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3-13王会琳
王会琳
【摘要】目的:探讨对创伤骨科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的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的护理管理),每组患者60例。对比护理干预后对患者康复的促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RS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患者,对其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的护理管理,可有效促进其恢复,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理管理;创伤骨科;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2-171-01
创伤骨科患者以骨折为主,且骨折程度较为严重,术后恢复周期长,故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其恢复[1]。现为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的护理管理应用于该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特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该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將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为(45.98±2.54)岁。疾病类型:骨盆骨折为11例、尺挠骨骨折为10例、胫腓骨骨折为12例、足踝骨折13例、股骨骨折为14例;致病因素:重物击打伤患者15例,交通伤患者28例,摔伤患者1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为(46.00±2.60)岁。疾病类型:骨盆骨折为8例、尺挠骨骨折为12例、胫腓骨骨折为13例、足踝骨折16例、股骨骨折为11例;致病因素:重物击打伤患者16例,交通伤患者26例,摔伤患者18例。确保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受伤因素、骨折类型、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
观察组患者联合优质护理管理,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做好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对于手术区域皮肤有过敏情况者,需进行针对性治疗,治愈后才可手术。术前让患者注意休息,并给予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缓解其紧张情绪,避免因紧张导致血压过高而无法进行手术。术前一小时,将抗菌药物准备好,以防出现术后切口感染;(2)术中护理:由于该疾病患者手术耗时较长,切口将长时间的暴露于空气中,故感染率较高,出血量较大。故术中护理人员应强化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监护,并做好记录,做好保暖等护理措施,并尽可能的与医师做好配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2];(3)术后护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于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应同时检测其血压、血糖变化情况。对于可移动下肢的患者,护理人员将其下肢抬高高于心脏30°的水平面,以防静脉回流发生。并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弯曲肢体等运动,降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于置入引流管者,需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保障患者的口腔清洁以及呼吸道通畅,以防肺部感染发生。对患者的切口也应密切观察,以防发生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比术后疼痛情况、术后一周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其中,根据NRS疼痛评定量表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满分十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结果,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结果,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RS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创伤骨科相比于常规骨科就诊患者多创伤严重,患者疼痛剧烈,为保障患者肢体功能,需及时给予手术治疗,且手术治疗复杂度较大,手术耗时较长,术后恢复周期长。故给予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3]。
本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RS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优质护理管理是将整体护理管理系统化、优质化、细节化,通过高超的护理技能,给予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结合以往临床此类疾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保障了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给予创伤骨科患者行优质护理管理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娟.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1):263-265.
[2] 王燕.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创伤中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1):153-154.
[3] 谢玉清.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7,21(4):769-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