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思想中的文化批判精神
2020-03-15米庭乐
米庭乐
[摘要]马克思的哲学实现了哲学存在方式的变革,即从传统的思辨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就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正处于严重的异化状态,表明人的生存方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更深层次地表现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而这一人之生存方式的转变恰恰体现了马克思思想中的文化批判精神。马克思思想中文化批判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为对马克思思想本身的理解与运用、马克思思想在这个时代的发展以及马克思思想所蕴含的文化批判精神对中国民众的文化启蒙三个方面。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文化批判
[中图分类号]G02;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6-0026-06
自马克思思想诞生以来,一代代的研究者都在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解读着马克思,并形成诸多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如何解读马克思思想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方向。总体看来,20世纪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大致沿着两个路向进行。其一,是以马克思思想中的经济、政治观念为根本依据,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观点上升为绝对的客观规律,并将其机械地强加在本国的社会革命之中。这主要是指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和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蘇联教科书体系。其二,是将马克思思想视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在继承了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的基础上,将理论视野定位在现代西方社会的文化困境。这一路向的代表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被视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则被视为“异端”,受到诸多指责。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精神。应该说,较之经济与政治,文化是更为深层和根本的东西。纵然我们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可以明显看到他对经济和政治的论述,但这些论述都最终指向了变革人的生存方式,实现人的解放与人的幸福。因此,探索马克思思想中的文化批判精神应该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一、从传统哲学到实践哲学:对哲学存在方式的批判
每个时代的哲学都是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黑格尔说:“哲学也就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1]哲学以其所特有的抽象和思辨的方式把握时代和时代精神。传统哲学以追求抽象性和思辨性为理论旨趣,逐步将自身置于现实生活之上,变成远离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思想独白。马克思的哲学打破了旧哲学囿于自身、自说自话的封闭体系,用“实践”的范畴改造哲学理论基础,革命性地提出了“消灭哲学”的口号,实现了哲学存在方式的一次伟大而又深刻的变革。
(一)马克思对旧理论的哲学基础变革
马克思眼中的哲学功能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哲学。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承担的历史任务绝不是对抽象的最高理念的追寻,而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关怀;哲学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为了解释现实,而是为了批判和改造现实。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就论述了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他认为自我意识的哲学不应囿于自身,而应该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来弥合哲学与现实的世界的分裂,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恢复世界的和谐,在自我意识的努力下,哲学理论成为一种批判的哲学或者是行动的哲学。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便表述了“消灭哲学”的目标。在马克思这里, “消灭哲学”绝不是将哲学从人们的研究视野中驱逐出去,而是改变哲学仅仅在理论领域内进行批判活动的存在方式,让哲学关注人的现实存在,真正回归人们的生活世界。马克思看到,他那个时代的德国社会制度处于同时代的历史水平之下,可是德国的哲学却高高地站在时代前沿,表达时代精神的这一不对称的现实,从而得出了“向德国制度开火”这一革命性的结论。只有彻底改造德国的政治制度,才能在现实中真正实现哲学主张的社会理想,才能“消灭哲学”。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要用物质的力量改造无产阶级产生的社会关系,“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9。“批判的武器”对旧制度进行哲学的批判或理论的批判,只有改造旧世界的理论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才可以变成改造现实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才能获得解放。理论要从思辨的存在转变为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的物质力量,才能实现自身所主张的理想。由此可见,马克思表述的“消灭哲学”是指人的解放的这个目标在哲学和改造世界的革命运动的结合中得以实现。“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2]16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他的哲学论点进一步概括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61至此,马克思以实践为理论基础的哲学变革脱颖而出,哲学应该是使人的世界革命化,而不是满足于对世界的解释。
(二)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特性
马克思的哲学有着批判性和革命性,其理论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源于人们鲜活的实践活动。“实践”范畴在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中起着理论基石的作用, 对“实践”范畴进行深入探析是理解马克思理论的入手点。
