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落生态视角下一流学科组织模式研究

2020-03-16陈良雨汤志伟

高校教育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一流群落

陈良雨, 汤志伟

(电子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学科自身实力的提升,还为一流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流大学必然建立在一流学科基础之上,没有一流学科为前提,一流大学发展无疑是“空中楼阁”。因此,一流学科建设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而言举足轻重。从当前的实践状况来看,我国一流学科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尽管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方案》)中指出要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初步构想出了一流学科的应然发展势态,但一流学科到底应该呈现怎样的组织模式?学科组织模式如何创新才能适应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情境?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探寻规律。

从当前有关一流学科组织模式的文献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关于我国一流学科组织模式存在问题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我国大学一流学科在组织形态上单兵作战,没有形成“群体效应”,因而需要通过主体学科、主干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来提升其“协同效应”[1];有学者认为,一味强调一流学科而对相关的弱势学科进行合并与裁撤,不利于构建科学的学科组织生态[2];还有学者认为,我国一流学科建设中过度追求科研贡献率而撤并学科,导致一些传统学科被边缘化[3]。二是有关一流学科组织模式选择的研究。有学者以农学为例,认为其发展应当主动融合优势农科,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工程特色专业体系[4];有学者认为,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应当是基础学科、优势学科以及特色学科群落,从而维持相应的学科生态环境[5];还有学者以芝加哥大学为例,阐释交叉学科对于一流学科组织生长与发展的重要性[6]。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探讨,为一流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学术素材。在此基础之上,文章以生态学中的群落生态理论为视角,在论证群落生态理论对一流学科组织模式适用性的基础上,剖析群落生态视角下一流学科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为我国一流学科组织模式的研究提供思路。

一、 一流学科组织模式

随着知识专业化与分离程度的加深,一定的知识体系逐渐汇聚于特定学科领域内并形成学科知识体系,而学科知识体系的架构又离不开相应的学科组织模式。由此可见,学科组织模式建立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之上[7]。传统学科组织模式是一种以本学科知识为主体而组建的具有区别性的知识体系样态,它体现出具有自身学科知识特性的本位性,又能够与其他学科知识体系明显区分。传统学科组织模式在概念上指向“封闭性”与“边界性”,学科组织结构较为僵化,同时这种“封闭性”与“边界性”又凝固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呈现出相应的规律性。如果说现代学科组织模式具有开放性或边界模糊性的话,那么当前流行的“跨学科组织模式”将能够诠释学科组织的现代性。“跨”字表明其学科知识体系构成样态的多样性或多元化,即不同学科知识的重构或重组样态,同时学科边界相对模糊,学科知识的流动性、渗透性较强。在传统与现代两种学科组织模式概念的对比下,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组合结构成为二者的共性。因此,学科组织模式可以理解为一种由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而成的组合结构或样态。首先,从内在来看,学科组织模式具有体系性,即学科知识构成的规律性,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学科组织都有一套符合自身特性的学科知识单元。其次,从外在来看,学科组织模式具有结构性,体现为学科知识根据一定规律而呈现出的排列组合样态。如传统学科组织模式的学科知识组合样态由于边界封闭而显得相对单一,而跨学科组织模式的学科知识组合样态则由于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而相对多样。

学科组织模式概念的界定为一流学科组织模式的理解奠定了基础。那么,对于一流学科组织模式而言,同样可以理解为根据一流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而成的组合结构或样态。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流学科组织模式有其独特性,尤其相较于非一流学科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一流学科组织模式遵循学科知识体系构成的规律,并在学科知识排列组合的结构样态方面具有学科组织模式的一般性特征。另一方面,它还体现在“一流性”上,即在学科知识体系上,一流学科的知识体系相较于一般学科而言更具先进性、尖端性,它代表着该领域学科知识的发展方向,是该领域学科实力的象征,并能够对非一流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较强的参照系,体现了明显的学科体系优势特征。在学科知识的组合结构上,一流学科的知识组合结构更具复杂性、混合性,具有较强的知识生产与创新特征。相较于非一流学科的知识组合结构,一流学科的知识组合结构体现在知识组合的无序性上,即具有差异性的学科知识有机、有效地进行组合排列,并促进学科知识的创新,而这一过程又增加了一流学科知识组合结构的难度与复杂程度。在学科知识的样态上,一流学科的学科知识更具多元性、交融性等特征。因此,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学科组织模式而言具有学科边界的开放性;相较于非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而言又具有知识体系上的引领性。

