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借鉴和探索

2020-03-14

管理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德意志德国企业

陈 凌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转向》文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笔者在求学阶段中曾经在德国学习生活多年,回国后一直在比较企业史和家族企业研究中关注德国企业。近年来,笔者曾多次组织企业家访问德国和日本企业,感受到德日模式对于中国企业家的极大吸引力。《转向》文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1949~1978年中国以苏联为师,全面实现计划经济;1979~2018年以英美为师,全面学习和建立市场经济。其核心观点是,当下中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在接下来的30年里,应该坚定地转向与德日同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这个非常大胆的观点,笔者将其概括为两层意思:①非常认同《转向》文的分析视角和趋势判断,这一分析视角非常宏大,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但是最终落实到的观点又很具体,那就是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未来的探索方向。②不同意《转向》文提出的从“以英美为师”到“与德日模式同行”的观点,而更建议用从模式的比较、借鉴到模式探索的转变,打破企业管理模式的宿命论,积极探索具有生命力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

1 如何理解企业管理模式的跨国比较

由于《转向》文在讨论中并没有给出有关模式的明确定义。笔者尝试给出自己的理解,作为讨论的基础。首先,从相对较少疑义的德国和德意志模式开始分析。虽然这两个模式的英文都可以翻译成German model,但是德国是一个国家概念,其政治性质和空间范围随着历史行程有较大变化,而德意志却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概念。由于大家讨论的是企业管理模式,而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之时,有很多工商企业(少数直至现在依然存在)已经成立,因此,应该用历史和文化的定义来界定德意志模式。德国模式而不仅仅是指(联邦)德国模式。(联邦)德国成立于战后的1945年,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后所确立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联邦)德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体系,举世瞩目的战后德国经济奇迹就是这一模式被世人肯定与推崇的重要历史契机。但是由于探讨的是企业管理的德意志模式,就必须把历史的眼光投向更早的时期。

简而论之,德意志从一个分裂、落后的农业社会发展成为如今统一和高度发达的工业现代化社会,其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多变的过程。企业管理的德意志模式的历史起源至少有以下3个方面:①中世纪中后期德意志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普遍产生的工场生产、职业传承和行业协会,这是当今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的遥远鼻祖。②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在马丁·路德所开创的路德新教带来新的精神气质、新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观念,彻底摆脱了传统宗教的束缚,激发了德意志理性上的现代化,为科学和大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③以普鲁士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国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尤其是经过霍亨索伦家族从弗里德里希·威廉大选侯到腓特烈3代君主近一个半世纪(1640~1786年)的励精图治,积极实行保护工商业,促进商业网络建设,通过各种政策“引资纳才”(包括被宗教迫害而流离失所的犹太人),重视科学研究和大学建设,使得普鲁士成为欧洲的人才高地。

笔者的这些讨论可以被看作是对《转向》文的补充,有关德意志模式历史起点的论述和《转向》文又略有不同。笔者强调用德意志文化区域的概念来定义企业管理的德意志模式,那么从空间上,就必须把同样以德语为母语的奥地利和部分瑞士区域纳进这个模式的有效范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分析欧洲现代化进程时曾经说过:“到15世纪末,习惯上与‘资本主义’这个意思模糊的词相关联的大多数现象都已显露了出来,其中包括大企业、股票和商品投机以及‘资金高速运转’。……封建社会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胚芽。这些胚芽缓慢地生长,但每一步都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每一步都使资本主义方法和资本主义‘精神’有所发展。”(见《经济分析史》(第一卷):124-128)。这段话同样适合欧洲各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漫长形成过程。由于篇幅和本人知识所限,笔者在这里无法探讨德日模式和英美模式的具体定义、历史起点和发展进程比较。显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话题。

有意思的是,虽然和英国相比,德国也是资本主义的后起国家,但是德国企业管理在现代化进程中并没有走借鉴英国模式的道路,而是立足于本国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开展模式探索之路。这使得德国企业在19世纪后半段利用新一轮产业革命后来者居上,在很多领域超越英国、荷兰和法国等现代化更早的国家。笔者会在后文回到这个话题。

2 宏观与微观、平衡与匹配

能够被称为模式的,应该是具有足够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并受到时间的考验的较为稳定的理念和方法。当然,没有一种模式可以是常胜将军,更不可能找到所谓的最佳模式而一劳永逸。鉴于此,应该如何理解模式中的不变和可变部分呢?历史的延续,经验的总结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变的类似于中国文化中“道”的内容,德日模式和英美模式都有这样的不变的内容值得挖掘,而且应该是不同的。

《转向》文在讨论德日模式的哪些经验值得学习时,列举了商业伦理、公司治理结构、劳资关系、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等10个方面的经验,并指出了这些方面的互相支持和衔接。无疑,这是《转向》文真正精华之所在。通过这10个方面的论述,德日模式和英美模式的系统性差异较为清晰地显露出来。《转向》文中非常值得关注和探究的分析视角的新颖之处,是该文对这两个三角关系的重视和强调,文中引用明兹伯格在《社会再平衡》一书中的观点,把不同国家在公共、私营和社群部分之间是否可以维持足够的平衡,看作是这些国家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那么宏观大三角和微观小三角内部是如何能够得到分别的平衡呢?宏观大三角和微观小三角之间又是如何协调匹配的呢?《转向》文认为,每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都是相互耦合和交织在一起的体系,它们相互作用,有系统内的自洽性。

