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构建探析
2020-03-15尹彦
尹 彦
(广西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8)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技术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契机和视域,“互联网+”正在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法、手段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办公、云课堂、线上教学已经全球化,“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正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把握教育方式的新变化,在教育理念上因时而进,在教育模式上因势而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各种优势,推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以及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一、“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的内涵、特征及构成
1.“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的内涵解析
“互联网+”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网络新生态,已成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强大驱动力。[2]“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是一种以官方意识形态为统领,以网络为基础阵地,注重信息观念传播影响效果,调整教育主客体关系,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主体性,整合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等教育资源和手段,建立健全环境育人理念指导下的立体复合的“大思政格局”实施模式,并以信息有效传播、观念有效影响为基础,最终以价值有效传递、思想有效引导和行为有效塑造为核心目标的一种观念教育。”[3]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决定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是师生彼此共生和交互作用的过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互联网进行融合,构建多向互动及全员互动的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它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2.“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的主要特征
(1)互动形式的交互性。“所谓交互性,是指教育主体和客体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信息和情感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4]交互性是“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一个健康稳定的互动系统。“互联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其传播方式可以实现“一”和“多”之间的相互转换,是一种多向的互动式传播形态。这种交互性能促使师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话语权利,推动双方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知识、交换意见、共享消息、转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和过程的有效性。
(2)互动途径的多样性。随着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日日益拓展,国家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日趋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需要依托互联网载体、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开展教育教学。“互联网+”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双方互动的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互动的关系,表现为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叠加互动的关系”[5]。“互联网+”多样性的互动途径不仅可以完善交流载体的外延,还可以丰富其教育内容。
(3)互动效果的和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为一个互动的系统,做到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6]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平等和民主的互动交流。这种互动交流能够有效消除教育主体间的沟通障碍。“互联网+”环境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还搭建一个平等参与的互动平台,师生的浸入感、参与感、身体连接感得到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教育主客体互动频次和质量,增强教育主客体互动性,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提升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7],进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3.“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的要素构成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中,老师作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发起者,占主导地位。学生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在活动中积极配合,双方的关系是交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主要是指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师生双方均在认识到教育内容和目标的前提下相互影响,作为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目标的依据,互动的客体规定了互动应如何具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介体是指教育活动所依据的载体和平台,本文主要指互联网。在教育互动过程中,互联网主要起到传递和承载的功能,没有互联网的存在,互动的实现就变的比较艰难,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双方不能及时有效的交流,教育活动会受到制约。互动的环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处的具体环境。
二、“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1.破除时空限制,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固定的时间、空间和人员数量的限制,很难有时空上的突破,狭隘的教学空间不利于知识的广泛传播,造成教学资源的高度浪费。在教育模式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采用传统灌输模式,主要有讲座、读书交流会、一般的课堂授课等形式,传统灌输模式的最大问题是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相对固定,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互动效果欠缺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是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过程”[8]。“互联网+”具有内容构成细微化、传播方式快捷化、信息数据海量化、知识读图可视化、数据来源多样化等特征,从教学资源传播的形式上,新型媒体也表现的更加直观和形象,可以让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在载体表现上更加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吸引力和主动性。[9]“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与集成创新,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时空,促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地接受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信息传递与互动,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激发教学活力。
2.信息储备丰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存储功能和交互性技术优势,囊括了海量的知识和信息,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信息库。而这个庞大的信息库还在不断地借助互联网终端的连接,让所有人能够通过不断上传、发布新的信息让其源源不断地扩容。比如,师生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老师把一些实时观点发到微信朋友圈或者QQ群,学生也可以在媒体上发布最新的教育资源并随时随地地进行思想交流,最终在资源共享中互动提升,采取最有效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借助互联网,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都可以跨越校园、地区、国家,覆盖到每个角落,无论你在哪,只要连接互联网,都可以接受最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最好的课,使得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向更广泛的群体扩散,让更多人分享知识成为可能。
3.改变主体地位,提升教育效果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知识的传授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师—学生”单向交流的模式,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的学习对教师授课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在教育内容和形式选择上也是被动的,师生交流渠道单向,学生在闭塞环境中难以集思广益。“互联网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媒介传播形态。”[10]“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搭建互动新平台,互联网+教育”的交互性颠覆传统单向灌输授课模式。“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强、参与性高、互动性好”的互联网思维,有效地规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促使方式方法由受动式接受教师的讲授向能动式的自主学习转变,促进单向传递式向多向互动式转变,提升师生双向互动中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自觉,推动传统主体性教学的理论提升与现实矫正,增强思想政治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互联网+”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互动机制现状分析
1.互动主体虚化
