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以吉首大学为例
2020-03-15龚芳敏
刘 晗,龚芳敏
(吉首大学 1.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2.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在创新人才。没有创新人才的支撑,创新发展就难以实现。历史地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更是如此。只有高校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落实落细,国家才能够摆脱当前主要依靠劳动力与资源环境低成本优势驱动发展的困境,才能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中超越出来,通过创新驱动使经济社会得到高质量的发展。但现实却是,由于受办学观念与办学条件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么高山仰止,要么敬而远之,客观上导致国内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培养数量不足、同质化现象突出等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创新发展。本文以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典型的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吉首大学为个案,分析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中如何贯彻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差异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助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一、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将高校人才培养分为三种类型,即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原“985”高校、现“双一流”高校以及中央直属高校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地方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则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至于创新,在我国,曾长期被神秘化、崇高化、精英化和垄断化,认为创新是那些办学条件好、办学水平高的重点大学的专利。从培养类型上来看,创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研究型人才培养中,是研究型人才的特质和基本构成要素。因此,研究型人才基本等同于创新人才。地方高校和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基本与创新无关。如果地方高校和高职高专谈到创新或者创新人才的培养,那就有不着边际、好高骛远的感觉。如果将创新这一要求或者目标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则常常会遭遇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的批评或质疑。因此,地方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谈创新人才培养往往会遭遇非议。但事实是,“从技校、中专,到研究型大学,都应该有培养创新人才的各自不同的定位”[1]。
殊不知,创新其实可以分成很多层面,有很多维度,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创新作为贯穿社会各领域的客观存在,就其本质而言,是主体展开变革的实践活动”[2]。就此而言,创新并不神秘或者“高大上”,创新的目标要求不仅体现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地方高校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也可以蕴含这一要求。只不过,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在内涵要求和具体层次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而已。换句话说,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创新目标定位上只有创新形态、创新程度和创新维度的差异,而不是创新的有无问题。因此,地方高校、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也可以旗帜鲜明地将创新纳入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分别明确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技能型创新人才。就此而言,在人才培养观念上打破将创新神秘化、崇高化、精英化和垄断化的认识误区,有利于推动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创新人才培养,进而有力地支撑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基于对创新的上述理解,吉首大学作为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以文理科为基础,以工科、管理学科为两翼,以艺术学科为特色的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适时地注入了创新的内涵与要求,明确了自身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具体而言,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一是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学校积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引导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二是强化创新方法训练,引导学生在方法论层面创新,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学科专业的基本问题,突破原有的方法局限,推动方法论创新,进而推动本领域基本问题的推陈出新。三是强化理论原始创新,在学科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和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推动理论创新和知识发展。四是强化实践应用创新,加强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在具体工作对象上的运用,诸如一种新设计、一种新组合、一种新技能、一种新方案等,通过反复训练形成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动实践和技能创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蕴含着从意识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新要求,是一种差异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这种培养目标定位,区别于重点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对创新的内涵要求,使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既可以接天线,也可以接地气。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中间层,着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这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既有上升通道,又有下沉空间。客观而言,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最难定位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类型,因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既要有理论创新的基础,又要有实践创新的体验。这种创新性人才培养区别于研究型创新人才偏重理论、技能型创新人才偏重工程技术,要求两者都要兼顾,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吉首大学确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过长期探索慢慢形成的。此前,学校曾将人才培养定位仅仅限定在应用性层面,导致人才培养定位出现了偏差,学生仅仅满足于应用,在创新方面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成效不好,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能很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不能直接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管理、技术、组织、应用创新方面的问题。为实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学校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体系。
一是理论教学。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具有通识性的公共必修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创新创业的一般方法,习得一定的创新创业技巧,形成创新创业意识与思维。其次,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介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规格要求、培养环节和服务面向等。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总目标下,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具体要求以及培养过程、师资配置、条件保障和考核要求等。再次,在专业理论课程层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批判精神。“没有质疑与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成长为创新型人才”[3],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质疑和反思本专业、本课程、本学科中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从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语境中审视学科知识的发展和构建的历史脉络。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和学科中的知识是如何被发展、如何被创造的,其中蕴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在批判与质疑中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二是实践教学。