二、 群落生态视角及其对一流学科组织模式研究的适用性

群落生态属于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界定。有学者将群落生态界定为“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总和”[8];有学者将其理解为生物种群与外部环境之间互动的综合[9];有学者认为,群落生态是在一定生态环境中,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组合结构单元[10];还有学者认为,群落生态是种群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包括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互作用以及群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等[11]。文章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梳理发现,学者对群落生态的内涵阐释不乏共性,诸如“环境适应”“互动关系”等概念都指向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与外部环境的相关性。由此可见,群落生态是指为适应一定的外部环境,不同物种通过互动、影响而形成的特定结构关系。从静态的角度来看,群落生态是不同物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定生态场景;从动态角度来看,群落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影响、制约等行为活动。群落生态理论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生态环境观,为整体性看待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了相对完整的场景。

群落生态虽然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但对于高等教育领域中一流学科建设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从研究问题的性质来看,群落生态所聚焦的种群结构关系与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具有关联性。从研究理论的解释力来看,群落生态理论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内部要素的互动性视角出发,有助于对一流学科与非一流学科的互动关系以及整个学科系统的建设进行合理阐释。从研究领域的应用状况来看,群落生态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一定程度的渗透性。因此,群落生态理论适用于一流学科组织模式研究。

首先,研究问题性质的相似性。一流学科建设中的组织模式问题必然涉及一流学科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涉及一流学科与其他一流学科以及非一流学科之间的组织安排、功能定位等,其本身就内含一种学科生态系统的意蕴。从整体视角来看,一流学科不可能“孤芳自赏”,而必须处于特定的学科群落结构中,因而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也涉及一流学科在学科群落中的关系。而群落生态理论主要涉及特定生态系统中种群之间的作用影响与结构关系,关注特定群落结构、功能以及整个群落生态的协调状态。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构功能与整体安排同群落生态中种群的制约关系、特定结构与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且一流学科建设也存在学科群的整体规划。因此,从研究问题的性质来看,二者所涉及的问题密切关联,群落生态可以适用于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研究。

其次,研究理论解释的合理性。从当前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现状来看,组织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学术界和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诸如一流学科布局方面存在资源分散而无法发挥学科整合优势,一流学科在学科群落中到底具有怎样的基本定位、发挥怎样的功效,一流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应该具有怎样的互动模式等问题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定论。群落生态理论一方面关注群落生态系统整体的和谐,另一方面也从微观角度关注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群落生态理论对一流学科在学科群落中的地位、功能以及一流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排列组合、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当前一流学科所面临的资源分散、学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也具有指导意义。群落生态理论对于当前一流学科组织模式的优化、重构具有实践价值。

最后,研究领域边界的渗透性。群落生态本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但由于边界的渗透性,其同样可以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问题。如有学者对社会工作者的生态资源、互动关系以及相关要素系统进行了研究[12];有学者将群落生态应用于艺术主体、本体等构成的群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13];还有学者将群落生态应用于企业群落中,对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14]。由此可见,群落生态理论也能够渗透到社会科学中有关个体的功能定位、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以及整个系统的结构安排等方面的研究。同理,在涉及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科布局、学科结构安排以及学科群关系的调整方面,群落生态理论同样适用于相关问题的研究。

综上可知,一流学科建设应当具有群落生态视野,应当具备内含生态系统特征的规划格局。因此,文章提出一流学科群落生态观,即一流学科建设应当体现为一流学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体现为一流学科与一流学科、非一流学科之间的作用与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并发挥相应功能。那么,一流学科组织模式也应当具有群落生态特征,具有整体的生态系统观,更加关注一流学科组织结构的形态,关注一流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为一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三、 一流学科组织模式的现实问题

从一流学科的群落生态视角来看,其组织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一) 学科组织特性的固化

在群落生态理论中,生物群落是不同物种之间协调有序的聚合体或结合体,且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15]。某一物种的繁荣、发展和进化都不可能脱离相关种群的支撑和互动。对于一流学科组织模式而言,其学科实力的强化、学科地位的提升等也应当是建立在相关学科群落的基础之上,并通过相关学科的支撑、巩固和贡献从而突出一流学科的优势地位。但如果过度强调一流学科的地位,而忽略了对其发展起奠基作用的相关学科,就容易陷入学科孤峰的困境。学科孤峰虽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具有学科优势上的“显示度”,但由于脱离了学科群落的支撑、缺乏学科融合,而致使其发展缺乏持续力。尽管《方案》提出要打造学科高峰,但学科高峰应当是建立在相对扎实、雄厚的学科知识与学科体系基础之上,处于高峰的一流学科应该是众多相关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结果,尤其离不开学科群的奠基作用。