随着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以“学生为核心”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逐步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学生教育主体地位基本被确立。“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源更加丰富,完全改变教师为单一信息传递主体的现实。在此环境氛围中,学生可以自由的接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整合和建构。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被冲击,学生变成新质的主体。同时,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其价值诉求多元化、开放化、交融化日益彰显,他们希望自己自由的接受思想信息并渴望迫切的传递给他人并得到认可。但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常因为传统思维范式、观念和信息化素养、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而变得虚化。在互动内容上,老师传递的信息一般具有权威性,学生只可被动接受。在互动形式上,师生仍然维持在单向互动的局面,全员多向的平等互动难以真正实现,还比较少。在互动渠道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2.互动客体僵化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也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1]“互联网+”时代价值多元、利益多样、环境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交织并存的发展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着时代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的变革,需要供给具有中国特色、新时代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存在滞后、泛化、离散以及亲和力欠佳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较为单一,时代性不足,人本性缺失。加上由于学生对新信息的接受、处理与理解也不尽相同,从他们的视角看,这些空洞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合口味、不感兴趣,参与性、互动性较弱,效果欠佳。这就要求教师基于“互联网+”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和合作性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上,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足“互联网+”功夫,推进“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3.互动环境更复杂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是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2]。“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项,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互联网环境因素的总和。社会体制转型的现代背景、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交锋,使得当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教育对象的时空观念和教育信息的生态环境,调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改变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客体依附主体的主从关系。另一方面,当前“互联网+”使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原有网络教育载体作用弱化、现有网络知识品质不佳等现实困境,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尚未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思想政治内容真正有机结合,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形式结合”而非真正“融合”。
四、“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价值构建的路径选择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互动现状,本文以“思想信息场”的建构为统领,在“互联网+”视角下,从教育主体的参与性、教育客体(内容)的建构性、教育环境的渗透性等方面,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互动新机制。
1.强化网络素养,提升教育主体的参与性
网络素养是指个体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解决复杂问题和提升自我的能力与修养。学生不仅是互动机制的主体,也是积极参与课堂教育的主体,是互动机制得以实现的基础。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的实际效果主要是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能力水平和参与热情。但“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欠缺、独立批判意识淡薄、时间管理意识较差、自我发展意识不强、道德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13]这些网络素养缺失的问题势必会影响教育主体参与性的提升和师生互动的效果。学生要借助“互联网+”,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技术、网络守法自律、网络道德以及参与网络建设的能力。教师创新教育互动的形式并且合理地选择互动的题材,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也尤为重要。
“互联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全面“线上化”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教育技能、更加开放民主的教育方式和抵御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教育艺术。可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主体,提升教师的网络素养更为重要。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14]。这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主动适应其信息拓展、自主判断等特征,在学网、懂网和用网上下真功夫,主动克服学习主体差异、地域差异、技术差异等,不断培育自身接受新技术、理解新技术、参与新技术和运用新技术的网络素养,契合互联互通的现代性教育方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处理好对“互联网+”的依赖和自身教学活动的掌控之间的关系,对各种信息技术理性甄别和选择,合理选择适合自身教育方法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互联网+”在提升教育主体的参与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上发挥实效。
2.依据“互联网+”特点,增强教育客体的建构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教师在特定教育情境中,把由一定社会、阶级所要求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构成的教育内容向学生传递,并被其接受、理解、内化的过程。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建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传递效果。“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的特点。“互联网+”的六大特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现实需要进行更新、丰富、优化以及整合网上网下资源,建构“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其内容体现出先进性、针对性、契合性,以增强其信度与效度。第一,强化“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认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互联网+”会对学生进行重新赋权,其去中心化、泛娱乐化、信息爆炸等特性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教育者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运用“互联网+”多学科人文资源,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搭建融教育性、思想性、服务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宣教、研究、传播、实践育人平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第二,实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教育者以“互联网+”创新教育内容的方式,把抽象理论概念化、程式化的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自我故事、榜样故事和中国故事,把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的知识点转化为形式丰富多彩的感性教学内容。第三,做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因材施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学生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和学习需求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教育者要运用大数据精准捕捉、发现和分析师生不同需求层次和维度,以解决学生问题和满足需要为抓手和突破口,并围绕他们不同需求选择、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拓展互动形式,增进教育环境的渗透性
环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人们思想的变化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外部因素的总和,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情绪、思想和行为习惯。外部环境的信息以符号渗透的方式,以各种途径与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是以信息为中介,是一种全方位的、全覆盖的使人浸润其中的均衡协调、自主建构的活动。[15]融合“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的在线教学将长期共存并深度融合。在这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于数字化、虚拟化、移动化、交互性的信息环境和交往场景中,彰显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关键。”[16]因此,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17]。这需要教育者充分挖掘和利用其教育资源,借助“互联网+”构建突破时空限制的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全方位互动的教学场域,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主体,形成以“移动·交互·合作·翻转·创客”为特征的“互动模式”,正向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育者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融主流意识形态于网络虚拟空间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生与社会的互动,促进学生在虚拟教学习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强化沟通交流,提升教育主体的转码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教育者向学生传递一种符合我国思想发展潮流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吻合的思想观念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转化能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是否高效和畅通。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主要包含三个主要阶段和两次重要的转码。三个阶段细分为教师讲授的内容、传递的思想信息和学生接受的知识,并且这个三段由编码(即内容转化为信息)和译码(即信息转化为内容)两个转码步骤构成。[18]在转码过程中教师所选取并设计的教学体系是师生形成有效互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影响互动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主体要把新媒体、新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主体的编码、译码能力,增强学生的内化、转化能力,通过译码、编码把教材体系转化为由声音、文字、图片、动画构成的碎片化信息,开展“微弹幕、微互动、微体验”式的线上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感、价值感、存在感和获得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