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年实现共享发展的经济学解释: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0-03-14崔惠斌徐向龙
崔惠斌,徐向龙
(华南师范大学 产教融合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言
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强调作为人的权利的基本内涵,同时也是人在青年阶段追求的核心目标。青年的成长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为把青年培养担当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有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青年的历史使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实现青年和社会的全面发展[1]。因此在坚持“党管青年原则”的基础上,做好青年工作,促进广大青年全面发展这一命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发展观是“党管青年原则”的现实表达和集中体现,系统解决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青年怎样发展”的关键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发展遵循的新方向。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青年的成长成才也可被概括为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和共享五个方面[2]。其中创新发展是青年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共享发展则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内涵和本质要求。共享发展不仅指广大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公平地参与共享全社会的物质资料,同时还包括青年有机会为全社会创造出用于在更广阔范围内共享的价值和财富。深入理解中国青年的共享发展问题,对促进青年成长和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青年实现全面发展是“思想”到“行动”的系统工程。从思想层面看,实现青年发展首先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对青年的教育引领[3],通过理论教育增强广大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青年的精神动力[4]。而在实践层面,则需要重视理论教育和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专业教育[5],培养青年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本领,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虽然已有研究对青年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也在支持青年发展政策保障体系的构建方面提出了富有特色的政策建议[7-8],但仍然缺乏对青年成长和发展全过程的关注,没有有效衔接起青年在成长成才前后两个阶段的发展问题,研究缺乏统一的逻辑框架。因此本文以共享发展为逻辑线索,尝试将两个阶段有机衔接起来,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阈下,构建统一的逻辑框架,解释青年实现共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提出如何促进青年共享发展的政策启示,以期有助于青年研究理论工具的拓展,并从新视角为青年全面成长成才提供有益镜鉴。
二、我国青年共享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内涵
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资本论》中重要的理论发现,其中劳动价值论又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实际生产领域中能够创造出比其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并凝结到新的商品中。随着新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并完成了交换这一“惊险的跳跃”,资本家占有了剩余价值[9]。与资本主义不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虽然价值分配的原则和目标有着根本区别,但市场仍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劳动力商品的理论前提依然成立[10]。毫无疑问,青年是劳动力范畴里最具有活动和创造力的群体,沿着这一线索,我们可以使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商品和价值等相关理论对如何实现共享发展进行考察。如前所述,青年的共享发展不仅包括在成长阶段高质量地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料,还体现在为全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和财富。因此,本文接下来将从价值形成和创造两个维度来讨论青年这一特殊劳动力商品的共享发展问题。
劳动力商品价值形成的过程包括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其中劳动力生产是指青年在成长阶段,形成创造不同使用价值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来自社会提供的生存与发展资料,主要包括劳动力生存资料、劳动力发展资料以及劳动力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在青年作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形成阶段,首先需要生存资料的参与共享,即每个青年都有机会能够获得必要物质生活资料。其次是发展资料的共享,这指的是青年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结合社会分工,形成某种特殊的职业能力,为创造不同形式的使用价值奠定基础。由于青年劳动力在价值形成阶段基本不需要为家属提供生活资料,因而青年劳动力商品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实现共享发展就主要包括有机会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其中发展资料的提供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专业学习、创新创业实践等途径形成,是商品价值形成的关键,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商品不同的使用价值形式。这不仅直接决定了劳动力的职业能力,也关系到其在分配领域的共享发展。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创造指的是劳动力通过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并通过市场交易将其进行价值实现。这首先要求劳动力商品(可变资本)能够和物质生产资料(不变资本)进行有效结合。具体来看就是劳动力能够通过市场竞争,顺利获得就业岗位,形成稳定的劳动雇佣关系。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会通过对交换价值的追求来获得新生产商品的价值,并占有剩余价值,同时将其作为资本积累的手段,劳动者无法参与共享,并用工资的形式掩盖了这一真相。即便是为缓和“资本-劳动”主权冲突而设计的例如员工持股计划等手段,劳动者也只是获得剩余价值的很小份额,绝大部分则是由资本家私人所占有,不能改变无法实质参与共享的本质。同样的,青年劳动力也无法有效获得自身所创造的价值和财富,这种“异化”的现象限制了青年在成长机会和资源获取上的公平和正义,无法保障其在更广范围内实现共享发展。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逻辑起点,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劳动力所创造出的价值和财富会经过必要的社会扣除后,一定条件下成为供社会共享的价值成果。这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繁荣,也为促进青年成长提供了物质保障[11],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共享发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则从其制度本质上决定了共享发展的不可能性。
青年全面发展离不开符合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活动,作为特殊的劳动力商品,青年共享发展可以根据是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标准,划分为市场前共享和市场后共享两个阶段。市场前共享指的是在劳动力商品价值形成阶段,青年共享全社会范围内的生存和发展资料,形成内涵丰富的使用价值,具备符合社会需要,从事复杂劳动的职业能力,满足产业转型、分工深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市场后共享主要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创造阶段,即青年作为特殊劳动力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后,通过“惊险的跳跃”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就业岗位,创造供自身和全社会共享的价值形式。这一阶段着重为全社会共享发展的深化提供物质财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广大青年还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为更多青年参与共享发展提供机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我国青年实现共享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青年共享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目标,也是人民实现共享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使用价值实现增量增长,能够为劳动力生存资料的积累提供丰富的储备,为青年顺利实现共享发展的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经济总量GDP从1978年的3 678.7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9.0865万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19年的30 733元,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为青年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生存和发展资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剩余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促进全民共享的理论逻辑。
