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角色定位与发展思路
2020-03-16荀铁军
荀铁军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纪委,广东 广州 510405)
一、关于实践教育与劳动实践德育
一般认为,英国人文学者托马斯·莫尔是最早研究劳动教育的学者。莫尔在其作品《乌托邦》中,强调了劳动生产的重要,认为劳动是生活之必需,学生除在学校学习外,也需要专业的学习。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劳动教育可以使人具有各种思想素质,能够自立。英国的罗伯特·欧文指出,人的性格形成过程,劳动教育不能被其他教育所取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的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1]马卡连科重视青年的劳动教育,始终坚持生产劳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把劳动教育提高到了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他认为劳动教育是人的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与劳动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劳动教育”。马克思强调劳动的交换的过程,劳动教育则是通过这种交换的过程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为了更鲜明的显示劳动教育的实践属性和德育属性,笔者称之为“劳动实践德育”。
劳动实践德育首先要与实践教育(或称社会实践教育)相区别。实践教育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亲身体验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修养、人格塑造和技能培训的教育实践活动。道德教育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生活实践,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品德,而且,对德育的评价也应是实践性的[3-5]。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他们从思想政治角度出发,主要包括对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法规教育、劳动教育的目的、劳动教育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6-10]。还有些学者从观念、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11-12]。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方面,研究方向大都从学校、社会、家庭及大学生自身这些角度进行了探讨[13-14]。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实践教育或社会实践教育,其涵盖面较广,其中的“实践”包含各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学习也可以说是一种实践。而劳动实践德育相对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来说,涵义更窄,强调的是“以社会劳动的形式”的实践,因此,劳动实践德育是指,以(大学生)劳动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实践德育,通过劳动实践的样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强调(大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在行动中形成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达到德育的目的。
劳动实践德育是一种德育范式,具有其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判以及德育实践的整体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是指大学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培养大学生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为大学生了解社会、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做好思想和技能的准备。劳动实践德育强调大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逐渐培养深化大学生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是启迪思想和磨练意志的过程,让他们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完善,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不仅符合新时代对大学生的时代性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体现。
二、关于劳动实践德育的价值观的论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5]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强调实践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他指出“生产劳动和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6]人类实践活动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法国思想家爱弥尔·涂尔干在《教育思想的演进》说“从根本上讲,真正的德性在于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行事,能够将自己身上某种内在的方面加以外化,而根本上不在于对高尚的图景和动人的品格闷头进行精神构建和个人沉思。”[17]这说明了实践对引导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中共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劳动实践德育。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8]邓小平同志强调红与专的辩证关系“专并不等于红,但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红。”[19]他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余的劳动环节和实践环节,认为这既是体现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措施,又是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的有效手段[19]。江泽民同志指出:“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1]“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2018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3]。回归以前的提法,强调了对劳动实践德育的重视。
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切活动。劳动实践德育是指通过劳动实践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形成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劳动实践德育具有激励与引导、熏陶与福射、教化与规范、提升与发展等功能。
三、实施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角色定位
实践德育是信念追求,更是价值认同。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实施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满足大学和社会多元化需求,是当下社会一个紧迫任务。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要接受党和政府的指引,顺应社会的现代化的转型,适应大学、社区和学生的需要,通过实践德育文化的健康发展,使党和政府、社区、大学、学生在新的平台上建立起关系密切的社会整合,必将成为新时代社会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大学、社区、政府合作的示范者
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由于它的明确的德育属性,又直接与大学、社区、政府三方关系密切,因此实施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使之成为大学、社区、政府合作的示范者既是很有必要,实际操作也是可能的。在大学,可以在大学党委领导下,以大学社团组织为依托,通过实施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实现大学社团组织与政府和社区的良性互动,使政府调控机制与大学与社区协调机制互联,功能互补,也是大学服务社区的直接形式。
现阶段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作为开展社区服务的载体,所具备的公益性、志愿性、自治性等特点,使大学生劳动实践组织比政府组织更具有渗透性和主动性。大学生的专业多元化和多样化,有利于满足不同专业的服务需求和指导帮助,有效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产品,弥补政府与市场的“失灵”问题,成为合作共治的示范和先导。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
“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24]而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将来社会主义建设者中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极其重要。
