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篮球》课程同向同行创新融合研究

2020-03-16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0年8期
关键词:篮球思政育人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青年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发表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认为: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使人“身心并完”的作用。主张通过发展体育,走救国救民的道路[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任务。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将大学生德育素质培养融入体育课程中,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应该着手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体育课改的发展方向,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2]。篮球运动简单易行,因人、因地、因时、因需,篮球课是高职院校学生选课热门,关注度高、参与人数多。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抓准契合点,系统性课程设计,融入思政元素,无缝对接有机互融,“基因式”融合,进而实现“思政”与“相长”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一、调研得知当前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科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教育教学中应树立“三全育人”理念。篮球课是公共体育课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

1.篮球课专业教师长期专注于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学习,缺少思政相关知识、对党史和国家相关政策理解片面。

2.“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深入分析和讨论。

3.课程编撰技巧薄弱,停留在理论层面传授新知,学生听课形式单调。

4.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边缘化,课程思政三维课程组织形式,课堂教学、互动实践、网络运用无法有效运用融合。

二、思政融入课程路径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与思政融合,既要通过专业训练与教学,传授篮球技战术、培养团队合作、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道德品质;育其心智、磨炼筋骨、强健体魄、塑造品格、增长见识,更要培养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良品质。

1.提升篮球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敏感度,教师是课程思政活动开展的直接力量[3]。思政素养和技能培养相结合,既要加强篮球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授课育人,更要对教师“思政关”把控意识培养,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要求篮球教师在充分研读、分析、理解新时代思想政治精髓基础上,将思政精髓通过篮球专业课程传授给学生,教师言传身教传播正能量,积极向上树榜样。结合专业课中哲学理论和哲学方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运用哲学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塑造的关键期,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融合到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从思想实际出发,改进方式方法,进而提升篮球教师亲和力,构建思政理论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发挥多学科优势,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

高职院校篮球课授课三学期:共108 学时,54 次课(每学期36 学时,18 次课);每节课90 分钟,2 个学时;通过梳理“课程思政”从理论部分、实践部分、考核体测部分切入,如表所示:

(1)理论部分:(2 学时,每学期第一课)

如表1 所示。

表1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重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5],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守好各门课每道渠。新学期第一课,引导学生结合马克思哲学规律观、矛盾观、运动观、谈体会树理想,进而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实践部分:(24 学时,共十二次课)

如表2 所示。

表2

三个学期教学安排,每次课90 分钟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按三个部分:准备部分(20’)、基本部分(65’)、结束部分(5’),根据不同资质学生及身心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引导,适当创编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穿插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互助、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胜利与失败,并运用一定的规则限制,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3)其他:考核(2 学时,一次课),体质测试(8学时,共四次课)

如表3 所示。

表3

为了了解学生每学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水平。根据平时表现,学习态度、考勤情况、结合体质测试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期末成绩。

3.凸显学生主体,创新教学模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情境、游戏、拓展创新体育与健康教学手段,快乐教学贯穿学生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团队意识培养、法律法规意识,把运动、素养、快乐三者有机统一。篮球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课程内容完美糅合,科学合理地编撰,实现课程和思政双教学。教师授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不应片面强调专业技能、水平、成绩等作为考核的最高标准。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好胜心强,“课堂反转”能一定程度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篮球理论探讨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渗透,引导学生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强化教育引导,品德第一;学生感受快乐篮球的同时,促使学生关注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学生学思悟通弄懂,培养勇敢、坚强、自信、合作、尊重的良好品质。

4.“课程思政”积极探索创新采用课堂教学、互动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组织形式。体育教师在教学阶段,应当改革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最终目的,改革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活动,以此实现学生创造力、思考力的培养与提升[6]。协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价值引领和篮球课程从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课上练习、课后网上讨论、综合素养隐性价值渗透的有机融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实现课程思政隐性融入篮球素养,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构建三位一体,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篮球教学立本育心从思想上激发学生拼搏团结、爱国奉献;通过篮球规则理解与实践,严格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操行;通过篮球运动授技育心,构建学生健康心理、树立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思想、生活、学习无微不至关心学生成长,QQ、微信、微博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他们所遇到的难题进行解答,有针对性的录制相关励志视频勉励学生,定期采取视频直播互动交流,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慕课、线上、线下”课堂翻转,充分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篮球技战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全面结合三维课程组织形式,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提升篮球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把思政素养和技能培养相结合;同时科学合理编撰课程,凸显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积极创新采用课堂教学、互动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组织形式融入;进而行之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建议

1.应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系统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具有独特性,是立德树人重要途径。发挥学校行政管理职能,团总支、学生会、社团、体育俱乐部号召力,组织各类比赛、文体活动、以赛促进、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高职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掌握学生特点根据需要,对组织形式、体育规则深入研究、适时变换内容、模式、规模,达到更好效果教学目标。

3.高职体育课挖掘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实现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现“强身健体”与“铸魂育人”同向同行。

猜你喜欢

篮球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街头篮球文化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快乐篮球进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