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设计与实施
2020-03-16宋婕
宋 婕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国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2014年与2017年,教育部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文,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2]2019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要求列入各专业公共基础必修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完成好传统文化必修课的教学将是摆在每所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
早在2006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就将《国学精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基础必修课列入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这门课程已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以本课程为基础的《四书五经选读》成为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课程,基于本课程的国学教育成果也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本文中,笔者拟以《国学精粹》课程建设为例,具体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设计理念以及具体实施路径,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设计理念与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涵与外延既深且广,要在学时不多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里实现课程效用的最大化,需要准确把握课程的设计理念并进行科学定位。
首先,课程设计要以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特质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3]一种文化的特质当是在与不同文化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核心思想,学者做过诸多探讨与列举式的概括,这在不少传统文化教科书及专著中可以详见[4]。然而,与西方主流学问将其思想的起点视为逻辑预设的知识论建构方式不同,中国传统的学问关心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价值问题,即如何完善人格和精神生命的问题[5],也就是古圣先贤所谓之“道”学。正如楼宇烈先生所言,中国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道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是明道、行道、传道,人生境界以求道、悟道、证道为根本。”[6]而求道的过程又一定是与自家性命息息相关,因此牟宗三先生又将传统学问称之为“生命的学问”,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由真实生命之觉醒,向外开出建立事业与追求知识之理想,向内渗透此等理想之真实本源,以使理想真成其为理想,此是生命的学问之全体大用。”[7]以生命的学问为根基,以求道为宗旨,传统的学问在人格修养上为我们开出的是一条经由圣贤教化而立志、明理、笃行、完善人格、自利利他的精神生命成长路径,如同孔子为我们所展现的“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的生命历程;在群体关系上则为我们提供了既有规范又不失和谐的礼乐教化思想与实践路径。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这种理解,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传统文化必修课《国学精粹》课程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人格养成而非一般知识传授、注重实践育人而非单纯理论灌输,注重行为规范与雅艺体验相辅相承,并由此形成了“礼以立人、艺以养人、行以成人”的教学理念,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端正人生价值观、提升自身素养、营建身心和谐的重要源泉。
其次,课程设计应准确把握住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求。
高职院校的生源虽较为复杂,但在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和兴趣以及在三观等方面也具有不少共同的特征: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来看,他们处于从未成年跨入成年的重要阶段,对社会道德与规则有了初步体会但缺乏深刻认识,对传统文化的经典理论有接触但尚未形成独立思考与自身理解,易受传播媒体及身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对人生和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另一方面也存在迷茫,包括缺乏人生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担忧工作前景、缺乏做事毅力等,三观尚未完全定型,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在价值观的形成上有较大的可塑性;从学生的学习特点看,他们喜欢讨论、发表见解、小组合作以及更多的动手机会,很难接受较长时间的理论宣讲;就知识基础而言,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对传统文化都有接触,如唐宋诗词、古代散文,乃至儒家经典章句,具备一些常识,但对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概念缺乏准确的理解,甚至还存在不少误解,对传统文化缺乏整体概念,对传统的修身之道更茫然不知。因此,作为承担着唤起文化自信、长养健全人格的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就需要以学生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对其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对立足于脚下的传统形成正确认知,对于他们所存在的诸多困惑和茫然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可以成为安顿他们精神生命的重要资源。
