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高校人才培育路径探索
2020-03-13刘姿邑陈思锦
刘姿邑 陈思锦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互联网技术日渐普及、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人们生活之中,大数据就是“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整合、控制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产业”。[1]对我国高校人才培育来说,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既是一个好的机遇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近几年来,大数据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也包括教育领域,除了传统的教育形式,在线教育也引起人们的重视,哈佛在线教育负责人提出,教育领域正发生巨大变革。[2]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的人才培育来说,一方面提供了更为准确、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同时也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参差不齐的信息、物欲横流的诱惑也对高校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现代高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人才吸收大数据时代的积极方面,以此推动高校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同时也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应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大数据视域下高校人才培育的现状
(一)培育目标尚不明确
大数据时代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飞快,使得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扩大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都是社会发展所不能缺少的主要力量,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是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而学术型人才主要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在实际情况中存在很大一部分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概念界限非常模棱不清,因此这就存在着培育目标不清晰的问题,也就更不可能有针对性的根据社会需求培育出大数据时代下所需要的人才了。关于人才培育,高校也分别提出过不同的方案,也存在一些争论,有的高校计划要先制定出有关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方案,以高校自身的学科需求为导向,以实践为目标来培育大数据下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也有的高校认为应首先明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再去确定应用型人才的培育目标,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案的确定。可以看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的人才培育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二)缺乏专业支持
目前大数据发展非常迅速,人才竞争也非常激烈,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与大数据相关的人才培育机制,从高校来看,真正懂得技术的专业教师在高校教师中的占比非常低,这就造成了各大高校在培育大数据专业人才方面缺乏专业支持的现状。大数据市场是非常庞大的,但与大数据相关的专业人才却十分缺乏。高校想要培育大数据相关的专业人才,缺乏真正掌握且可以运用的专业性教师队伍,因此,高校急需打造一支准确高效、专业性强的复合型教师队伍,这也与能否成功地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密切相关。据调查发现,在目前高校当中,开设大数据方面相关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加,但相关人才仍然非常缺乏。
(三)人才培育方式单一
当前,不少高校存在着对于人才培育方式过于单一的情况,仅仅通过开设校内专业课程的方式,没有能够与大数据相关的企业建立联系,没有发挥高校教师擅长教学与大数据相关企业专业性相结合的优势,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高校有充足的能力和资源,但缺乏技术,而许多大数据企业的优势是技术,劣势就是业务能力不够。因此,在现阶段情况下,我国高校与大数据相关企业存在校企合作不足的问题,高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专业技术得不到发挥。高校一系列的网站和平台,例如校园官网、微博、微信群等,日常都有非常多的信息要处理,而在大数据出现后,相关工作的进行在很大程度有所提高,大数据的优势日益明显,但大数据在高校的应用仍然不够。当然,想要实现高校与大数据相关企业的合作共赢必定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但值得去探索。
二、大数据视域下高校人才培育的措施
高校要培育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应用所学知识为目的,将掌握的知识进行灵活创新,并能够将其应用实践的人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要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从其培育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完善大数据对人才的需求。
(一)确定培育目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针对如何培育人才这一问题进行过许多讨论,从不同层次提出了培育措施,也有很多学者围绕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对高校人才的培育来说也是一个挑战。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发展,信息早已成为改变社会运行方式的关键一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大变革,因此,高校更应该顺应潮流,创新人才培育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高校必须深刻理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才能确定培育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育要求。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大一部分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概念界限非常模棱两可,就更不可能明确如何培育应用型人才了。因此,高校首先要理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育的内涵,其次才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应用型人才的培育目标。同时,高校应深入理解和掌握大数据时代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和辨别自身院校的优势和不足,确定学校的培育目标,以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二)改变课程体系设置
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遵循的是教师引导、授课为主,大数据时代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进行创新,开发新思路,采用“导入-基础-深层次-实践”的思路,一方面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根据社会需求,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并不重视选修课的地位,有的甚至忽略选修课的存在,因此,大数据时代要在新思路引导下重新设置选修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弥补传统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同时,在课程考核中更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考核方式,从成绩构成、教师考核方式、授课方式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更加综合和专业的去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综合的课程考核方式之后,会出现更多可供参考的分析数据,教师有了更多的参考数值,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大数据时代为高校的人才培育提供了更多的新技术、新知识等,也对以往的传统课程设置带来冲击,使得高校开始改变之前的课程体系设置,对高校人才来说,拓宽了知识渠道、增加了发展方向并且可以更加了解社会需求,利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一系列数据分析,为自己制定更加合理的学习计划,促进自身成长成才。
(三)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应该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大数据的概念以及发展前景、大数据的应用领域等来拓宽自身专业知识的渠道,其次还要研究大数据对于现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的需求等,以便更加科学的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将理论传授为重点、实践操作为次要转变为以实践教学为主要辅助以理论教学,这也是一种“智慧教育”。[3]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仅仅只是理论的简单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理论概念的具体内涵、基本原理等,并且能够应用于实际当中。同时,教师除了教育教学,更应该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自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去解决问题。同样,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实例结合理论知识为学生讲授,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为学生解答疑惑。
(四)创新人才培育方式
在传统教育行业发展中,高校教师主要是以授课为主,对于大数据专业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而开展大数据研究的相关企业公司对于技术传授等处在探索阶段。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等方式有效解决。第一,相关高校教师可以进入企业,深入学习大数据的有关知识和技术,也可以通过参加大数据技术企业培训来提高理论知识、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能力来满足培育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所需求人才的目的。第二,高校可以跟企业联合确定培育目标,实现双赢,让高校人才进入企业实习,掌握大数据相关技术,使高校人才能够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可以更好地找准发展方向,以实现教育管理科学性。[4]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行校企合作能够使高校人才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学到大数据相关技术,有助于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在大数据视域下,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接收的主体,高校人才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培育自身的兴趣,实现全方面综合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既要面临机遇又要迎接挑战,在机遇面前,高校要学会充分运用大数据时代先进的技术,实现校企合作,发挥高校业务能力强和企业专业性互补的优势得以发挥。
三、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数据是事实,教会人们更加理性地分析。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明和创造的源泉,而高校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培育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应使受教育者现在的生活就是幸福且有意义的”。[5]一方面要充分合理的运用大数据带来的技术,确定清晰的培育目标、创新人才培育方式等,以此促进高校的教育管理,为社会发展培育更多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坚持责任与自由并存的原则,对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防控,确保数据安全,同时还要注意维护好高校以及师生自身的利益,学会规避大数据带来的技术风险、数据安全、隐私泄露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大数据资源库共享,逐步发挥大数据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人才培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