实践是连接人的主体性和外部世界的客观性的桥梁,实践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只有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才实现了统一。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动物的活动受肉体需要的直接支配,只能被动地适应外部环境,只有一个外在的客观的尺度,人在实践中不仅可以改造外部自然界,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改造自身和发展自身,人的活动既遵循外在对象的尺度,又服从内在的尺度。动物的世界是封闭的,而人类的世界是开放的,实践活动就构成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实践使得自在自然的领域不断缩小,并不断转变成人化自然。自然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对人来说是一个外在给定状态,而人的实践活动是扬弃自然的给定性的活动。在实践中,人的主观目的通过运用自然规律实现出来,自然界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广泛地满足了人的需要,起着无限威力的自然从与人对立的存在变成了为人所支配的力量。人们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既是客观的,又是人类历代活动的结果,实践活动使自然界有了属人的性质和社会的性质。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实践活动具有批判性、超越性和革命性,实践哲学成了一种批判现实、改造世界的积极力量。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评析了18世纪的社会主义思潮,这些社会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但这些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既没有愿望也没有能力把他们的理论学说实践化,不论是他们唯物主义理论还是社会主义理论都缺乏现实关照,于是不可避免地坠入了空谈。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以实践为理论基础,以改造世界为理论旨归,基于这个哲学变革,社会主义理想才有了现实根基。马克思主张以现实的物质力量改造现实的世界,他的理论旨归是实现人的解放。只有接受现实地改造世界的理论,并为了人的解放而不断实践的人才是一个合格共产主义者。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者即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说:“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75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实践”这一范畴具有本体论的地位。马克思的本体论不同于旧哲学的本体论所要追寻一个抽象性或者实体性世界本源,其是把人的生活世界和人自身都看作在“实践”中不断地展开与生成的产物。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以批判性与革命性为特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中,人的存在呈现出开放的特性,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生成,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出无限的可能性。
二、从人的异化到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批判
马克思用实践哲学取代传统哲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现实的批判。而他所生活时代的社会现实就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正处于严重的异化状态。从根本上来讲,这种异化状态表明人的生存方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马克思为这种“异化”的生存方式寻找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因此,共产主义不仅仅是财产所有制和政权组织形式的变革,其更深层次地表现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
(一)“异化”——人的片面的生存状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异化理论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现实。资本运作的结果是财富在一端积累,而贫困在另一端积累,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马克思不同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实现生产的发展而以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牺牲为代价的立场,开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马克思创造性地把异化和劳动结合起来分析,指出产生出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劳动产品不属于劳动者,就连劳动本身也变得难以忍受,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劳动本来应该是自主的,在资本主义生产下却变成被迫的、强制的;劳动本来应该是人主体能力的外化,是劳动的自我展现和自我肯定,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却变成了痛苦的和对工人精神和肉体的伤害,对自由自觉的人的本质的否定。 “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3]55劳动的异化必然使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而上述所有异化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与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的本质的异化现象是一个覆盖所有人和所有领域的普遍现象。不仅被剥削者的本质被异化,剥削者的本质也被异化,工人被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夺走了类生活,而资本家则被获取高额利润的欲望所奴役,人的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而在资本家那里只剩下获取金钱的快乐。资本家也是资本的附属物。“因此,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作为工人所具有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3]59
异化劳动反映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生存方式,异化劳动遍及资本主义世界的所有个体和领域。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有人的发展都是不充分的和片面的。
(二)共产主义——人的自由、全面的生存状态
异化劳动在发展中创造了克服自身的条件,也就是创造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地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3]81可见,共产主义是一个“自由王国”。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人与人之间不再因为经济利益而相互争夺。因此,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不复存在,国家也自行消亡。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异化了的社会关系,而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未来的高级社会形态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此外,由于社会分工的消灭,劳动重新成为人的需要,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们不再因为生存而被迫地从事劳动,而是自觉地选择劳动。于是,劳动再次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以上这些转变实质上反映出人的存在方式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发生了转变。针对这一生存方式的转变,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过一段田园诗般的描绘: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倾向和兴趣在任何部门活动,“上午打猎,晚上钓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85。