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科分类重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关注学科间的互动性,而我国的学科分类则存在过于“细化”“分化”的问题。过度的学科细化与分化容易形成学科间的壁垒,消解学科间的联系,从而导致一流学科在发展上的孤立感。有学者在对国内外大学学科设置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我国某“双一流”建设高校虽然未设立工学院,但“全校范围内却有18个学院覆盖了23个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应用型、专业型学院的学科设置更加精细”“我国高校学科发展没有完全遵循知识共同体的规律,而是固化其组织特性”[16]。学科生态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好的学科生态很难支撑和发展学科高峰[17]。从群落生态的角度来看,一流学科建设应当置身于学科群落之中,通过吸收、整合、借鉴相关学科知识实现自身的创新与超越,并奠定其领先地位。这种带有组织固化特性的学科分类强化了学科边界,势必造就一座座学科孤峰,制约了一流学科的融合发展与持续生长。

(二) 学科生态规律的破坏

在群落生态视野中,群落演替表现为在环境适应中一种生物种群对另一种生物种群的取代[18],这本是一种自然生成现象,具有其内在规律。在群落生态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群遵循相应规律而形成“产生-发展-创新-再生长”的关系。对于一流学科组织模式而言,也存在“演替现象”,学科演替可以理解为在学科自然发展过程中,某一学科对另一学科的取代、替代现象,这属于学科发展的内在属性和自然状态,属于学科的自发行为。因此,对于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而言,应当重点关注其发展规律,关注一流学科与邻近学科的自然取代关系,突出一流学科由学科派生、学科融合、学科复合等学科分化、综合的演化规律[19]。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一些高校为建设一流学科,通过行政干预废除、裁撤其他学科,人为地改造学科生态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一流学科的生态规律。一些高校为了打造自己所谓的一流学科裁撤其他本能够发挥相应作用的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相关学科对一流学科的支撑作用,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有研究发现,在新一轮学位点调整中,在处理学科“强”“弱”关系上,有的大学撤销了网络空间安全、艺术学理论、统计学等7个学位授权点;有的大学撤销了理论经济学、专门史等5个学位授权点[2]。正如有学者所指,突出重点未必就是只发展重点学科,撤销学科也未必就能使学科结构更为合理,而应当促使弱势学科和一流学科融合,从而发现弱势学科新的知识生长点[20]。从学科群落的演替角度来看,这种裁撤行为并没有从实质上推进一流学科由发展到创新再到再生长的过程,而只是从学科结构上突出强势学科的地位而已,甚至还可能对一流学科的建设起到反作用。除此之外,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裁撤行为还会剥夺弱势学科“再生长”的机会。因而,较大幅度地裁撤学科不利于一流学科与非一流学科之间的融合、创新与再生长,也破坏了一流学科自身发展的生态规律。

(三) 学科关联聚集的不足

在群落生态视角下,生物群聚表现为不同生物种群在特定区域内的有机组合,体现为生物种群之间的协调与互动[21]。对于一流学科建设而言,学科群聚应该是不同学科因内在关联或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组织特征、结构与机能的集聚状态。因此,在学科群落生态系统中,不同学科之间的集聚也是按照一定规律、规则、关联、效果等内在需求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近年来一些高校因为争创一流学科、迎接学科评估而在学科间进行的非规律性合并,短时间来看似乎塑造了一流学科的宏大外形,但实际上由于学科间缺乏高度关联,这种学科聚集状态无非是“外强中干”。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些大学的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分流与重组,除了正常的撤并原因外,还存在“双一流”角逐中的“扶强削弱”心态[22]。以高等教育研究所为例,作为院校研究机构之一,其存在的价值就是对大学自身进行研究,属于大学的“自我研究”机构,若强行将其合并到其他相关学科中,尽管也能建立起一般联系,但其优势与特色并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也未必就能够增强相关学科的实力。因而有学者指出,当前的排名现象异化了一流学科建设的使命,导致一些高校为了获得更高的评价或排名而进行学科组建[23]。学科群聚的积极效应体现在学科间的关联度上,较高的学科关联度是推动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缺乏内在关联的前提下,强行将关联度不高的学科进行拼凑,自然难以发挥学科群聚的整合力。高校为了争创一流而进行的学科拼接,因学科间缺乏融合的规律、需求与关联,最终是难以达到学科自然群聚模式的生态效果的。

