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原生态“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以广西金秀县六巷乡古陈村坳瑶黄泥鼓舞为例

2020-03-15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盘王黄泥非遗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健康与旅游学院,广西南宁530008)

瑶族以其久远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坳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保护传统黄泥鼓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一古老而又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其学术研究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将这一传统性、本真性、乡土性的传统文化内涵更好传播并带来无形的社会经济效应。本文试图从传统黄泥鼓舞活动存在的寓意及对寓意的解释,印证“在历史发展浪潮中,社会结构变迁状态及文化变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有着重要作用”[1]。

一、坳瑶黄泥鼓舞起源学说的田野考证

(一)黄泥鼓舞的起源

《过山榜》载:瑶族祖先盘王大智大勇,在部落危难之时奋勇向前,用计将敌首斩杀,捍卫部落尊严,保卫族人生命财产安全,国王将公主嫁给他,并封他为王,民间称“盘王”。盘王有孩子六男六女,就是瑶族的后代。一天,盘王带儿女上山打猎,被山羊顶下悬崖摔死。孩子们去找盘王的尸体,却怎么都找不到,非常沮丧难过,这时听到了乌鸦的叫声,就顺着乌鸦的叫声去找寻盘王的下落,孩子们在山下的一棵火桐树上发现了盘王的尸体,他们悲痛欲绝,当时有很多蚂蚁要咬盘王的尸体,但是火桐树的叶子盖在盘王的身体上,保护住了他的身体,蚂蚁就吃不到尸体。孩儿们把火桐树砍下,制成鼓身,找寻到山羊,将山羊皮剥下做鼓面,糊上黄泥浆,鸣锣击鼓悼念盘王,狠狠敲打山羊皮鼓面以泄心中之恨。这就是黄泥鼓舞最古老的起源说。

(二)黄泥鼓舞传承的重要载体——盘王节

民俗活动本身是优秀传统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载体,“黄泥鼓舞”这类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偎依着这些民俗活动,黄泥鼓舞的重要载体就是“盘王节”。

瑶族崇奉“盘王”或“盘古王”为本民族始祖。每逢活动当地居民都会参加,因为这是凝聚各族群团结的精神上的动力源泉。盘王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历史悠久,其传统性与传承性显而易见,群众参与性较强,形成规模盛大的民俗节庆活动,利于激发民族向心力,维系民族团结。

在盘王节中,有歌匠带着入堂女唱黄泥鼓歌,师公先要喃一更,喃完一更后舞匠们装黄泥鼓跳黄泥鼓舞,母鼓手将母鼓用绳索拴住两端悬挂于腹部前方。公鼓手用两手的指、掌以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在两端鼓皮上轮番敲打,跳一更时是母鼓带公鼓跳,母鼓在最前面,公鼓依次排在母鼓后方。这套舞步总共12个大动作,公鼓配合母鼓敲出“空央—嘭、嘭、嘭”的节奏,整个舞队应着自己敲打出来的节奏按逆时针方向舞动,最后将母鼓围在中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母鼓手按一圈逆时针一圈顺时针的方向继续在中间转身跳跃、舞蹈,所有公鼓手围绕母鼓手转圈舞蹈,舞步不变。一般要跳9圈,顺转3圈,反转3圈,再顺转3圈,9圈为一轮,大约10—15分钟。鼓手的舞步跳得越高,气氛越热烈。舞步的慷慨激昂作为评价黄泥鼓舞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以母鼓为中心的圆形舞队形成时,歌匠和三名入堂女依次走进盘王庙的神碑前。歌匠领唱黄泥鼓歌,入堂女依次跟在歌匠后面围着神碑边走边伴唱。歌匠和入堂女脚下舞步一致,按逆时针方向行走。一更跳完后要念一更愿,由师公带头喊“和贺和、喜嘿喜、和贺嗨”。

喃完二更后,黄泥鼓舞由公鼓带着母鼓跳,公鼓手分为两队以相对静止的形式开始,然后变成并列队形,母鼓手的位置和公鼓手相应。公鼓手左脚向左侧小跳一步,右脚跟紧跟上去成半蹲,手随鼓动做对称动作,重复敲鼓面8下。母鼓应着公鼓的节奏,鼓声变为“咚咚嗒咚嗒咚嗒咚嗒咚嗒嗒咚嗒咚”,左脚舞步由“咚”的落音点向右脚并一步,同时半蹲一下,“咚嗒咚嗒咚嗒咚嗒咚嗒嗒”时,左脚向左转半圈,右脚脚尖并向左脚脚心并半蹲,“咚嗒咚”的时候右上身向斜后方拧,双腿站直再半蹲。这一轮的黄泥鼓舞也是由9圈组成,歌匠和入堂女的通喃一更相同,跳完后再念二更愿,师公依旧带头喊“喜嘿喜贺、和贺和、喜嘿嗨”。