其三,课程设计既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方针,又要扣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教育指导纲要》(2014年3月)中明确要“分阶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大学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以为,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层次一般界于高中与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在传统文化教学方面设定的目标应兼顾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此外,高职院校以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更需要在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中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其中。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课程进行了如下定位:《国学精粹》是以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整体人文素养为宗旨的全校公共基础课。课程立足于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命的智慧与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密切结合,以“礼”“艺”“行”为基础,以“立人”“养人”“成人”为教学目标,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固本”“铸魂”“打底色”工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准确认识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与文化精髓,促使学生学会做人、更好做事,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实现人才培养的“教—学—养—用”一体化。
二、传统文化必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这段话既为我们指明了传统文化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也为我们的教学实施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
(一)教学模块的设计与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密切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有较为明确的指向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新生普遍存在着缺乏生活目标、缺乏健康的生活态度、缺乏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缺乏良好的行为规范、缺乏职业道德意识、缺乏高雅的兴趣和爱好等问题。从这些问题入手,我们力图从博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提炼“精粹”,采用“理论点拨”“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体用一如、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构建“理论精粹”与“国学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国学与人生智慧”为主线,设计与高职学生人格完善与素养提升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单元教学模块。
理论教学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课程思政为引领,设计知理、守礼、明德、知耻、立志、好学、孝亲、诚信、敬业、自然、归根等教学模块,具体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选择使用。理论教学从学理明礼、知礼守礼出发,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道德底线、树立远大志向,践行中华孝道,诚实守信做人,继而学会调整身心,体悟处世智慧,学习修身为本、德技并修之道。
实践体验教学设计为三个模块,以项目制方式完成。三个实践模块给出体验类、调研类、活动类、竞赛类、服务类、综合类等多个项目,包括2个必选项目,1个任选项目。雅艺体验为必选项,让学生在校内国学实训室体验茶艺、书法、国乐等国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爱好,体会以艺养德之法;地方文化调研或其他活动类为自选项,学生通过在校外国学实践基地体验岭南文化或深入了解自己家乡文化,或参与各类传统文化类活动,培养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深沉情感,增强学生文化认同;综合项目为必选项,要求小组合作采取表演、拍摄视频、制作动画等方式完成“我眼中的国学”项目,以此锻炼学生的观察、创新、合作、协调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环节设计
面对学习基础薄弱、喜动不喜静、喜做不喜思的高职学生来说,公共基础课中的理论课教学一向是教学的难点和痛点。《礼记·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既为我们指明了传统道学之纲要,也为我们提供了求证大道的步骤:知止、定、静、安、虑、得。朱子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8]也为我们提供了居敬持志、熟读精思、循序渐进等读书之要。学习传统文化,不能离开古圣先贤对于学习方法的总结,但也须适合当代之情境而进行创造性转化。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既借鉴古人涵养身心的教学方法,又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混合式教学,创新了“持敬守礼—吟唱雅乐—修身正坐—经典探究—经典智慧—雅艺实践—行为检测”七步教学法:
1.持敬守礼
《礼记》开篇就讲“毋不敬”,《论语》中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也多处讲到敬,包括对父母要敬(“不敬,何以别乎”)、做事要敬(“执事敬”)、修身要敬(“修己以敬”)。课堂教学以“礼敬师长”开始,最后以“礼敬师长”结束,旨在唤起学生对先贤、师长、经典的恭敬之心和感恩之心。
2.吟唱雅乐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记·乐记》)吟唱一段经典,既能振奋学生精神,烘托课堂教学氛围,又能以轻松的方式熏习经典,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于经典的印象。
3.修身正坐
静坐为古人修习身心的重要方法,曾国藩在其日课中,要求自己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9]。课堂上设计三五分钟的静坐(基本要求是身体坐直,自然放松,调整呼吸,持敬守一)训练,引导学生在喧嚣浮躁中沉寂下来,反观自照,对于调整学生身心极有益处。
4.经典探究
通过正坐唤起了学生最大的专注力之后,老师开始导入课题模块的学习。在此环节中,老师给出本次课程所要学习的经典,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汉字全息资源库、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以及国家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平台作为辅助工具,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自行探究经典字义及内涵,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5.经典智慧