为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学校紧贴行业产业企业岗位的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让学生能从理论创新下沉到实践创新上来,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此,学校构建了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逐层递进、相互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验证性实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实践创新的一般性规律与特点,学生是学着做。综合性实验教学是跨知识点、跨章节、跨课程的实验教学训练,强化学生在实践创新中综合运用和融汇贯通,构建实践创新的系统思维和整体意识。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主要是一种面向全新的项目、全新的问题、全新的要求,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造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一种强化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训练项目。“知识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技能需要通过训练来培养,能力则要在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中逐步形成”[4]。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着力训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强化学生对知识生成的体验和感受,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实践化的领会与把握,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科学研究。学校教务部门面向本科生设置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每年支持120-150项,根据项目的类型、特点给予每项2000-10000元的经费支持。在科技处和社科处主管的科研项目中专门设置了面向本科生的研究项目,在同等情况下,优先立项支持本科生申请的项目。在学校的省部级科研平台中,学校制定政策要求设立开放基金项目,其中20%的课题要面向本科生开放。学校团委和武陵山研究院每年向学生开放一定比例的社会调查项目,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调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案。在教师主持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中,学校出台政策将吸引优秀本科生加入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个人育人成效、研究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认可。据统计,全校学生在就读期间,三分之二的学生会得到各类研究项目的支持,受到相应的科研训练。通过项目支持、教师引领、学生主体、成果激励等方面的措施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发展后劲。
四是学科竞赛。主要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创新性的转化与实现,是一种以竞赛为平台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培养路径。学科竞赛由教务处组织实施,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延伸、拓展和深化,也是一种对实践教学成效的系统、全面和集中检视。根据学科竞赛项目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学校将学科竞赛项目分成了四大类:A类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诸如教育部和教育厅指定的学科竞赛,B类为政府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学科竞赛,C类为行业协会学会组织的学科竞赛,D类是学校组织的除了上述三类之外的学科竞赛。各类学科竞赛,又分成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三个层次。学科竞赛的项目选择和设置根据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基本实现了学科专业的全覆盖。学校每年组织各级各类学科竞赛100余项。每项学科竞赛根据覆盖面、学生规模、赛程长短等给予3-5万元的经费支持。学科竞赛具体工作由相应学科专业的创新工作室来实施。学科竞赛活动全年不断线,每年参赛学生达到10余万人次。
五是社会实践。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设计了大量的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去。每年组织“万名师生走进武陵山”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武陵山区71个县市区,学以致用,推动解决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脱贫攻坚、基层组织建设、健康卫生、环境保护、留守儿童教育等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区域内的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社会实践创新基地,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完善社会实践环节,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通过构建普适性、专业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的社会实践项目体系,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扎根在武陵山大地上,形成了大量的决策咨询报告和对策建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对区域发展的了解,认识了区域的历史文化,增进了对区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总之,通过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体系,充分吸收和汇聚了区域内各种人才培养资源,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合力。尤为重要的是,为确保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具体要求能够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五位一体”的路径体系对人才培养过程与环节实现了不留死角的全覆盖,多层次多维度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按照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实施路径要求,学校采取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构建了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以师资、经费、条件为核心的保障体系,确保目标定位的实现和实施路径的落地。近年来,学校通过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整合内部资源,盘活存量资源,拓展增量资源,坚持以本为本,确保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和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将办学资源优先汇聚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强化了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师资保障。“师资队伍是学校办学的主要条件,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5]。要保障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师资是核心。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就无法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能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大力引进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学校实施“俊彦学者计划”和年薪制,根据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分别给予引进人才25-100万的年薪,使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其次,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与水平的系统培养。学校以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着力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充分利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按照教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培训,强化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将承担与创新课程关联紧密的教师送到创新人才培养水平高的学校去进行课程进修,优化创新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素养,提升引导学生创新的能力;推动教师带薪进入相应的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他们对区域内各产业发展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6]。再次,引进业界管理和技术骨干充实实践实训教师队伍。学校打破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的用人取向,将业界和用人单位的骨干引入学校,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有力补充,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是经费保障。构建多元投入机制,确保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经费有保障。首先,在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中,优先确保教学经费的需要。在教学经费中设置支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研室建设、开放实验项目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经费,确保教师从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经费有保障。