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金葡菌感染1例报告

2020-03-15张明超张建新孔鹏汲长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髂骨上肢椎体

张明超,张建新,孔鹏,汲长蛟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0 引言

椎体化脓性骨髓炎是脊椎感染的一种常见类型,其中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多见,主要通过血液途径播散[1],多见于成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腰椎、胸椎、颈椎及骶椎[2]。临床上早期症状不具特异性,以疼痛、发热症状为主,因此极易漏诊、误诊。且一旦硬膜外脓肿形成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表现,尤其在颈椎部位,发病率更高。凡是有脓肿炎症压迫脊髓者,应紧急行手术治疗。现将一例颈椎金葡菌感染病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病例

(1)入院情况:患者,男性,61岁,2019-06-25以“颈椎感染”收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自述50余天前开始出现颈背部疼痛及反复发热等症状,发热以午后及夜间为甚,汗出热退,发热时体温均高于38℃,最高体温达38.8℃,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并住院输液治疗,效果欠佳。1个月前出现左上肢胀痛麻木无力等症状,4天前出现右上肢胀痛麻木无力及右手活动受限等症状。2019-06-24于当地医院行颈椎CT示:颈椎第6椎体骨质破坏。入院症见:颈背部胀痛,颈部活动受限;左肘关节以下至左手指胀痛麻木无力,麻木以左手掌侧为重;右前臂中段至右手指胀痛麻木无力;双手握力减弱,右侧较重;左手活动欠灵活,右手无法握拳及持物;站立不稳,自觉行走时右足底踩棉感,行走活动受限。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紧张,C5、C6、C7棘突下及棘突旁压痛(+),双上肢皮肤浅表感觉减退,双手握力减弱,右侧较重,右手无法握拳及持物,四肢肢端血运正常。关键肌肌力检查:左侧肱三头肌Ⅳ、桡侧腕屈肌Ⅳ、腕屈肌Ⅲ、指屈肌Ⅲ、骨间肌Ⅰ,右侧肱三头肌Ⅲ、桡侧腕屈肌Ⅱ、腕屈肌Ⅱ、指屈肌Ⅰ、骨间肌Ⅰ。入院诊断:1.颈椎感染(VAS评分:8分),2.颈髓损伤(JOA评分:9分),3.颈椎病理性骨折(C6)。

(2)治疗经过:2019-06-2520:30患者体温39℃,对症处理高热并送血培养及药敏试验。2019-06-26 17:30血培养(厌氧瓶)革兰氏阳性球菌,立即给予替考拉宁(加立信)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2019-06-28 血培养鉴定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积极请相关科室会诊并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9年07月01日17:00在全麻下行颈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颈前路C6、C7感染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操作如下:手术先经颈后路正中切口行C4-T1钉棒系统内固定,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并稳定颈椎结构;翻身后于右髂前上棘处凿取1块近似长方形的三面皮质髂骨备用,大小约为5cm×1.2cm×1cm;然后作颈部右侧横切口 (Smith-Robinson 入路),沿颈动脉鞘及颈内脏鞘之间钝性分离至椎前,显露病变椎体和椎间盘。术中见颈部肌肉组织充血、水肿。于C6/7椎间隙内抽取血性液体约3mL送细菌培养+常规药敏试验,于感染病灶内取出大量死骨、炎性组织及淡黄色脓性物质,分别送细菌培养、常规药敏试验及病理检查。彻底清创、减压、冲洗后,将取下的髂骨修整成“T”形,然后咬除C5及C7部分椎体前缘骨质,将修整好的“T”形髂骨嵌入C5及C7椎体间,贴合紧密后螺钉固定。留置冲洗管及负压引流装置。术后常规应用替考拉宁及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冲洗引流装置内用庆大霉素水溶液持续冲洗引流。术后6小时许,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症状,血压、心率急速升高,考虑因病灶清创致感染扩散所致,积极相关科室会诊处理。术中感染病灶组织细菌培养结果(2019-07-03)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血沉及C反应蛋白,并连续三次取冲洗引流液行细菌培养(结果均为:培养2天无普通细菌生长)及药敏试验,待三次细菌培养结果阴性后拔除冲洗及负压引流装置。术后2天复查颈椎X线片及颈椎CT三维重建,见内固定和植骨位置满意。10天后指导患者佩戴颈托保护并在家人搀扶下适度坐起及下地活动。术后患者左上肢感觉、活动及肌力恢复基本正常,右上肢较术前无明显改善。持续抗生素静脉治疗4周后,患者要求出院,嘱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生素治疗6-8周。出院后1月复查,患者右上肢症状仍未见明显改善,余无明显不适。

2 讨论

颈椎感染的发病率较胸、腰椎感染低,但却更容易引起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严重者可能出现四肢瘫痪甚至死亡。随着老龄化和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颈椎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颈椎感染致残致死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并采用针对性药物治疗至关重要[3]。颈部疼痛多为患者最主要的早期表现,且不易与退行性病变相鉴别。而神经损伤、吞咽及呼吸困难等多为感染晚期的典型症状。患者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寒战、盗汗、厌食、不适等全身症状[4]。实验室检查对于颈椎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白细胞计数、CRP、ESR、降钙素原等检查是不可或缺的,降钙素原虽然特异性强,但敏感度低,主要还以WBC、CRP和ESR的检查为主,往往能够了解感染的程度[5]。影像学检查对于确诊颈椎感染非常重要,疾病早期X线缺乏特异性表现,CT 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尤其对于骨质破坏、死骨以及病理性钙化有更好的显示,MRI 是目前颈椎感染的首选检查,对于早期病变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90% ) ,并可以直接体现感染的扩散情况以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4]。

3 治疗

颈椎感染的治疗无非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抗生素的进步,对颈椎感染也越来越倾向于保守治疗。卧床休息和制动是最基本、最关键的治疗措施,且颈椎需用硬质颈托固定。在抗生素的选择上应早期、足量、持续大剂量广谱或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原则上需静滴抗生素6-8周,再口服抗生素3个月,期间还要严密监测血液指标及定期复查颈椎X线片、CT及MRI。但由于颈椎感染发病的隐匿性及诊断的困难性,很多患者已经错过了保守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椎体破环>50%导致脊柱不稳定、脊柱后凸畸形、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等),应尽早手术治疗。积极行病灶彻底清除、引流,可使疼痛症状迅速得到缓解,早期行椎间植骨融合,可使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尽早下床活动[6]。

猜你喜欢

髂骨上肢椎体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双针双导管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髂骨翼病变1 例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女性慢性腰痛 谨防致密性髂骨炎
髂骨取骨术后继发髂前下棘骨折一例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