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专题化办刊,不辱跨学科使命
2020-03-15
卷首语
坚持专题化办刊,不辱跨学科使命
2020,注定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
回首2019,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烽火连天,惊心动魄。“卡脖子”的痛楚,刻骨铭心。美国官方步步紧逼,将“枪口”对准中国5G领军企业。华为则凭借其超前意识和强大内功,表现出了中国人的自信。
在极限施压下,我国社会各界四处奔忙找短板,清理出一揽子“卡脖子技术”。我国企业集体行动,铆着一股劲儿,伺机突围。密集的产业网络,厚植的产业生态,织就了中国产业之坚韧。这种网络和生态,成就的绝不只是生产制造,同样也有研发与创新。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山东半岛到京津冀,从华中到西南西北,处处都是创新发展的希望之地。
面对国家战略需求,科学界也行动起来了。有识之士,呼唤强化基础研究,呼唤壮大工程科学,以疏通原创性工程创新之源头活水,为中国打造科技强国谋出路。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工程科学高峰论坛”就是此类努力之一。诚可谓,众志成城,前路可期!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2020年1月15日,中美签订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贸易战暂时“休战”。新年前后的几场大雪,为人们平添了几分“瑞雪兆丰年”的期盼。
不曾想,新冠病毒已经悄然而至。在偶有新病“传言”的背景中,春运如常,过年气息渐浓,似乎一切祥和。
然后,平地一声雷。钟南山一句“人传人”,令人惊醒;三个省份率先一级响应,令人吃惊;武汉夜半传令封城,令人惊悚。“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一场抗击新冠病毒入侵的人民战争正式打响。
未来的史书上,2020年影响最大的“主角”,或许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十之八九会是“非人”新冠病毒。2020年,“非人”的力量再次肆无忌惮地昭示着自己的非人力量。在这个“非人”面前,就算是尖端科技也顿显苍白。没有特效药,没有特效药,没有特效药!研制新药疫苗需要时间,需要时间,需要时间!面对新冠病毒,几乎“裸奔”的人们,只好凭借自身免疫系统,作为第一道防线;凭借“隔离”这个“原始”手段,作为第二道防线。至于对症药物,至于预防疫苗,还是等等吧。再不济,待到春暖花开,山花烂漫,新冠病毒或将衰落渐消。人们希冀着,盼望着。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卫健委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已经更新了好几版,清楚记录了中国医生、药物学家、生物学家等各类专家的探索过程。
然而,不到两个月,新冠病毒已有全球化之势,让人类重温了什么是休戚与共,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人类从一个新的角度领悟了什么是“万物一体”,什么是“人类-地球的一体健康”。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敬畏自然的话题被一再提起。一百多年前恩格斯的提醒再次回响耳畔:“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但是,敬畏自然,绝不意味着无所作为。人类不是只能接受命运的摆布。相反,不接受命运的摆布,才是人类的命运。危中见机,见机行事,行事有方,方始为人。发展科技就是作为,人类不能没有科技;工程活动就是作为,人类不能没有工程。当然,作为不是妄为。我们必须负责任地发展科技,负责任地从事工程。
此次抗击疫情,本身就是一项超大规模的、跨学科的、跨领域的、异常复杂的应急性社会工程。在面对种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经过迭代学习,逐步从混乱到有序,达成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协同,俨然一部复杂工程治理的教科书。在这个大工程中,包含着无数的科技,无数的“子工程”。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火速测定,成就了诊断试剂盒的旋即出炉,也为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还为药物筛查确定了靶子。十天即建成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一夜间改造而来的多家方舱医院,极大缓解了无处收治感染者的窘境。大数据一显身手,在全国范围内精准确定人员行踪。各地大批企业,迅速转产,生产急缺医疗防护用品。更有5G连线远程会诊、医疗服务机器人、无人机送餐、无人工厂、无人零售、线上教学,等等,应时而动,遍地开花。疫情防控,就这样成了高科技的实验室,成了新工程活动的练兵场。
这次疫情防控,无疑是对我国新型传染病防控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我国整体工程能力的又一次考验。在贸易战-科技战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双重考验下,我国技术自立和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我国从上到下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将会进一步增强。