(四) 学科动态平衡的缺失

在群落生态视角下,群落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落生态,呈现出群落生态的运动变化特征,提升了不同种群之间在互动关系上的稳定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群落动态关系必须具有相对平衡性,否则一味地进行动态调整也可能对群落生态结构和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对于学科群落而言,我们应当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学科的调整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属于学科间的良性互动?是否具有依据和支撑?其二,学科调整是否维持了学科间的平衡?是否维系了学科群落的和谐、稳定关系?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如果只关乎学科动态,而忽略对学科生态平衡的保护,那么一流学科建设的效果也将难以保证。当前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模式过度强调学科的调整、变化,这虽然强化了一流学科建设的动态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一流学科建设的生态平衡,甚至对一流学科的群落生态造成了负面影响。如有关研究指出,频繁的政府政策、项目与关键性资源相捆绑,在此背景下,有多少一流学科进入名单、入围的一流学科又将获得多少支持无疑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如何真正建设一流学科这样的根本性问题则很少被关注[24]。也有学者指出,“在高校规模扩张过程中衍生的相邻或相近学科,由于资源的集中化制度安排,难以形成优势学科群。这最终使得优势学科陷入势单力薄的境地,并导致学科陷入生态困境”[25]。这些来自政府、高校的行动并未增添一流学科组织模式建设的活力,反而产生了“一动则伤”的问题,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学科动态平衡的缺失。

四、 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探讨

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应当避免过分强调单一学科发展、忽略不同学科的整合功能、轻视不同学科间的和谐共存等问题。从群落生态视角来看,一流学科组织模式应该具备学科群落生态观,强化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联系,突出一流学科建设的生态格局,避免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孤军奋战”,从而进一步提升一流学科发展的持续性。群落生态理论中的共栖、优势、交融等类型可以为一流学科组织模式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

(一) 基于学科关联的共栖型组织模式

在群落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群间的互动关系也具有差异,其中之一便是共栖。在共栖关系中,一方种群受益于另一方种群,但却不对另一方种群造成损害,这显然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26]。种群间的共栖模式给一流学科组织模式的思考在于,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也可能存在某种共栖现象,如某一学科群落受益于另一学科群落,但又不对另一学科群落造成损害,这对一流学科的自然生成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因为有一部分一流学科的自然生成具有原生态性,与其他学科群落的发展紧密相关,从而生成了一流学科。同时该一流学科的生成具有天然性,并非是对其他学科进行撤并,也无须牺牲其他学科的利益。以厦门大学为例,从学校的学科建制来看,其并没有专门的农学学科,但从ESI排名情况来看,农学却进入了ESI排名的前1%。这主要得益于厦门大学在能源、医学、环境与生态、化学与化工、海洋等学科领域的发展,因为这些领域的相关成果涉及农学学科[27]。由此可见,厦门大学的农学实属受益于能源、医学环境等学科群落,并在上述学科群落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成了一流学科。与此同时,其农学学科的发展虽然得益于上述相关学科群落,但并不会对上述学科群落造成损害,因而属于一种典型的共栖型组织组织模式。学科群落的共栖型组织模式更加突出一流学科生成的天然性、非人造性等属性,突出一流学科与相关学科互动上的和谐性。

因此,共栖型组织模式也为一流学科的产生提供了实践方向。一方面,学科群落的组建和学科关联的建立是产生“学科合力”的前提,也是一流学科产生的准备阶段。同时,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要注重学科群落建设中的学科关联性,不能为发展一流学科而进行拼凑,而要重视关联学科之间的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在学科群落组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相关学科的质量文化建设也是一流学科产生的重要条件。高校应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环境和氛围,提升相关学科的实力,从而为关联领域内一流学科的产生奠定基础。厦门大学的农学学科就是很好的例证,即相关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在关联领域发挥合力作用,从而支撑甚至创造新的一流学科。因此,在共栖型组织模式下,一流学科的生成可以通过建立学科关联、提升相关学科的质量来实现。与此同时,该模式下一流学科的产生还要注意其自然生成性,即一流学科的共栖形态是建立在相关学科的合力之上,而非任何外部力量的干预。在一流学科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行政权力应致力于对一流学科的服务、对相关障碍的排除,而非人为地创造一流学科,这也是由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这无疑指向一流学科的生成、发展需要遵循特定的规律,并在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中为一流学科建设创造条件。