教育是青年形成不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经济增长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2019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了94.8%,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了88.8%。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 663所,比上年增加32所(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2-28)[2020-03-01].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数据来源:国家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7-24)[2019-10-05].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2 013亿元,比上年增长8.15%。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 150亿元,比上年增长6.16%(2)数据来源:国家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7-24)[2019-10-05].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青年提供了丰富的共享发展资料,一方面为其价值创造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也为青年进行价值创造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目前我国正处在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不断提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青年在价值创造阶段实现共享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了有效对接社会工作岗位,提供复杂劳动的能力;丰富了青年作为特殊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内涵,为在价值形成阶段实现青年共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青年共享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
十九大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改变,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的范围越来越大,增长方式也逐渐从要素驱动的差异化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的包容性增长模式转变。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为青年共享发展提供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制度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价格机制得以顺畅发挥,有利于引导青年顺利获取自身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以实现“人岗匹配”,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除“有效市场”外,“有为政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内涵。通过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保障了青年在机会上、过程中,以及目标上的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料的公平和正义,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为广大青年实现共享发展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
(三)剩余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是青年共享发展的历史担当
剩余劳动是青年创造价值的基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剩余劳动没有被私人所占有,而是直接转化为创造属于全体人民的社会劳动。随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升,更多的剩余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有效促进全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进一步为青年共享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共享发展的最终实现,则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导青年深入社会、参与社会分工,最终通过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就业,这样才能将剩余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共享发展视角下实现青年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奉献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从资本的有机构成看,可变资本的价值创造还需要不变资本的有效协同,因此青年的共享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科技创新。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要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这就要求青年要不断适应当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形势,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将自身技能和产业特征进行匹配,实现与产业资本深度融合,才能顺利将剩余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实现青年成长过程中对社会的担当。与此同时,青年还需要坚持理想信念,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个人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现社会劳动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共享。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青年共享发展的社会承诺
创新创业是在价值创造阶段推动共享发展更加高级的形式。青年通过富有时代性的创新创业活动,不仅直接创造价值,促进共享发展,还可以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以此带动更多青年参与,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更广泛的共享,可以说通过创新创业活动推动共享发展能够表现出是青年的社会承诺,因此全社会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在政策保障方面,政府一方面通过“放管服”等一系列制度创新,简化了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服务,不断改善创业者营商环境。同时,政府还积极建设各种融资平台、针对性构建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融资体系。2019年,税务部门进一步深化“线上”银税互动合作机制,实现贷款的申请、审批、放款均可“线上”完成,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青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以高校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创业孵化平台为例,截至2018年9月,“中国青创板”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吸引来自18个省(含港澳地区)的2 587个项目上板,推动实现43笔融资对接共计3.43亿元;全国众创空间内国有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的众创空间共1 142家,占到众创空间总数的26.6%(3)数据来源:胡媛媛.第五届广东“创青春”大赛首设香港专项赛澳门选拔赛[N].广州青年报,2018-09-27(A03).。与此同时,互联网多媒体的发展积极帮助青年了解国内外信息、熟悉创业环境、交流创业经验、获得外界资金。这更加有助于青年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促进社会承诺有效实现。