展望未来,强化底线思维,更加负责任地发展科技,更加负责任地从事工程活动,将会成为国人的共识。的确,人类的科技活动和工程活动需要始终走在谨慎以对和负责任的轨道之上。特别是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针对人类自身的操控已经司空见惯,基因编辑、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脑机融合,等等,不一而足。对于此类工程,人类需要事前就仔细考量其中隐含的伦理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问题,并尽力找到应对之策。为此,就需要公众参与,公开讨论,集思广益,共担责任,共担风险,甚至还需要在国际范围内形成共识,共同治理。
本刊作为跨学科工程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刊物,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传播具有前瞻性、思想性和引领性的学术作品,促进跨学科工程研究领域的学术进步,促进公众理解工程和参与工程,帮助将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融入到工程实践之中。
基于这个宗旨,随着疫情的快速演绎,大年初二,编辑部即展开“直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疫情防控的跨学科研究”专刊组稿事宜,特约各领域专家撰稿,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撰稿、审稿、修回甚至是二次修回的整个流程。今年第一期就这样新鲜“出炉”。我们希望这期专刊物有所值,不负岁月。这样,第一期原定稿件顺延出版,其焦点话题是“装备哲学与装备治理”,同样值得期待,同样是本刊未来将持续关注的话题。
除了前两期,编辑部已经大体完成另外三期专刊组稿事宜:“新兴医学工程的伦理与治理”专刊、“大国工匠:技艺、精神与传承”专刊和“工程科学与工程创新”专刊。围绕前两个主题,我们去年分别举办过专题论坛,对论文初稿逐一研讨。第三个主题是“工程科学与工程创新”,稿件来自“首届中国工程科学高峰论坛”,也正在加工之中。值此,本刊2020年度组稿事宜大局已定。
本年度我们还将围绕如下主题,举办专题论坛,组织相关稿件,以便为明年“播种”。
其一,工程评估的理论与实践。任何工程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评估。工程评估已经从过去只重视经济性,扩展到重视环保性,再扩展到重视社会性,特别是愈发重视工程活动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和公共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需要将评估贯穿于事前、事中和事后,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工程活动的全生命周期中。近年来,国内外实践者在工程评估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我们欢迎从理论高度对这类实践进行总结提炼。
其二,科技重大风险治理的跨学科研究。今天的社会已经是风险社会,用德国学者贝克的话说,“人类已经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之上”。这里的文明,主要指科技文明。科技不仅给人类带来福祉,也给人类带来风险,甚至是重大风险,以至于有可能将全社会拖入灾难之中。探讨新兴科技引发重大风险的机理,提升科技重大风险治理能力,无疑是当今时代的全球性议题。为此,基于工程视角,开展文理交叉的综合性研究,乃燃眉之急。
其三,国家生物安全治理的跨学科研究。这是在今年第一期专刊基础上的延续,也与科技重大风险问题相联系。生物安全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国家总体安全,急需全社会加以关注。如何建立我国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提升我国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无疑离不开深度的跨学科讨论,离不开深度的跨领域协作。为此,本刊将对此话题给予持续关注。
其四,新兴农业工程的跨学科研究。农业事关国民经济大局和国家食品安全。当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最新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正在催生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全新的农业样态。从农业哲学和农业发展战略高度,推进新兴农业工程的跨学科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刊欢迎各位学者以及新兴农业工程的实践者不吝赐稿,共商新兴农业发展大计。
与此同时,本刊同仁还会继续协助“第二届中国工程科学高峰论坛”的筹备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持之以恒地出版相关专刊或者专栏,为我国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尽绵薄之力。关于“工程设计创新”问题,本刊已经关注多时,并为此发布了专题征稿启事,相信本年度在这方面工作也会有所突破。此外,本刊还将关注“人工智能医疗的跨学科研究”、“工程哲学、工程伦理与工程教育”,“工业遗产与工业文化”以及“工程与法律”等跨学科工程研究领域的组稿工作。
以上就是本刊的年度工作设想和工作计划。这也是本刊发出的邀请,诚恳邀请社会各界同仁,就此类话题,分享卓识,共襄盛举。我们希望通过“坚守专题化办刊路径”,能够不辱跨学科使命,尽到刊物的一份社会责任。
我们坚信,只有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开展跨学科工程研究,才能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纵横交叉之中,为工程立心,为生民立命,共同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我们在不平凡的2020,携手战胜疫情,一起辛勤耕耘,来迎接2021年的朝阳。
10.3724/SP.J.1224.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