由于德日之间依然有很多重要的区别,笔者建议用以下5个方面来概括德意志模式的主要特征:①德国企业基于核心竞争优势而不是短期盈利的发展目标,构建长期发展的生态环境。②专注主业和独特定位,重视研发与创新;同时,贴近客户,不断挖掘客户需求持续成长。③基于人本主义的和谐劳资关系,企业发展人才先行,重视培训和员工成长,以核心员工长期雇佣为特征。④稳健的财务政策,公司治理以双层治理结构为主要特征,大股东(主银行或控股家族)为主的监事会和经营团队为主的董事会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⑤反映时代精神的独特企业文化。如果采用以上5点分别考察宏观和微观视角的企业发展理念和行为,那么可得到5对概念,即生态环境-企业目标、产业结构-专注主业、教育体系-人才战略、金融体系-公司治理、时代精神-企业文化。这样10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应该和《转向》文中的10个方面有很大的重合,值得以后专文论述。

通过多年在德国学习生活所积累的经验,笔者能够感觉到这样环环相扣、合理对接的社会经济政策的巨大威力。以本人比较熟悉的家庭政策为例,德国非常重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中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作用,从税收、教育、社会福利和补助等配套政策,鼓励家庭和睦、婚姻稳定和子女教育。例如,税收上鼓励家庭多在教育和培训上投资;德国公民以家庭为单位报税,鼓励夫妇分工合作,兼顾市场收入和家庭所需的各种活动,切实提高生活质量;一个家庭中,丈夫去世以后的社会福利由妻子继续享用,等等。这些国家家庭政策和企业对核心员工的长期雇佣政策相配套,才会有企业员工的长期投入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提及的是,这些配套政策的很多内容历史悠久。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上最早(19世纪80年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而且这些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企业主和员工的共同支持也非常重要。德国社会经济模式不仅影响企业行为,而且进一步影响到家庭和个体的行为。德国模式有其独特的系统持久的力量值得学习和借鉴。

3 从模式比较和借鉴到模式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上也多次出现对于发达国家经济模式的比较和学习。例如,19世纪后半期洋务运动对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的50年代对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20世纪80年代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经济模式(包括企业管理模式)的学习和借鉴。后进国家企业在向先进学习的时候必须做跨国比较。这是因为任何经验都不是唯一的,解决同样问题的办法可以是有差异的,比较过程中的学习借鉴也自然会发生;通过比较分析,学习才会更有效率。当跨国接触的机会随时随地发生的当下,人们需要的是从点的模仿走向系统的学习。点的模仿很容易,但是系统的学习却非常不容易。国人在近百年来不断地在转换学习目标或借鉴模式,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理论误区,这也是笔者不能同意《转向》文指出的要“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这一观点的根本原因。

首先,德国作为后进国家为什么没有学习模仿英国,而是探索自身的企业管理模式有很多历史原因。这是因为当时英国本身还在探索过程中,历史早期英国并没有值得学习模仿的成功企业,现代管理学也还没有产生。但是,如果关注到德国经济学家对待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态度和做法时,德国人的理性和自信,以及重视自身国情的特点来制定政府和企业的政策等态度就非常坚定。1841年,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1789~1846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书中不认同斯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他认为英国古典经济学是世界主义经济学,这个理论不利于落后的德国。他认为财富的生产力远比财富本身要重要很多倍,如果按照价值理论向别国购买廉价的商品,那么德国工业的生产力将永远处于落后状态。李斯特是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德国经济学是基于自身国情的认真研究来决定如何学习英美主流经济学,德国经济学从生产力出发思考社会经济体系,后来这个概念转变为产业竞争力、区位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在经济学和管理学普遍运用。德国管理学也从这个角度出发,构筑成基于长期竞争力的企业成长理论和相应实践模式。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例如,在从美国发轫的MBA(工商管理硕士)项目风靡全球过程中,德国高校并没有闻风而动推出类似项目,MBA在德国不吃香的原因是这个国家的企业重视培训,员工的流动率比较低。而且德国的商学教育本来就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德国强大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也是上述理念的明显例证。

其次,正如《转向》文提到的1871年日本岩仓使节团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和学习,并最终决定主要借鉴德国模式,这是典型的后起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经济模式的学习和借鉴。日本学习德国模式过程中是如何吸收和消化,日本模式与德意志模式的区别和不同这是非常值得深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德国和日本确实在国家规模、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政治体制等多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从上述企业管理德国模式的5个维度来看,日本企业在企业目标、产业特征、劳资关系、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的宏微观表现都有很多类似点,因此,德日模式并称,两国人互相欣赏和互相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德日模式是否就是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学习对象呢?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讨论。本人的观点是,从企业管理模式的学习和借鉴的对象而言,中国企业应该向所有卓有成效的企业管理模式学习,无论是德日模式,还是英美模式,还是像新加坡、以色列、意大利、北欧各国等不属于上述两种模式的企业模式都包含值得关注和学习的地方。但是从未来企业管理模式的整体发展来看,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既不会是德日模式,也不会是英美模式,必须探索有别于前两种模式的第三种模式,或者就是中国模式。

第三,《转向》文最大的理论贡献是提醒大家必须用更加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估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理解和评估企业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把企业自身的成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即使经过了改革开放40余年的不断努力,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宏观大三角和微观小三角还是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不平衡,尤其是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匹配程度还有待改善。由此,认真全面理解企业管理的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认真反思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宏微观两个层面的系统性缺陷非常有必要。

最后,从企业管理模式的跨国比较到相互借鉴,到有意识的顶层设计和积极探索,这才是研究企业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换言之,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而是为了更好地直面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及其生存环境。由于中国的国家规模和国家政策,国内跨区域跨产业的内部差异,不同所有制企业并存,新一轮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等原因,就必须打破经济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的宿命论,知行合一,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有生命力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这一课题研究本身就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跨学科分析视角来加以研究,只有这样的研究才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德国和日本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者互相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期待有更多关于各国经济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的生动活泼的交流和探讨。

猜你喜欢

德意志德国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