喃完三更后,第三轮黄泥鼓舞同样要跳9圈。这轮是母鼓公鼓结合跳,将前两轮的舞步重复进行。最后一圈结束时,公鼓相对站成两排面向母鼓,所有的鼓手托住鼓身,高喊“呦嘿呦嘿呦呦嘿,呦嘿呦嘿呦呦嘿”,将黄泥鼓向天空中来回荡漾,以表达他们欢快喜悦的心情。随后,在母鼓手的带领下与歌匠、入堂女一一退场。在此之后念三更愿,师公喊“喜贺和贺、喜贺和、和喜嗨、喜喜嗨、喜嗨喜嗨、喜喜嗨”。

黄泥鼓舞全部表演结束后,由师公念喃“五更古愿”,游愿、化旗、送神、唱送神歌后整个仪式全部结束。上述这种黄泥鼓舞只有在“做盘王”的时候才会按照这种隆重的仪式跳,一般村子里有喜事只需要盘王庙摆上供品,请师公给黄泥鼓开光就可以跳舞了。

二、村落社会结构变迁对黄泥鼓舞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基础薄弱

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古陈村地处广西中东部大瑶山深处,水利资源匮乏,年平均降水量956.6—1234.5毫米,85%集中在4—10月间,其他为干旱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坳瑶人的日常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池塘蓄水。为了生计,聚居在古陈村的坳瑶人种植玉米、木薯、红薯、油菜等对水需求不多的作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农耕文明下,受农业生产条件的限制及渴望丰收的美好愿望,古陈坳瑶人产生了祭祀先祖的诉求,并逐渐形成逢年过节都会跳黄泥鼓舞的传统。

为了改变落后的经济,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黄泥鼓舞由节庆的固定性与宗教的庄严性向日常的表演性与娱乐性转变,失去了原有的传统仪式和文化底蕴。黄泥鼓舞表演时所用黄泥鼓有公鼓、母鼓两种。公鼓修长,选用硬质阳性的野酸枣树做木材,母鼓肥硕,选用质料软的阴性泡桐树做木材[2]。由于演出对鼓数量需求加大,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转向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加工,材质也发生了转变。黄泥鼓舞作为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表现形式更加趋于现代化。由此可见,黄泥鼓舞随时间迁移在改变,是坳瑶人民对自身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选择,实质是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经济方式向现代农业经济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经济结构的变迁决定了黄泥鼓舞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对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重要作用[3]。

(二)社会组织机构不健全

黄泥鼓舞是坳瑶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事项。以前的坳瑶社会体系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形态,直到近代,坳瑶地区的黄泥鼓舞主要依靠师公进行传承。师公的传承方式单一,主要以世袭为主,也有师承,需要多年的学习积累,掌握坳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各方面知识。新中国建立后,师公继承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根据有关文字记载,古陈村师公继承人仅有盘姓一门。

目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宝贵的黄泥鼓舞也遇到了技艺继承人缺乏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农村的青年人几乎都选择外出打工,很多人因受城市文化价值观的熏陶,慢慢排斥家乡文化;年轻一辈不愿意依附长辈的观念,他们崇尚新奇事物,对传统黄泥鼓舞技艺毫无兴趣,不愿意花费心思学习其精髓,更没有自觉向师公学习的年轻人。古陈村黄泥鼓舞传承与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因传承人断层引起,可从传承制度上看,是社会组织机构不健全,导致了黄泥鼓舞后续乏人。

(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不完善

从坳瑶人“跳盘王”时唱词《贺喜歌》的挖掘与整理,到2010年6月黄泥鼓舞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节庆、祭祀跳黄泥鼓舞,到规定每年盘王节必跳,从“瑶不离山,瑶不离鼓”“以山为家、以鼓认宗”的瑶族文化诠释到坳瑶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政府部门在黄泥鼓舞发展中扮演了管理、组织、传播等多重角色。同时,这种模式也凸显出社会群众组织化程度低、群众普及性差等诸多缺陷。

政府部门需要转变思想,由包办转主管。政府负责建立坳瑶生态博物馆、建立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区域、建立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等基地,而开发与推广黄泥鼓舞文化品牌则由旅游管理、传承人、文艺表演等各个协会共同承担。以黄泥鼓舞为例,传承人协会中老传承人对黄泥鼓舞十分精通,对黄泥鼓舞动作进行整理与编排之后,传授给文艺表演协会的演员,通过旅游管理协会从事表演获取经济利益,还可加工黄泥鼓工艺品、表演服及相关饰品,增加收入来源。由此,古陈村传统文化发展体系不断完善。一方面,政府可以解脱全能角色,凸显出政府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管理与决策能力;另一方面,调动了社会组织的力量,为村落传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村落政治结构变迁中的黄泥鼓舞由政府包办向政府主管转变模式是新时期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与方向。