同时,学校每年拿出近500万元用来支持学生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其次,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项目,将企业资源带入学校形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经费的有益补充。近年来,以学科专业为单位与区域内各级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签署各类横向合作项目500余项,吸引用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项目资金达1亿余元。再次,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增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经费保障力度。学校先后两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获得人才培养资金2亿元;每年获得中央财金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2500万元;每年获得湖南省“双一流”建设资金3500-4000万元。同时,引导和鼓励师生申报省级及以上各类创新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进一步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学校利用校友和知名社会人士的捐赠设置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探索与培训。迄今为止,校友和社会知名人士在校内设置各种奖助学金、创新创业基金达40余种,有力地支持了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三是条件保障。首先,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加大校内各类实验室的整合,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根据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将实验室分成公共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强化实验室的开放,探索全天候实验室开放制度,强化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实验室资源共享,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加大对各类实验室的升级改造,及时更新各种器材,以更好地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次,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学校以专业为单位,每个专业逐步建设3-4个校内外实践创新教学基地。到目前为止,全校共建成各级各类实践基地196个,其中与区域内政府、企业、公司、中学建立了20多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强化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依托。再次,学校建设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心。在该中心下根据学科专业以及学院设置的情况,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设置了24个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在教务处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实施。创新工作室有独立的场地、经费和项目保障,创新工作室在学科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开展创新实践训练,策划创新实践活动,营造了全校创新性学习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浓厚氛围。
四、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
为了确保学校职能部门将工作的兴奋点聚焦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为了让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为了让学生的学习重心集中到应用创新能力素质的提高上来,在整个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相应的评价机制,将各种力量、资源汇聚到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基于此,学校通过优化调整现有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激活和调动了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
一是将育人成效作为部门工作评价的核心。首先,强化职能部门服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认识。学校设置了很多部门,有些是直接与人才培养工作相关的,诸如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教学质量评价中心,有些与人才培养间接相关,诸如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技处、社科处、人事处,还有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才培养工作没有直接关系,诸如后勤处、基建处、资产处等,但从本质而言,这些部门都应该与人才培养有关。因此,学校在事业发展和工作部署中强化职能部门服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明确没有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其他部门将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其次,在各个部门工作考核时,将人才培养成效作为部门工作的主要考核点,通过考核引导各职能部门将工作的中心和关注点以及学校资源的配置汇聚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上来,形成制度保障和合力,汇聚各种资源保障教学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再次,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贡献作为评价管理干部能力素质和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纳入管理干部个人考核与晋级提拔的重要内容,推动管理干部主动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关联起来,防止学校的资源配置跑偏、散光,以形成制度合力。
二是激发教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首先,将教师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取得的成效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在校内教师职称评聘时,教学业绩与科研业绩各占一定权重,其中讲师为3∶7、副教授为6∶4、教授为5∶5,而教学业绩中的主体部分就是教师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所取得的成绩,诸如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课题研究、编写创新创业教材、获得教学成果奖等,是教学业绩的主要观测点。其次,学校制定《教学奖励办法》对教师获得的创新人才培养业绩进行奖励。在该办法中,学校对教师获得的各类教学荣誉、教学研究成果、承担的本科教学建设项目、指导的学科竞赛、参与课堂教学竞赛等取得的成绩给予大力的奖励,使教师的教学业绩获得与科研业绩一样的重视,得到同等的认可,让教师具有同样的获得感。再次,将教学业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教师在申请“俊彦学者计划”“年薪制”或者晋级晋档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业绩纳入考核的主要内容。教师获得的教学业绩,能够获得与科研业绩一样的岗位津贴和绩效补贴。与此同时,在各类人才项目的遴选与评价时,诸如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21人才工程人选、湖湘青年英才等,人才培养业绩也是其评价的核心内容。
三是激活学生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驱力。首先,将创新能力与创新性学习中获得的成绩纳入学生评奖评优的指标体系。在学生的评奖评优中,学校指导学院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将学生获得的创新创业成绩纳入考核范围,成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指标体系的优化与调整,让创新创业能力突出、成效显著的同学能够脱颖而出。其次,将学生获得的创新创业成绩纳入学分认定范围。学校制定了《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创新实践学分由科技创新学分、专业技能学分和社会实践学分构成,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二等奖以上,发表学术论文、主持省级及以上创新学习或者科学研究项目,可以冲抵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选修10个学分的通识课程的学分要求。再次,将学生创新创业成绩纳入硕士研究生的推免范围。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学校在制定《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办法》中规定,学生获得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项纳入直推范围。而对于在重要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中获得的成绩,也作为选拔推免生的重要条件,进入其学业积分范围。
通过长期以来的探索与实践,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吉首大学确立了自身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了学校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参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内驱力,使学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从一种自发状态转变为一种自觉状态,提高了自身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特色,在同类高校中脱颖而出。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19个竞赛项目为主要积分点的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吉首大学2012-2016年在全国处于187位,2014-2018年处于166位,较上一轮上升了21位,位于湖南省第7位。结果显示,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成效逐步显现,得到了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