玉淑
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宿舍教育功能的实践探索——以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为例
李玉淑
[南京审计大学]
宿舍教育是完整的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当前高校学生宿舍教育功能严重不足。近年来兴起的书院制管理模式在发挥学生宿舍教育功能方面有自身明显的优势,结合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的工作实际,阐述了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宿舍在思政教育功能、通识教育功能、生活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四个方面的实践探索。
书院制;学生宿舍;教育功能;实践探索
一、引言
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宿舍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宿舍的教育功能,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完整的人,这也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方面。然而,由于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社会化、行政化等原因,我国高校学生宿舍教育功能的发挥还远远不够。近年来,部分高校实行的住宿书院制,具有宿舍育人的明显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宿舍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发挥。
二、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宿舍教育功能的问题分析
(一)宿舍管理社会化,导致宿舍教育功能缺失
目前很多高校进行了学生宿舍社会化建设的探索,将学生宿舍的管理服务工作部分或全部以企业化模式进行管理和服务,或引进社会化企业作为第三方,对学生宿舍的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监督、评价;这些模式只侧重对学生宿舍的后勤管理和服务,缺少教育的环节,尽管促使了高校后勤化改革的步伐,却阻碍了高校宿舍教育功能的发挥。
(二)宿舍管理行政化,导致宿舍教育功能模糊
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认识到宿舍的教育功能及其作用和意义,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管理、服务和育人相脱节的现象,缺乏对宿舍教育显性、隐性功能的思考。宿舍管理部门只注重自上而下的对各项事务进行安排、管理,而很少主动去关心学生的主观诉求,并未真正去实施教育和引导。空洞死板的宿舍管理机制和枯燥的行政化色彩,使高校学生宿舍教育功能模糊,不利于大学生健全品格的塑造。
(三)宿舍硬件设施不完善,导致宿舍教育功能弱化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各高校不断加强学生宿舍硬件设施建设,但与环境育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良好的硬件设施建设是保证学生宿舍育人功能发挥的必要条件,然而很多高校受传统观念、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宿舍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很多宿舍住宿条件还比较简陋,甚至还是六人间或八人间,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很难营造出整洁、美观、和谐、高雅的宿舍环境,宿舍育人的功能被严重弱化。[1]
(四)宿舍管理人员层次不齐,导致宿舍教育功能缺位
实行学生宿舍管理社会化的高校,宿舍管理人员一般由后勤部门工作人员、公寓管理中心人员和物业部门人员组成,这些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不高、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性质单一等现象,在处理学生宿舍管理事务工作中,管理方式简单,不注重服务和教育,更不可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深入学生宿舍,导致宿舍教育功能严重缺位。
三、书院制模式下发挥学生宿舍教育功能的优势分析
高校学生宿舍教育是指高校以固定的住宿区为范围,用一定的教育理论、方法,通过开发各类教育项目,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形成培育良好思想品德、生活习惯和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2]书院制是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集教育、管理、生活、服务、活动为一体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书院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为高校育人走进学生宿舍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发挥宿舍教育功能方面有自身明显的优势。
(一)政策与思政育人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3]
书院制模式下的宿舍是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宿舍教育是高校不容忽视的重要教育环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及党团组织应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方法、路径,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权重,积极深入宿舍,推进宿舍教育,占领第二课堂教育新阵地。在工作中全方位地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发挥社区的思政育人功能。
(二)理念与制度优势
根据美国学者提出的宿舍教育功能层次理论,宿舍教育功能有两个层次:一是发展彼此关怀、有助于学习、有共同感的环境;二是创造各种有助于个人成长及发展的机会。[4]书院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书院教育实践,除专业教育外,书院更关注学生的通识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习惯养成。书院制模式下宿舍具备了教育功能的第二个层次要求,更加注重第一课堂外的教育,以宿舍区作为第二课堂教育主阵地,通过开发各类形式的教育项目,如宿舍微课、宿舍文化活动,各类通识讲堂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的价值观、严谨的科学精神来引导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践平台,发挥学生宿舍在通识教育方面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导师队伍与师生互动优势
在住宿书院制模式下,辅导员工作地点由教学楼到宿舍区,书院还配备了学业导师、社团导师、通识导师等,导师队伍相对完善,改变了非书院模式下宿舍管理只由宿管人员管理的局面。辅导员可以深入宿舍,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宿舍微课的形式开展行为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可以深入宿舍区,开展学习支持、通识讲堂、经典导读等活动。学生宿舍成为书院育人的主阵地,导师和学生被纳入同一个教育场域,在平等关联、共生互学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并获得归属感,从而一起营造出师生共同体共生、互学的环境与氛围。[5]
(四)组织架构与环境优势
国内高校实行的住宿书院制,尽管类型各不相同,但都以学生宿舍为载体,学生宿舍不仅作为生活设施,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设施。
