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20-03-14许维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腰背筋膜痛点

许维军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引发急性或慢性疼痛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通常将扳机点是检测该症的的重要指标之一,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慢性持续性酸胀痛或钝痛,且疼痛呈紧束感或重物压迫感[1]。临床治疗方式以针刺疗法为主,为深入探析其临床机理,分析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向,本文对针刺激痛点联合TDP 常规治疗与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10 月收治的68 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患者男20 例,女14 例;年龄22~66 岁,平均年龄(46.5±12.5)岁;病程0.5 年~7.0 年,平均病程(4.5±1.5)年。观察组男21 例,女13 例;年龄23~67 岁,平 均年龄(45.0±12.7)岁;病程0.5 年~7.0 年,平 均病程(3.7±1.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医学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针刺激痛点联合TDP 常规治疗。取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给予75%乙醇棉球常规消毒,选择一次性无菌毫针进行针刺,针刺面积0.30 mm×(60~100)mm,激痛点选择需确定其存在肌肉痉挛,针对靠近脊柱的激痛点需给予透刺法,沿竖脊肌外侧边缘向痛点缓慢推针,持续至明显酸麻沉胀感,留针时间持续30 min,并给予电磁波治疗仪进行腰背部持续照射。

1.2.2 观察组 给予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依靠肌肉紧张带位置,在肌筋膜线上密集拔罐,同时给予针刺治疗。其中整合罐法方法:取肌筋膜螺旋线、肌筋膜测线、肌筋膜螺旋线后侧,分别于三条肌筋膜线上进行按摩,并寻找确定紧张带,以+号标出,根据顺序进行拔罐,取患者仰卧位,促使其大腿、腹部充分暴露,并于患者膝下垫上软枕,取罐口内直径5 cm 左右的玻璃罐,以闪火拔罐,沿肌筋膜螺旋线次持续拔罐,至梁丘穴,15 min 后起罐,以患者耐受为度,合理调整拔罐时间[2]。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疼痛情况 以国际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3]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观察指标包括PRI、VAS、PPI 评分。

1.3.2 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后不适感完全消失,PRI、VAS、PPI 评分下降幅度均≥80%,无相关并发症影响;有效:经治疗后不适感基本消失,PRI、VAS、PPI 评分下降幅度为30%~79%,无相关并发症影响;无效:经治疗后不适感无明显改善,PRI、VAS、PPI 评分下降幅度均<30%;存在严重并发症影响[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3 治疗前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改评分越高代表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PPI 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RI 评分(4.25±0.52)分、VAS 评分(4.44±0.55)分、PPI 评分(5.27±2.5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8±1.22)、(8.65±0.26)、(8.08±1.28)分,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21.95±11.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1±14.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PPI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PPI 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肌筋膜炎症,因其疾病反应较为常见,临床上易误诊或忽略,致使其疼痛状况发生蔓延,主要症状为肩颈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症状[5]。腰背肌筋膜疼痛的多发部位集中于患者的颈部、肩部及胸腰背部,临床表现以肌肉酸痛、筋膜炎性表现为主,如果不能在急性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将导致其病情反复,出现长期性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慢性肌肉疼痛与酸软无力[6]。同时,若在疾病转移过程中受到外力影响,将进一步加剧病情,导致其关节功能发生反复劳损,并在受风寒影响促使其出现频繁的间断性肌肉损伤,并携带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酸软[7]。

临床研究证实,慢性劳损是影响腰背肌筋膜疼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病理损伤造成的软组织异常张力,将促使不同程度的撕裂性损伤,从而诱导其纤维样组织异常增多,最终对患者毛细血管及末梢神经系统发生挤压,继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8,9]。另外,慢性感染因素、患者不良情绪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均存在一定的致病风险[10]。其诱发因素主要来自于外伤史、长期坐、站单一姿势者、风湿疾病及抵抗力低下或发育畸形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RI 评分(4.25±0.52)分、VAS 评分(4.44±0.55)分、PPI 评分(5.27±2.5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8±1.22)、(8.65±0.26)、(8.08±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21.95±11.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1±14.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其利用中医优势,刺激或破坏激痛点及张力带阻断疼痛传导通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供,避免发生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状态,减少不良反应,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腰背筋膜痛点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腰背酸痛抖小腹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儿童用药“痛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