首先,大学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培养、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教育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大学生的心理认同和行为自觉。
其次,大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德育工程,服务贡献社会,体现爱心,促进自我完善,获得充实精神、纯净心灵、完善人性、提高素质。在大学生劳动实践组织的成员之间形成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新型同学关系,并在自我教育、实践教育的层面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要求,并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劳动实践过程,传播并影响所服务的对象。
第三,实施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又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对社区发挥辅助性的作用,帮助改善环境和保障特殊对象的生活利益。大学生在劳动实践德育过程中,作为社区公共生活的一个参与者,本着对社区负责任的态度,以助人、利他、不受酬的志愿精神,提供公益服务,表达对社区的关怀,引导人们在乎自己也关爱他人,为社会尽义务,做一个遵纪守法、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合格公民。因此,实施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传播具有独特的作用。
(三)社区公共服务的补位者
政府虽然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但是不可能提供社区需要的所有的公共服务。政府一直在努力进行公共服务的广泛覆盖,但由于政府资源分布和控制的不均、行政能力涉足的不充分,公共服务领域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空白。政府难免有很多难以顾及、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对弱势群体的全方位服务、自愿捐助、志愿服务、心理咨询、环境保护等等方面。这种公共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要求创新公共服务职能的提供方式。而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恰恰可以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缺位处,通过独立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拾遗补缺,填补空白。与政府部门相比,大学生劳动实践及其社团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有着独特的补位优势:
一是完全的公益性。大学生劳动实践及其社团组织以对大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德育为导向,代表着一种很强的志愿服务的公益理念;大学生以完全公益性的服务,回馈社区,磨练意志,崇尚劳动美德。
二是极大的灵活性。大学生劳动实践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志愿参与的自治性组织,实行多样的、灵活的、平等的和参与式的组织结构,在提供一些公共服务产品时,比政府部门更具成本和效率的优势。
三是满足特定社区群体的需求。大学生劳动实践可以为社区服务寻求相应的社会捐赠,满足社区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对特定的社区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实现政府、大学、社区和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四)社区治理的帮助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25]
要实现政府治理和社区服务、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就需要社会治理的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劳动实践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组织作用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以利他性和互助性为价值指向,可以成为帮助和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能够为社区治理提供新的、有价值的途径。
一是缓解社区矛盾。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是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于社区来说,尤其是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体经济水平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以及就业、居住、教育、医疗、养老等等方面的难题。通过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帮助社区解决部分问题,补充社会化服务体系,动态持续地缓解社区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矛盾,促进社区关系的融合。
二是协调多元利益关系。大学生劳动实践服务及其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不仅能为社区提供具体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这种行动会鲜明地体现出一种精神引领,潜移默化地感染社区大众。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时,逐渐就形成一个互惠互利不可分开的整体,构建起不同利益主体间宽容平等的对话协商空间。
三是体现以人为本。社区治理问题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和服务。大学生劳动实践服务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它强调自觉自愿、力所能及,体现人的主体性;是大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积累社会经验、锻炼成才的重要途径。社区的发展离不开人,目的是为了人,手段要依靠人。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作为连结目的和手段的一个关节点,在服务中既是服务他人,也是锻炼自我。
四是促进社会参与。以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为代表的志愿精神,首先就是培育人们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意识;是大学生与社会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实现自身价值的开放式实践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参与进来。
五是构建新型的志愿服务组织基础。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本质上是一种志愿服务,但是又具有鲜明的特点。由政府、大学、社区的共同引导参与,它比一般的志愿服务组织更具有公信力、活跃度,必将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促进力量。
四、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发展思路
(一)以实践德育文化的动力功能为核心,扩大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参与
以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为代表的志愿服务,随着大学生劳动实践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大,可以逐渐在全社会塑造一种志愿文化。“志愿文化,即由志愿服务的性质决定的,在志愿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植于志愿者群体,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并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为载体的独特的文化。”[26]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形式上就是一种大众参与型的志愿文化。罗伯特·金·默顿在《论理论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事项的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是指为系统的参与者所筹划并觉察的客观结果;隐性功能是指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的客观结果[27]。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功能也表现为显性与隐性。仅从文化角度讲,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起到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扶贫济困、法律咨询、支教助教、尊老爱幼等实践服务过程中,不但提供了相应的服务,而且在服务过程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客观认识,自我素质得到发展和升华,团结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并有可能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创造发展机遇。因此,要做好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需要加强宣传引导,并参照世界先进国家大学做法,建立实践学分制度,完善保障机制,扩大大学生和社区的参与度。