书院制模式下的高校加强宿舍软硬件建设,为环境育人提供支持。将学生宿舍打造成温馨舒适的家,并在宿舍区内建设各类硬件设施,如学习研讨室、社团活动室、读书阅览室、形体训练室等活动交流场所,满足书院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需求,学生可以在宿舍区开展思想交流、学习活动、学术科研交流等,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也是思想交流、开展活动、提升自我的空间。同时,书院还加强宿舍区软环境建设,如设计logo,院训、院徽等,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对宿舍区公共空间进行美化布置,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营造书院独特的文化内涵,提升环境育人效果。
四、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宿舍教育功能的实践探索
(一)推进党团组织进宿舍,发挥宿舍的思政教育功能
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党团支部可以建在楼栋上,党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宿舍区得以发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支部评价体系和党员考核体系,在宿舍区给党员划分责任区,责任区内党员建立亮牌示范岗,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党员同学在责任区内与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结对子,书院模式为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创新党日活动形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如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标兵”主题教育活动,注重体验式、感悟式、分享式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学生活动结合起来,以信仰公开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讲故事,使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
教师和优秀学生党员组成宣讲团成员,以宿舍微课的形式进宿舍开展新思想理论宣讲,引领新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提升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各类通识活动,发挥宿舍的通识教育功能
书院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通识教育,创造各种有助于个人成长及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书院宿舍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明、科学技术等开展各类通识讲堂、沙龙活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及独立人格养成。如泽园书院开展经典导读计划,建立读书小组,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推广品读文化,打造书香书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通过宿舍微课项目,将第二课堂教育搬到宿舍,辅导员与书院导师到宿舍给学生开设各类微课,从思想、生活、心理、社交、未来规划等多方面引导、激励和带动学生,构建以宿舍为载体的师生互动平台,增进导师与学生的亲密交流,拉近导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了解学生困惑,促进学生思想素质、专业知识、通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发挥宿舍的生活教育功能
书院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宿舍不仅是生活设施,更是教育设施,它以生活宿舍区为管理平台,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纳入教育范畴,以宿舍为教育载体,把生活与学习相融合,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通过宿舍教育把课堂教育与非课堂教育衔接起来,[6]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如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针对新生开设适应性教育课程,指导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学会独立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帮助大一学生消除依赖思想,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
书院成立学生自管组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治能力,依托主题宿舍创建、文明宿舍评比、宿舍美化大赛、社区嘉年华等活动,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打造宿舍人文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
(四)打造特色宿舍文化,发挥宿舍文化传承功能
宿舍文化是宿舍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宿舍文化既包括宿舍物质文化、生活文化、学习文化等,又包括价值观念、群体心态、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等。[7]书院注重宿舍文化建设,通过宿舍区文化长廊建设,宿舍区logo设计,宿舍文化节等,将整体社区文化呈现出来,凝聚独特的书院文化,宣传积极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文化氛围营造,潜移默化的达到教育、激励和熏陶的作用。书院注重打造宿舍内部人文环境,开展主题宿舍建设,基于学生个性需求和兴趣爱好,学生自主选择宿舍主题进行创建,利用朋辈影响、互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学习氛围,创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集体空间和文化氛围。
书院将宿舍作为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培育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创新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体活动、实践活动等品牌,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成长成才的机会,完善自我品德修养,升华人生价值。
[1]罗 敏,沈玉洁.书院制视野下高校学生宿舍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研究——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管理模式的启示[J].教育观察,2017(21):35-37.
[2][7]李伟.美国宿舍教育对我国高校宿舍教育管理的启示[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7-30.
[3]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
[4]徐波,张曦.美国高校宿舍教育:生活学习项目——基于全美高校生活学习项目调查报告[J].现代大学教育,2015(1):48-53.
[5]陈晓斌,王丹.论书院制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基于师生共同体的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5):24-27.
[6]晏维龙.大学书院改革的逻辑[J].中国高等教育,2016(20):47-49.
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书院制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研究”(编号: 2017SJBFDY436)。
(责任编辑:张宝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