(四)文化层次的断裂

古陈村的建立,据当地人口述与石碑文字记载,大约有400年的历史。瑶远祖原居贵州龙魁,因动乱发生战争,战败后被迫逃亡。一部分瑶民逃到大瑶山区,后在此处已繁衍十四至十六代。古陈村95%为坳瑶人,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发现,由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让这个村落“瑶不离鼓,以鼓认宗”传统文化形式保存得比较完整。然而,受到战争、社会变迁、经济冲击等原因影响,黄泥鼓舞的发展出现严重断裂。这种断裂造成文化传承人的断层、文化节日的消失、文化事项的缺损等问题,但黄泥鼓舞的核心文化价值没有消失,这为文化整合提供了保障。

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4]。重新整合古陈村的《贺喜歌》,弘扬与继承坳瑶黄泥鼓舞的文化内涵;复兴古陈村的黄泥鼓舞,整合表演性质的娱乐活动;编排适合旅游开发的娱乐活动,但原有的文化内涵、实质将会保留。将黄泥鼓舞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与利用,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瑶寨风情。由此可见,文化整合不仅可以弘扬与恢复传统文化,还使得传统文化走向与现代化相适应的道路。

三、建设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传统文化保护机制的新思路

村落传统文化的发展,要以“民族精神”实质为依托,冲破原有的准则、规范,实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创新模式,建立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机制尤为重要。坳瑶黄泥鼓舞与古陈村的村落社会结构之间呈现出一种依附、从属的内在联系。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心理与行为的载体介入村落群众的社会生产、生活之中,且作为村落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与主题,对社会结构变迁发挥着调和、导向、推进的作用。

“文化生态”的观点,将文化生态系统视作一个包括内核与若干外核的不定型的整体”[5]。黄泥鼓舞是内核与若干外核的不定型的总和,村落的社会结构就是黄泥鼓舞起源、演变、发展所依赖的内核和若干外核的整合体。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注重其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并将各种现象加以整合,从总体上认识、追寻黄泥鼓舞文化的根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良好环境与发展空间。

村落社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古陈村由传统农业经济方式向现代的多元化经济方式转变,这种改变推进了黄泥鼓舞从传统走向现代。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与村落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交融,形成其内在循环系统,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一)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与村落经济之间的机制

黄泥鼓舞在村落社会结构变迁的发展历程中,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有限,传统文化活动的人才培养缺乏相应资金,传统文化所需场馆、器械等缺乏配套资金等诸多难题。经济问题已成为村落传统文化生存的根本问题。这要求通过招商引资,开发旅游业、演艺业,多元化利用资源等方式,将村落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促进村落民俗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黄泥鼓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黄泥鼓舞表演造就其独特的经济价值。根据黄泥鼓的工艺,制作黄泥鼓、饰品、纪念品,创造经济效益;通过录音录像、出版物、多媒体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文化内涵再造,提高文化品牌效应,带动经济新的增长。只有形成村落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模式,才能建设好原生态传统文化保护与村落经济发展之间的机制。

(二)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与村落政治之间的机制

建设黄泥鼓舞在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政治保护机制,主要是把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体系、村落群众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收集、整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历史文物与文献资料,建立村落民族文化博物馆、宣传室(栏)、展演馆等,让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渠道多样化。加强村落的民主建设,为传统文化作为民俗旅游业保护性开发与利用,提供良好的群众环境。完善民间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发挥其灵活性和机动性强的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可靠保障。

(三)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与村落文化之间的机制

建设黄泥鼓舞在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文化保护机制,主要通过将传统文化纳入村落群众的学习生活,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对村落文化传承人的培养,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黄泥鼓舞的健身性、趣味性、地域性等特点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意识,保证文化传承后继有人。学校教育、全民健身活动、旅游节庆加入传统文化色彩,通过参与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娱乐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四、结 语

村落,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乡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根性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场所,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诞生于这样的地方,同时,也是社会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线索。村落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系。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村落受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等制约和影响,还存在经济基础落后、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不完善、社会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传统文化发展也面临诸多类似矛盾:如经济上的矛盾主要体现为人们急迫的致富愿望与民族村落滞后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上的矛盾主要体现为民族文化的过度开发与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所以,要保护村落传统文化,问题与矛盾要解决好,要把传统文化与村落发展相结合,实现保护传统文化与村落经济、村落政治、村落文化之间的机制建设。因此,对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原生态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诠释了传统文化存在的寓意与价值,透视出村落传统文化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猜你喜欢

盘王黄泥非遗
广西大瑶山盘王舞文化解读
黄泥水
千古盘王情 相遇在马练
盘王大歌:响彻瑶寨的千年史歌
浅析江华瑶族民歌《盘王大歌》
Journal of Japanese Invation ofChina and Nanjing Massacre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人心如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