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拒斥先验知识者:艾耶尔

2020-03-15杨皓

检察风云 2020年24期
关键词:伦敦大学实证主义牛津大学

杨皓

阿尔弗雷德·艾耶尔爵士(Sir. AlfredJules Ayer,1910.10.29—1989.06.27),英国哲学家,因1936年出版《语言、真理与逻辑》而闻名于世。此书中他提出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主要论点,从而成为了逻辑实证主义在英文世界的代言人。1946年至1959年,他在伦敦大学学院担任精神逻辑哲学讲座教授,同时也是牛津大学的逻辑学讲座教授。1970年,他被封为爵士。

艾耶尔出生在伦敦,父亲是朱尔斯·艾耶尔,17岁时从瑞士到了英格兰。其母亲的娘家姓是希特瓦扬,她的叔叔创建的汽车公司雪铁龙就是以该姓氏命名的。艾耶尔是家里的独生子,年幼时期性格有些孤僻,后来去伊顿公学上学后变得稍微开朗了一些,在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就读期间变得非常外向。他在那里学习了历史与哲学,并在导师——著名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的建议下,去维也纳交流了一学年,参加了维也纳学派的各种会议。在这期间,他创作了《语言、真理与逻辑》一书,尽管内容简短,却是20世纪最杰出的著作之一。

1940年,他被征召参加威尔士卫队,因此中断了牛津大学的研究讲师工作。后来,他开始从事情报工作,包括审讯德国战俘。他和第一任妻子在“二战”时离婚了。有一段时期,他的私生活比较混乱,找过一些性伴侣,后来又结了两次婚。他的人际关系也相当复杂。

“二战”后,他成为了伦敦大学学院的精神逻辑哲学讲座教授。在他的带领下,哲学系成为举办各种激烈哲学活动的中心。据说,他非常适应伦敦的生活,尤其是那里的夜生活。在伦敦大学学院工作13年后,尽管存在些许争议,艾耶尔还是成功地当选为牛津大学的逻辑学讲座教授,并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79年。退休后,他在哲学界、政界以及社会上仍然相当活跃。

有关艾耶尔濒死体验的讨论已经很多了。当时,他的心跳突然停止了几分钟,紧接着又苏醒了过来。据说他看到了掌控宇宙的红光,见到了掌管时空的牧师,甚至还可能到达了冥河。身为人道主义者和自由思想家,经历濒死体验后,他自称“重生的无神论者”。

《语言、真理与逻辑》一书出版时,艾耶尔24岁。他坦白地讲,这本书“是年轻人的作品……其创作过程要比大多数哲学家融入更多的激情”。艾耶尔在该书中提出的“实证原则”富有巨大意义。根据这个原则,一个句子只有在可以被经验验证的條件下才有意义。否则,要么它是“分析的”同意反复;要么,如果既非经验的,也非分析的,则是“形而上学”的,也就是没有意义的。他的写作风格清晰、明快且具有思辨性,这也使得他的《语言、真理与逻辑》成为了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必读书。这本书被认为是20世纪分析哲学的经典文本,它极大帮助了逻辑实证主义(起源于德语国家奥地利)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艾耶尔继承了约翰·洛克、大卫·休谟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伯特兰·罗素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艾耶尔一生一直忠于自己的观点,他始终拒斥先验知识的可能性,所以他视哲学的方法为对关键概念——诸如“因果律”“真理”“知识”“自由”等的分析路径。

《语言、真理与逻辑》当然不是艾耶尔哲学历程的最终成就。他还出版了大量其他重要著作,大部分都与他20多岁时研究过的问题相关。《经验知识的基础》指出,感觉材料,也就是外界与内心认识的直接材料,必然是认识经验世界的基础。《知识的问题》模仿柏拉图的语言揭示了知识的含义:如果某一命题是真的,那么主体才能理解该命题;主体对它很有把握,也有权肯定它。如果想了解哲学怀疑主义以及其解决办法,那么本书就是不错的选择。除了上述这些著作以外,在各式各样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文集中都会看到艾耶尔的文章。他的文章通常在作品集的开头部分,为的就是引导读者思考目前存在的问题。另外,要想理解当代哲学的大部分思想,首先就需要艾耶尔清晰的思路作为指引。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伦敦大学实证主义牛津大学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Don’t Show Off In Public
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方法的未来
千年等一回!牛津大学女生录取人数首超男生
近代印度学体系中的牛津大学佛教研究
可废止性与法律实证主义
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
“以学生为中心”——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质量保障因素
语言教育的世界课堂——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大学建立与近代英国高等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