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研究综述
2020-03-13于小珊
于小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46)
一、引言
普惠金融又称作包容性金融,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了普惠金融这一全新的词汇,次年,这一概念正式引入中国,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近年来,世界各国已经把发展好普惠金融视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同理,中国也将其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途径。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献都是从单一方面来研究普惠金融,很少有文献对其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因此,本文将围绕普惠金融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005年,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年”上第一次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自此,激起了各个国家对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热情。
隔年,焦瑾璞也正式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并且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项重要决定,标志着“发展普惠金融”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层面。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准确定义了普惠金融的概念,并强调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推行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该《规划》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2018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表明,要全力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的相关业务。
近年来,普惠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府也大力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做出再动员再部署。而发展普惠金融是实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等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这意味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将会在中国迎来一个好的机遇。
三、普惠金融的内涵演变
2005年,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年”上提出了“普惠金融”这一全新词汇,但是关于普惠金融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基本含义大致相同。
2006年,联合国出台了《建设普惠金融体系》一书,该书被称作“普惠金融蓝皮书”,书中将普惠金融定义为:有效率、全方位地面向社会中的所有阶级和人群,为他们提供广泛且有效的金融服务。印度委员会于2008年将普惠金融定义为:能够以可承受得起的成本向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的弱势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的概念自从引入中国以后,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焦瑾璞(2006)第一次使用了“普惠金融”这一新型词汇,他指出普惠金融的概念是倡导可持续性,这一新型的金融模式能够为社会各阶层人群提供全面、可接受的金融服务。杜晓山(2006)认为普惠金融是全面惠及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所有的弱势群体。2016年,国务院对普惠金融的概念作了以下界定:基于机会平等和可持续性原则,要使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的所有弱势群体,都能够以可负担的成本获得满意的金融服务。
尽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普惠金融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对该概念的基本理解大体一致。普惠金融的侧重点在于“普惠”二字,“普”强调普遍性,即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要全面、要涵盖所有人群。“惠”强调合适性,不仅要面向社会各阶层人群,还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
针对普惠金融相关问题的研究,最关键的是如何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更好的测度和评价。目前国内外关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取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指标,直接测量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Beck等(2007)通过引入与银行业相关的8个指标来测量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并且这8个指标都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相关。国内的学者李明贤等(2008)对我国农村的金融覆盖面进行测算,主要引入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存贷款、汇兑结算、保险等,这些指标仍然是围绕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来设计的。
二是将各个维度指标综合成一个普惠金融指数(IFI),全面测量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Sarma(2010)通过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法,从以下三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金融服务的使用效率、可获得性、银行渗透度,全面测算了不同国家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但是唯一的不足是没有考虑到成本问题。Arora(2010)主要测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普惠金融水平,他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测量:成本、便利性、银行的服务范围。虽然他考虑了成本的因素,但是忽略了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这一指标。Gupte等(2012)弥补了前面两位学者的不足,并把两位学者选取的指标进行了综合,全面测量了印度的普惠金融指数。国内学者大都以Sarma等研究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为基准,在指标维度的选择和测算方法上不断改进,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
三是通过测量金融排斥程度来间接测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Kempson和Whyley(1999)是最早提出衡量金融排斥程度的六维指标:地理排斥、营销排斥、条件排斥、自我排斥、价格排斥、评估排斥,这些指标至今仍成为国内外衡量金融排斥程度的标准。王修华等(2009)在这六维指标基础上构建了衡量金融排斥程度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我国31个省份金融排斥的程度。
五、普惠金融影响因素的研究
前面几个部分分别论述了普惠金融发展历程、内涵演变、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这几部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弄清楚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各个因素。关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大概可以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来分析,总结出对这一系列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更好地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微观层面主要从个人因素来分析。个人因素主要包含:个人受教育程度、个人的收入水平、个人行为和偏好等。一般来说,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对金融知识不太了解,并且对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不熟悉,除了简单的现金业务以外,很少涉及理财业务,因此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个人收入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当个人收入水平较低时,大部分收入都用于生活消费,很少有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再者,个人对于购买金融产品的偏好也影响着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对于偏好风险的人群,会加大金融资产的投资,会进一步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相反,如果是厌恶风险的人群,则会减少购买金融产品的行为,甚至是不够买,这将不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
中观层面主要从金融机构的因素来分析。金融机构的因素主要包含:金融机构的地域限制、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金融产品不合适等。首先是地域限制,如果金融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并且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好,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资金来源的限制,从而导致金融机构没有资金进行扩张。其次是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合作性等特点,降低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最后是金融产品不合适,普惠金融的宗旨是让所有被排斥在金融机构以外的弱势群体都享受到合适的金融服务。如果金融产品不合适,会降低金融产品需求者的购买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本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
宏观层面主要从宏观环境的因素来分析。宏观环境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经济情况、国内生产总值、金融监管等因素。首先是国家政策的转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家政策倾向于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对于小微企业,农民,贫困人群等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的人群几乎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发展。近年来,政府为了支持“三农”建设,针对“三农”贷款进行了一定的补贴,这使得一定的资金流向了农民等弱势群体,并且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政策补贴,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其次是该地区的经济情况,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越高。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所以,如果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较高也代表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好,即普惠金融发展的水平也比较高。最后是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只有具备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才能保证普惠金融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六、研究评述
我国关于普惠金融研究的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大部分研究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会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内涵演变、水平测度、影响因素研究等几个方面的归纳和总结,发现目前存在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研究对象上,一部分学者专门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另一部分学者则进行区域研究,只研究几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或者研究一个省份内各个县域的普惠金融水平,很少有学者专门针对农民、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来研究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
第二,研究内容上,关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大部分学者主要使用与银行业相关的传统指标,很少学者会把证券业、保险业的数据纳入到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指标体系的不完备,会造成普惠金融水平的测量存在偏差。关于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因素的研究,虽然大部分文献是从微观、中观、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但是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等现实原因,很难把影响因素全部量化,所以可能会忽略部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三,研究方法上,对于普惠金融的测量方法,学术界暂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关于各个维度指标的设计也存在差异,并且部分学者运用了因子分析等方法,主观性较大,不利于全面准确地测量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