(二)对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加强引导和管理,联合志愿服务组织,丰富社会组织资源
为了让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发展好,还应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和管理:
一是明晰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功能定位。结合国情,在以政府、大学、社区为主导的框架内,大学生实践德育组织应着眼于志愿性、公益性、规范性、一定的独立性,使大学生的各类服务与政府和市场的服务相衔接,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拓展志愿服务覆盖面。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大学的推动和支持作用。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大学的支持和推动。一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对大学生实践德育组织提供不同类型的培育扶持。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政府补助等形式(如社区养老、社区服务、助残、助孤等等)引导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按照政府意愿、社会需求开展活动,提供特定的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同时建立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支撑平台,推动建立覆盖广泛、保障有力、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三是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完善和规范运行机制。科学的管理是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高效运作的前提。组织的管理包括组织体系的完善与组织内部管理两个方面。这部分主要是依靠大学的学生管理和社区实践有关部门的引导,以及大学生实践德育组织内部的规范化运作。由于大学生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大学生实践德育组织中,需要派驻长期驻会的管理老师或者聘用人员,作为大学生实践德育组织的核心,策划拓展服务领域、整合服务资源、安排服务项目、宣传招募培训大学生,激励引导大学生开展服务活动。让大学生真切体验到“受人尊重”和“被人需要”的情感,激发其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
四是联合其他志愿服务组织来开展服务。特别是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在组建初期,要本着多元、合作和互动的原则,联合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包括非正式的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其他志愿服务组织来源广泛、结构复杂,拥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和技能,特别是具有丰富的专业化社区服务经验值得学习。大学生实践德育组织在开展服务活动中,也需要与社区中的其他志愿服务组织进行配合和分工。在组织的内部管理上,可以学习其他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经验。当然,大学生实践德育组织也应该保持自己的发展模式特点和长处。
(三)优化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政策和保障
大学要制定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相关政策,对劳动实践德育核心要素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参照西方大学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把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促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
第一,搭建好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制度框架,规定所有大学生至少要参加一项社会义务服务活动。把大学生实践德育社会服务作为学生必修科目,并给予一定的学分。每个学生都必须修完一定学分的社区服务课方能毕业[28-29]。并在具体内容上与志愿服务的相关政策和办法相衔接。
第二,改革德育评价模式,建立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助学奖励计划,如对于完成半年以上的劳动实践德育的大学生,政府给予助学奖励(不能以现金形式支取,仅用于缴纳学杂费)[30]。
第三,加强德育的层次性、有效性教育,夯实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理论基础,在大学普遍开设社会研究、劳动实践服务或志愿服务课程,作为必修课,重点是让大学生了解国家社会社区的现状,并从社会背景中去分析、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以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为载体,健全社会支持结构
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是大学党团组织、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共同参与的社会联合行动。因此,领域广泛、层次丰富的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是凝聚大学生服务力量、促进劳动实践服务常态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拓展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领域,坚持党政关注、社区需要、大学生能为的原则,结合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委托模式或合作关系,积极承接各类社会公共服务。特别是组织大学生走向工厂、农村等基层,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热情地传播科学文化,扶助弱势群体。具体包括:助老扶弱、助残服务、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社区服务、咨询服务、应急救助、募集资金、法律援助、义教服务、家政服务、文化艺术活动等等。
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要想产生持久、深入的社会影响力,需要在大型节会活动、社区服务、专业化服务等等方面,贴近社区群众的需求,规划设计、积极培育参与踊跃的服务项目,开展个性化服务项目,并不断扩大服务的覆盖面与受益面,提高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边际效应,把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不断转化为高水平的专业服务,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组织动员方式,通常可以通过党团组织动员,具有快捷高效的优点,但也存在着动员范围不宽、难以充分保证自愿性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加强通过融媒体平台,与新闻媒体、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合作,逐步建立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公告制度,面向最广泛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动员,使各个高校的大学生、相关的志愿服务组织或志愿服务者、社区群众都能明确地了解获取服务信息的渠道,以扩大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参与面和影响力;以服务项目为载体,不断健全社会支持结构,形成服务社区的合力。
建立科学化的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培训机制。大学生的素质是确保劳动实践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大学生素质包括文化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素质,以及志愿服务理念等。因此,对大学生劳动实践培训显得非常必要。要建立科学化的大学生劳动实践培训机制,一是大学生实施具体服务项目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专门的培训和服务档案,赋予培训相应课时和学分。培训的主要内容至少要包括:1.大学生服务理念、志愿精神的培训,使大学生对所从事的服务产生高度的思想认同;2.大学生权利义务及纪律方面的培训,特别是对大学生必须遵守的政治、组织、言论、行为、财务等方面的纪律要有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正确发展方向;3.大学生服务技能的培训,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或特长,以及目标社区群众的需求,如对孤老残障人员的服务、大型会展服务、扶贫、环保等等重点服务领域,培训有关基础知识、服务的技巧和礼仪,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置预案,确保大学生服务的过程有章可循,避免技术性失误的出现。此外,在社会支持结构方面,还应建立大学生劳动实践德育工程的保险机制,未雨绸缪,以应对特殊情况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