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20-03-15尤玉钿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工匠

尤玉钿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财贸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提出了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基本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同年,教育部发布《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师资12条”),提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国家系列政策和计划的出台,明确了在推进“双高计划”建设时代背景下,教师具备“工匠精神”的时代需求和战略导向。“双高计划”背景下以锤炼工匠精神作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为职业院校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指明前进方向与发展重心,也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1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工匠精神建设的逻辑分析

1.1 “双高计划”是高职教师工匠精神建设的现实逻辑

“双高计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是对高职院校向内涵式建设转变的战略导向,也是高职院校顺应国家发展政策性导向的回应[1]。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后工业化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外生性发展转向产业升级,服务区域经济与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端制造”时代背景下,原有的产业工人队伍远远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时代的发展需要呼唤一定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些正是工匠精神在“双高计划”背景下的主要体现。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再到 “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时代对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呼唤和依盼,是高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落实和推进“双高计划”目标对高职教师的时代要求。

1.2 工匠精神是推动落实“双高计划”目标的起点逻辑

实施“双高计划”,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建设核心。没有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高职院校不是真正的高水平[2]。这显然印证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下好“双高计划”一盘棋的“先手棋”,是弈活推动“双高计划”“全盘棋”的关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主要体现在高尚的师德师风、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这与当前提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德技并修”的目标追求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3]。德为先,技为本,“双高计划”意味着高职教育进入提质升级新时期,也意味着高职院校不仅关注“工具理性”层面的功能,更需要注重教师作为独立个体所必要的人文素养培育和内在价值观引导。“双高计划”背景下的高职教师,既要重视“修技”以更新提升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所需的知识技能,也要强化“育德”以深化师德高尚、敬业专注、认真负责的“工匠精神”,自觉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具备一支作风优良、技艺精湛、敬业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才能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双高品牌”。

1.3 工匠精神是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逻辑

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工作价值观,是敬业奉献精神的集中表现。工匠精神对“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高素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导向性。即工匠精神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理念。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满足行业产业需求、职业岗位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多数毕业生担任一线的工作岗位,来自职业院校的他们是未来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潜在来源。教师作为高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者,使他们具有工匠精神是“双高计划”时代赋予的使命。其次是专业性。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中体现严谨与细致、专注与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对职业认同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对工作精益求精、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的职业精神,是从业人员优秀的工作品质和高尚的职业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因此,“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执着、专注,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或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4],而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力求突破与创新的专业追求。再次是激励性。一个对工作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个体,务必有着严于律己,坚守岗位,忠诚负责的职业美德。“工匠精神”意味着“德艺兼修”的职业信仰[5],在持续专注、力求精益求精的同时,自身的道德素养也在无形中实现严谨律己的思想境界。它体现在对职业的高度认同,肯定职业的意义与价值,坚守专业的道德操守,同时对专业保持绝对忠诚。一方面享受工作中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在对职业的认同中自发产生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与忠诚的职业美德。

2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工匠精神建设的现状分析

纵观国内外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多数着眼于对“工匠精神”内涵外延的界定,学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宏观层面的研究,极少着眼于高职教师群体本身。试问,缺乏足够“工匠精神”教师,又如何能培养出“工匠精神”的人才呢?在一方面对高品质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强烈需求下,另一方面高技能高素养人才严重缺乏,供不应求的当前,教师的“工匠精神”的培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2.1 高职院校注重技能教育,忽视对人文素养的塑造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以就业办学为导向,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中过多的强调实践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重视就业导向与就业状况,相应地缺乏对教师内在价值的重视和人文素养的塑造,甚至较少关注教师职业道德与操守。长此以往,容易促成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校园风气,不利于学校的严谨治学,也不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更谈不上有“精英”的高技能人才的产出。如今,“工匠精神”的呼唤和回归,正是需要确立和重塑工匠精神在高职教师培养目标的地位,明确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双重重任,也是“双高计划”背景下以提倡“德技并修”为高职院校建设原则的意义所在。

2.2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输出不足,学生的社会认同度不高

近年来的扩招对高职的教育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扩大的办学规模对相应的教学资源与教师水平提出更严峻的要求。同时,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热衷于综合性、大规模的发展建设目标,忽视对自身的办学优势与专业特色的把控和管理,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以普通化、大众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现状自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岗位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而教师为应付日益繁多的教学任务,自然无暇思考自身的教学优势和职业发展规划,也就丧失了对“能人工匠”的卓越追求和精益求精的职业取向,更谈不上培养所谓的大国工匠。