(二) 基于学科支撑的优势型组织模式

在群落生态环境中,优势种群是指某一种群在整个群落生态环境中占有优势地位,并在整个群落生态环境中发挥主要控制和影响作用[28]。群落生态环境中的优势种群并非绝对的孤立种群,而是在与其他种群比较、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学科而言,在一流学科的群落生态环境中,优势学科必然也会在学科群落生态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影响整个学科结构和学科环境。但值得注意的是,优势学科应当置身于学科群落中,既能够通过比较凸显其优势所在,又能够发挥其优势作用带动邻近学科的发展,从而真正体现其“优势”地位。正如有学者所言,主干学科与边缘学科的互动将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基础条件[29]。因此,在优势型学科群落生态中,一流学科与邻近学科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又能够与邻近学科协同前进。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流学科发展过程为例,在早期,该校各学科均衡发展且水平较高,但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学科,且难以窥测学科的特色所在。而后在学科调整过程中,学校逐渐强化生物原子工程,突出其优势,其他院系也皆从不同角度来配合生物原子的研究,最终发明了劳伦斯加速器,也因此拿下了17个诺贝尔奖,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学科[30]。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原子工程学科必然属于优势学科,但其优势的体现并不局限于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相关学科对它的支持与贡献。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生物原子工程学科同样反哺、回馈邻近学科,从而提高了整个学科群落的发展水平。

优势型组织模式聚焦于优势学科的引领性与带动性,在该模式下一流学科的建设应该重点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一是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发展某一领域的特色学科,突出该学科在同类学科或相关学科中的独特性、优势性,使其成为学科建设的重点领域。二是发挥邻近学科的协同功能,使邻近学科成为优势学科的重要学科基础或学科同盟。三是发挥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强化优势学科与邻近学科的互动,形成以优势学科带动邻近学科,以邻近学科支撑优势学科的局面。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占据明显优势的一流学科并非“孤立无援”。因此,优势型组织模式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扶持优势学科并非一定要以牺牲“非优势”学科为代价。通过优势学科对与其相关的“非优势”学科进行“支援”,提升“非优势”学科的发展能力,这本身也是对优势学科基础的巩固,更能体现出优势学科的引领价值。而在这一过程中,“非优势”学科通过与优势学科融合、借鉴,也具备了发展机会与潜力,体现了优势型组织模式下优势学科与“非优势”学科间的良性互动。

(三) 基于学科交叉的融合型组织模式

群落生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不同种群之间的融合,体现为良性互动基础上的种群集,这对于维持群落生态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价值。在学科群落生态中,一流学科的组织模式也存在融合特性,即一流学科是建立在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基础之上,从而生成具有创新性、边缘性、前沿性的新兴学科。在融合型组织模式中,一流学科的组建不是全然依托本学科领域的相关学科,而主要依赖于非本学科领域的相关学科,跨学科交叉并创新生成新的学科是其主要特点。跨学科培育新型学科的发展前景已经被世界各著名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所实践[31]。以香港大学教育学科为例,“香港大学教育学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发布的全球大学学科排名中居于世界第四,其子学科包括中国语言及文学学科,英语教育学科,资讯及科技教育学科,学习、发展及多元文化学科,科学、数学及电脑教育学科,政策、行政及社会科学教育学科,言语及听觉科学学科”[32]。从学科结构来看,该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痕迹。其子学科如政策、行政及社会科学教育学科就是行政学、管理学、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将行政理论、政策科学、管理技术等融入教育领域,从而形成具有教育管理实践导向的学科。又如资讯及科技教育学科是信息科学、图书馆学以及管理学等与教育学的交叉与融合,从而形成具有信息管理技术导向的学科。再如言语及听觉科学学科是医学、语言学相关知识在教育领域中的融合创新,从而形成服务于语言障碍康复的学科。由此可见,学科交叉与融合也是一流学科组织模式的一种形式。

在融合型组织模式下,学科交叉是促成一流学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高校需要更加关注学科平行发展的重要性,即在强化学科纵深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学科的横向拓展。首先是拓展学科边界。以往高校过度限定学科的边界性,往往导致学科的狭隘发展。而在融合型组织模式下,一流学科的建设则需要拓展学科边界,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学科间的交叉地带是学科知识创新的发源地,并促使不同学科知识得以汇聚、转化与创新,为一流学科的产生提供场所。其次是建立跨学科交流机制。在建立学科交叉地带的基础上,高校要建立相关学科在理论、方法、视角等方面的交流,通过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互动,鼓励不同学科知识、方法等的融合,从而为一流学科的产生提供创新动力。而在这方面,融合型组织模式还需要发挥创新团队的支柱作用。当前,创新团队在高校学科交叉方面发挥了主力作用,比较成功的跨学科组织都离不开创新团队的贡献。因此,高校可通过大力支持创新团队建设,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团队成员与非团队成员之间以及不同团队之间学科知识的融合,从而创造新的交叉学科。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一流群落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品读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我国西北某陆地油田采出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