共产主义社会以人的解放为目标。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开放的、面向未来的过程,这个社会在文化层面上实现真正的人化,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彰显出深刻的文化批判精神。
三、文化批判精神的现代意义
在哲学的发展史上,马克思的哲学地位崇高,影响深远。马克思不但实现了哲学存在方式的一次伟大而又根本性的变革,而且使哲学从天国回归人世,成为人之存在的批判与超越的根本性维度。因此,探索马克思思想中的文化批判精神,其意义是深远的。
(一)有助于对马克思思想本身的理解与运用
对于马克思思想的构成,列宁有一个经典的表述。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构成。这一思想直到现在还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然而,如果仅仅将马克思的思想视为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的“拼凑”“组合”,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就被肢解了。实质上,无论是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科学社会主义,它们都是马克思思想的表层结构。马克思思想的深层结构在于它所呈现出的文化批判精神。无论马克思探讨政治还是经济,他的最终指向都是人的解放与人的幸福,都是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发展。此外,阿尔都塞又提出了另一种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他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将马克思的思想分为两部分,前期的马克思是人道主义而后期的马克思是科学主义的,并提出马克思思想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断裂”,认为后期马克思是对前期马克思思想的根本否定。不可否认,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的确有一些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它却奠定了马克思一生的价值追求与终极关怀。因此,马克思思想的前期与后期之间并没有形成断裂。后期马克思各种具体理论的价值核心仍然是以实践哲学的批判性与超越性为基础,对人的存在与人的发展的深切关怀。只是,与前期相比,在马克思思想的后期,这个深层的文化维度是作为一个隐性理论而存在的。
(二)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现代西方国家的发展
20世纪,西方各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趋于消匿。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的思想在以后的发展道路感到不安。更有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如果将马克思主义仅仅从经济与政治方面来理解的话,在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曾经设想的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的确没有发生。然而,这一状况非但没有证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相反,它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因为,在20世纪,随着理性主义的膨胀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文化危机,面临着最为严峻的生存困境。较之马克思所生活的年代,20世纪人的异化程度大大加深。处于科技获得了意识形态功能的社会中,人们更多的是安于异化的生存状态,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因此,在20世纪,马克思的思想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更应该突出理论自身所蕴含的文化批判精神,从而对以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为特征的人的生存方式进行彻底的批判。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现代西方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将马克思视为同时代人。萨特就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4]其中,他所说的“情势”就可以被看作是人的生存困境、人的异化状态。应该说,只要人类一天没有摆脱自身造物的控制、一天没有摆脱异化的生存状态,彰显着文化批判精神的马克思思想就一天没有完结。
(三)有助于中国民众的文化启蒙
马克思主义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对于马克思思想的解读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一步步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挺进,在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令世人惊叹。然而,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与政治层面上的巨大进步同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之间产生了矛盾,而后者作为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会对前者起到促进与阻碍的作用。由于文化层面对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现代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可以看到传统农耕文明的“残余”。因此,较之经济与政治的现代化而言,文化的现代化更为根本。所谓文化的现代化,就是要对大众进行文化启蒙,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非日常化。而马克思思想中的文化批判精神无疑成为文化启蒙的强有力的資源。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拒绝一切专断对人的束缚与控制,不许任何事物成为操控人的异化力量,强调在实践活动中激活人的主体性。可见,这样一种蕴含着深刻批判性与超越性精神的理论必将成为批判在传统农业文明社会中所形成的各种非理性关系的有力武器,从而开启人类理性发展的新时代。
四、结语
马克思不满足于传统哲学囿于自身的解释世界模式,他关注人的现实生存,将“实践”范畴引入哲学并以其作为理论基石的作用。他的哲学目标是改造世界,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革命的实践,才能改造世界。“实践”范畴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人和人类社会就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也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目睹了他那个时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处于异化状态,这种异化状态表明人的生存方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共产主义社会是对工人异化状态的扬弃。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和面向未来的状态,共产主义不仅仅是财产所有制和政权组织形式的变革,它更深层次地表现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共产主义理想是文化层面实现真正的人化。马克思将哲学从天国拉回人世,其哲学理论的批判性和超越性维度内蕴着深刻的文化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3.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