2.3 高职教师社会认同不高,工作投入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在定位不稳定、政策多变,社会地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环境下生存,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加上学校管理模式的重生轻师,使得高职院校教师对高职教育缺乏信心,职业认同感不强,工作动力明显不足[6]。知识高于技能,高学历及高文凭,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观点造成了职业教育在当前依旧难以登堂入室,这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职的发展和教师的职业使命。尽管近年来国家提出多种重视高职教育的方针和举措,但高职的招生生源水平参差不齐、毕业生的自我价值感偏低、企业对校企合作兴趣不高、高职教育社会认同不足等现象,深刻影响了高职教师的职业认同,从而降低了职业荣誉感与成就感,难以专注地投入工作。长期以往,就会导致高职教师隐性流失工匠精神品质,教育教学投入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流于形式。

2.4 高职院校对教师工匠精神的相关培育制度不够完善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关注和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建设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或愿景。工匠精神的真正落实离不开有效的制度保障。以工匠精神著称的德国和日本,与其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不如说借鉴他们有完善的工匠制度[7]。然而,在经济转型发展对高技能“工匠”人才的需求迫切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新时期,也无法忽视和掩盖工匠制度缺失的现实。从院校层面来看,学校尚未建立倡导精益求进、敬业爱岗、追求卓越与创造精神的校园文化气氛,也缺乏对教师深刻认识工匠精神重要意义的正确引导[8]。在教师的育人制度上,没有建立起科学完整的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管理制度、缺乏一套系统科学针对教师职业规划发展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及体现工匠精神的考核与激励制度等。

3 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实现路径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过程,需要多方的协调努力,全方位构建有效的要素系统。基于高职院校校本实际和教师主体的特点,为寻求和探索高职教师工匠精神培育与实现路径提供几点建议与参考。

3.1 建设强师强项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精英人才计划

高职教育虽不是精英教育,但多数高职院校不乏拥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强势项目。高职院校应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挖掘自身的专业优势,立足于当地的产业环境,突出专业优势领域,联合优秀教师共同推进“强师强项”工程的建设。“工匠精神”教师的培育也需要合适肥沃的土壤,再好的工匠也不能闭门造车、单打独斗,只有将学校支持、专业建设及教师资源三者联合,共同构建协同互动的人才培育环境,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精英人才计划,培养拔尖的高技能人才,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认同,由此促进教师的荣誉感与成就感,使其更积极投入工作,创造更多的教学成果。

3.2 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有效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教师工匠精神建设不是靠说教或口号就可以完成,需要高职院校做出积极响应和实际行动。首先,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职业地位,切实维护教师的尊严和权益,强化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满足感。如尊重教师的专业优势,鼓励教师自主设计专业规划,有目的地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给教师应有的自主权和决策权,鼓励教师带队参与各种竞赛,提供更多培训深造的机会等。这些由工作带来的挑战性和成就感能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满足教师的成就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自发养成对个人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其次,在教师管理上发扬人文关怀精神。除了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和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外,还需给予教师更多生活上的关心和关爱,如生活福利、身心健康状况等。一旦教师对学校的期望得以满足,对学校的归属感也就增强,自然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找更多的资料和创意,会更加精益求精,也会从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和自豪等。教师在专业上得到成长,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业绩,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也获得提升,职业的责任感随着增强,会更投入工作,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

3.3 加强对教师的精细化管理,促进教师的不断自我完善

精细化管理不是统一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是指在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指导中,重视对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工作细节的关注和跟踪,使其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形成精益求精的工匠思维。如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可通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从对每一节课的版面设计、内容处理、教学安排,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学生上课气氛的管理、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等细节入手,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与学习兴趣。“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是一个细节积累,量变到质变的养成过程,从教师对待教学每一个细节的设计与实践,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过程的高标准要求,从教师对自身规划与专业建设的坚持与发展,体知躬行,如琢如磨,日积月累地将“工匠精神”逐渐内化成自身的内在品质[9]。

3.4 建立科学系统体现教师工匠精神建设的制度体系

国家系列政策和计划的出台明确提出了打造高水平、具备“德技并修”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这需要学校与在推进“双高计划”的结合上明确定位,建立协同系统化的制度保障激励体系,充分考虑教师主体与职业教育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第一,逐步构建一套具有工匠精神导向的人才管理制度,使工匠精神的培育渗透到人才管理的各个环节。如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招聘中除了考察教师专业背景与授课技巧,还要增加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的项目考核,并在考核标准中增加精益求精、敬业与创新等职业素养与职业品德。第二,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有效地打通校企合作的障碍,通过制定人才“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激励措施,推动企业能人工匠、高技能人才和高职教师的双向流动,优化教师团队结构;第三,在对教师工匠精神设计激励方案时,除保证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福利薪酬等物质奖励外,应更侧重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精湛创新的专业技巧、敬业乐业的工作品格、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精雕细琢,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等内在职业素养的考核和激励。树立模范作用,有效辐射教师团队,从而促进整体教师队伍“高素质”水平的提升。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建设,是全面对接新时期技术发展趋势与市场的需求,也意味着高职院校需要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推进改革。在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于促进“双高计划”建设目标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工匠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工匠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