教师总结学生探究结果,结合课程内容,引入现实教学案例,通过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点出传统经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将教学内容进行点拨升华。
6.雅艺实践
课间休息时引入雅艺实践环节,或实践茶的冲泡法,或欣赏弹奏一支琴曲,或习练一段八段锦,既引导学生从课间的手机游戏中走出来,又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审美情趣。
7.行为检测
教师根据本次课程主题,为学生布置抄写经典及课后践行任务,要求学生将每日践行情况或在教学平台上分享,或记录于“修习手册”供老师检查,以督促学生切实将课堂所学落实于修身实践。
七步教学法通过动静、身心、学练、知行四个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完成对传统文化从“一知半解→寻根溯源→辨析义理→体悟内涵→彰显大义→切实笃行”的全过程,解决了学生“易知难行”、“只知不行”的教学痛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生命成长提供了有效助力。
三、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与一般专业课程以非常明确的知识要点和技能操作要点对学生进行考核不同,传统文化课程重点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认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强化学生自我反省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将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目标变得可评可测,也是检验课程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中,我们将这种测评落实在教(教师)与学(学生)的双重考核上。
(一)通过组织引领、鼓励创新、过程监督、效果检测等手段,完善教师教学评价过程与方法
教师教学评价每学期一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课前集体研讨和备课。每一教学模块指定一任课教师主备课并在研讨中作主讲解,其他教师参与讨论完善该模块,借以考察该教师对所备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教学方法的适合度。(20分)
2.任课教师进行说课,以检测教师对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特色是否熟练把握。(30分)
3.任课教师随时搜集并定期向课程负责人提交课程教学案例,借以检测该教师对课程和学生需求的关注度。(10分)
4.任课教师在每学期末提交自己本学期的课程PPT,借以检测该教师是否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调整以及依据课程需要随时进行内容更新,是否经常进行课程诊断。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使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10分)
5.任课教师之间相互推门听课,借以检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课堂组织和实施能力。(20分)
6.每位任课教师掌握一项传统技艺,具体指导一个国学社团,带领社团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竞赛或传统技艺比赛等,借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10分)
(二)通过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过程引领、教学过程、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核,完善对学生的教学评价
对学生评价考核主体及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相互评价。考核内容注重过程、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包括学生日常修习情况、专项国学实践和期末素质测试等。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50%,参考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以及《国学精粹修习手册》完成情况给出;能力考核成绩占40%,根据学生的实践项目完成情况给出;素质考核成绩占10%,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给出。具体考核过程及评价指标如下:
1.课前测试
学期第一次课要求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完成课前测试题,用以了解该班学生对本课程前期把握的程度以及学生整体的学习状况,从而有利于对课程内容的程度进行及时调整。
2.过程评价及考核(占比50%)
为学生设计《国学精粹课程修习手册》,作为过程性考核的重要载体。《手册》依教学模块进行设计,每个模块包含有课程主题、主要内容、经典读写、经典智慧、雅艺实践、学行反思、课后经典抄写等内容,让学生记录课上课后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评价考核具体内容包括:课堂有无迟到、早退、旷课等情况(占比5%);课堂互动、问题讨论的参与度情况(采用加分制,占比5%);《修习手册》完成情况,如经典抄写是否工整(考察学生做事的态度)、学行反思是否具体(考察学生对身心细致观察的程度)等(占比40%)。过程考核中除考勤及课堂互动情况由教师直接考核,《修习手册》完成情况均由学生自我评价(5%)、两两评价(10%)以及教师评价(25%)等三方面考核完成。
3.能力评价及考核(占比40%)
为学生设计必选与自选等多个教学实践项目,必选项目为二项:一是国学体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琴棋书画茶的体验并由小组进行体验汇报,个人填写实践报告(占比5%);二是团队合作项目(占比25%),要求学生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国学”以小组为单位编排主题案例并制作视频并在课堂展演,主要考察内容是否紧扣主题、思路清晰、传递正能量;小组成员是否相互配合、团队协作程度;视频制作或演出整体完成情况。考核成绩由他组评价(40%)及教师评价(60%)给出。自选项目为一项,由学生在老师提供的项目清单中进行自由选择并实施,提交项目实践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项目收获(占比10%)。
4.素质考核(占比10%)
为学生设计模拟案例,给出具体需解决的问题,学生根据所学当堂解答,教师根据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案的可行性给出分数。
通过上述对教师和学生细致入微的双重考评标准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文化类课程考核难定量、难落实的问题。
四、结语
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是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设计既要立足传统,更要面向新时代,既要立足学生中心,又需教师善加引导,其落脚处必是知行合一,即将传统智慧落实于学生生活实践,助力学生生命成长。惟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在学生身上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保持其永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