另外,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和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更加速了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以广东省为例,2017年广东省研发投入总量已超2 300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65%,技术自给率提高至7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同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260亿元,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带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相关产业规模超2 000亿元;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20 662台,同比增长50.2%,占全国产量的16%;民用无人机产量283.12万架,同比增长69%,产值占全国超7成的市场份额;智能手机产量8.28亿元,占全球产量约1/3。高速的科技创新带来了创新创业活动进一步活跃,2018年广东省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4万家(4)数据来源:广东科技统计网,2018年广东科技统计数据[EB/OL].(2020-01-15)[2020-01-25].http:∥www.sts.gd.cn/pc_decision.html?NAVIGATION_ID=5.。科技创新速度的加快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水平,吸引了更多青年积极参与价值创造,为实现共享发展的社会承诺打下良好基础。
四、我国实现青年共享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坚持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青年实现共享发展的能力瓶颈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破除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产生的青年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所在,能够有效促进青年获得共享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聚焦高质量发展视野下产业发展的新需求,针对性培养青年价值创造的能力。开发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劳动力市场,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还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青年人才培养政策的全球视野与战略眼光,促进广大青年治理能力形成。通过国家各类留学基金项目和人才政策,提升青年人才到国外交流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加强全球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端青年人才储备的国际化水平,为我国产业优化布局、经济高质量增长,在更大范围内深化共享发展打下基础。
(二)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青年成长政策保障体系
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分配结构,马克思强调,分配形式是所有制形式的一种表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下,能够有效确保创造出的财富在进行必要扣除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共同分配,从而确保了广大青年能够公平公正地参与共享。不仅是价值形成阶段,在价值创造阶段公有制还能够确保广大青年最大限度地创造能够直接参与共享的价值成果,并且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共享的水平还会不断提高。因此,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保障共享发展顺利实现,也能通过创造财富存在积累效应,在更广阔范围内实现更高水平共享。
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完善青年成才的政策保障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有必要创新青年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流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流动市场中的市场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岗位匹配度。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落实改革要求。明确人力资源市场活动规范,促进市场主题诚信守法,加强对青年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实现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衔接,推动青年从价值形成向价值创造阶段转化。
建立健全青年成长的政策体系,不断提高共享生存和发展资料的水平,还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保障投入。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新时代的教育智力体系,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专业教育,培养能够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创造的新青年。坚持“青年人才共享发展”理念,遵循“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优化留学回国人才扶持相关政策供给。充分利用如粤港澳大湾区等各级各类人才特区和发展平台,落实保障激励政策,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由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多维青年人才评价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换通道,鼓励科技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期权奖励、技术有偿转让等要素参与要素收益分配,为青年成才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鼓励青年积极参与价值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优化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青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持续深入,青年创造价值的平台和空间不断拓展,为社会提供发展资料的效率也更高。因此,要充分发挥青年的能动性作用,不断强化主体意识,鼓励其积极参与价值创造,扩大青年创造的价值成果;还要坚信青年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能够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营造良好的组织宣传氛围,相信青年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让青年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优化人才选拔机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建设注入可持续动力;积极对接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充分了解国情社情;发挥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作用,帮助青年通过积极实践、参与社会,形成推动社会变革的治理能力;培养富有时代特生,聚焦社会发展需求的青年人才。
(四)深化创新创业,促进青年共享发展社会承诺全面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因此,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分工,努力创造共享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青年对全社会的庄重承诺,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维度。不断深化创新创业能够有效激发青年身上最具变革性的力量,提高价值创造水平,促进这一承诺的全面实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法规,完善青年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青年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其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认真研究各类人才创新创业中的实际困难,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为高层次人才的成果转换、项目落地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打造高层次人才的幸福家园和创业福地,创造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除此之外,还需要向高校进行延伸,整合来自政府、行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多方面的资源,打造政产学研协同的育人平台,帮助在校大学生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更高水平的价值创造打下基础。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参加师生座谈会时强调,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青年人生道路的选择关乎到中华民族未来道路的选择,应树立大局意识与责任意识,培养国家意识、民族情怀,将人生理想与国家、民族事业有机结合[13]。青年是特殊的劳动力商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教育青年成长成才,实现共享发展,就需要注重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在价值形成阶段最大限度地打造有利于青年获取共享发展资料的制度环境和物质保障体系;而在价值创造阶段则积极引导青年参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搭建价值创造平台,将剩余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鼓励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实现青年社会承诺和历史担当的同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做出最具有创造力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