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港市覃塘区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0-03-13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药材面积农户

赵 悦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一、覃塘区中药材种植发展概况

覃塘区中药材种植发展一直以来相对薄弱,作中药材用的药用植物种植主要分布在东龙镇、三里镇,少部分分布在石卡镇及覃塘街道,涉及的品种不多,规模较小。近年来,得益于覃塘区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政策,中药材种植得到了“一村一产业扶贫基地”、“特色产业扶贫”、“以奖代补特色产业扶贫”等项目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当地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和农户对待种植中药材的兴趣都得要了极大的提升。目前,区内共创建了产业扶贫基地100个,其中中药材基地占4个。

2017年覃塘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仅60亩,涉及药材品种只有天冬和百部。经过覃塘区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到2019年区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52亩,相较于2017年种植面积增长了近3倍,种植中药材的品种也更加多样,共有白芨、百部、重楼、黄精、天冬、穿心莲等6种中药材。其中,百部种植面积最大,共有110亩,占覃塘全区中药材总栽培面积的44%,白芨种植面积次之,共有105亩,占覃塘全区中药材总栽培面积的42%。黄精种植面积有30亩,占覃塘全区中药材总栽培面积的11.90%,重楼、天冬、穿心莲三种中药材种植面积都较少,分别仅有2亩、10亩、5亩,分别占覃塘全区中药材总栽培面积的0.79%、3.97%、1.98%。由于重楼种植主要用于小规模种苗培育销往外地,因此只有2亩。由此可见,覃塘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初步形成小片规模种植,并在不断扩张。但中药材栽培药用植物品种结构仍比较单一,主要以白芨和百部为主,两者种植面积相加共占覃塘全区的86%,在以往覃塘区的主要种植品种天冬、穿心莲、猫豆等中药材上,天冬、穿心莲种植面积仅有10亩,5亩,而猫豆已经无人种植。

二、中药材种植面临主要问题

(一)整体规划不足,市场信息渠道有限

近年来,覃塘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现代化、特色产业扶贫等项目,莲藕、富硒农产品、糖料蔗等产业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在中药农业方面,仍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没有对其制定适配的政策方案,致使整个生产过程出现缺乏计划性、目的性的问题,产业经济效益不高。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作物商品,在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价格起伏较大。大部分中药材的生长周期较长,如覃塘区人工种植的白芨、百部、天冬等中药材品种基本要三年以上才可收成,中药材重楼收获的时间更长,需要四到五年时间,种植周期过长不仅加重了农户的成本,也让经济收益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天冬作为广西优势中药材品种,市场价格曾高居不下,是过去覃塘区中药材种植的主要品种,种植面积曾达千亩以上。但2010-2013年,由于大量种植户跟风盲目扩种,天冬价格下降至10元-20元/公斤低价,农户遭受到了严重亏损,种植的热情和面积也随之急剧下降。种植户大多都是贫困户,作为特殊弱势群体,经济能力和市场知识都处于下风,缺少抗风险能力,面对市场的冲击往往只能束手无策。同时,部分种植户属于家庭种植模式,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大多数通过药材收购商上门收购,种植户市场信息来源较少,容易受到价格压制等不公平的现象。另一部分种植户通过加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资料来源和销售渠道都有一定的保障,但是面对市场价格突然大调整的冲击,单纯依靠专业合作社的力量种植户仍然难以抵御亏损的风险。

(二)尚未形成当地中药材品牌、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覃塘区中药材长期以来种植规模较小、种类不多,其药材在市场上一直未能形成有效知名度,当地尚无真正的道地药材品种,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力水平低下。区内尚未有大型的种植、加工、流通领域的中药材企业,带动仍是以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为主,在市场信息传递、良种繁育、生产资料供给等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仍十分薄弱有限。农户仍是中药农业产业链的主体,整个产业具有规模小、分散度高的特点,从种植到销售整个过程缺乏计划性,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不高,导致产品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水平都不高。在种植模式上,部分地区采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如贵港市覃塘区安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贵港市覃塘区凤仪种养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和渠道,有效提高了农户在市场中的组织化程度,在推动土地流转和生态中药农业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和科技知识水平不足等劣势的影响,专业合作社也存在管理水平低,创新能力弱、市场信息判断能力差的问题。在个别引种试种环节,缺乏全方位市场判断意识和成熟的栽培能力,导致成效不佳,种植户盲目跟风种植造成大量损失。

(三)农户资金有限

中药材种植成本最主要部分在于前期的种苗投入,大部分农民由于缺少初期的资本积累,经济基础薄弱。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少农户对中药材种植仍有很大的热情和兴趣,但由于资金有限,缺少相关中药材的种植的经验,导致他们只能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中药材的价格不确定性也让本资金有限的农户产生抗拒心理,更愿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其他如糖料蔗、粮食等风险系数低的农产品。近年来,覃塘区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坚持以乡村振兴引领产业扶贫,通过以奖代补模式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提高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水平。经统计,2019年覃塘区以奖代补项目及道路建设扶贫项目对中药材建设共投入资金7.86万元,涉及贫困户达65户,对贫困户初期种植中药材起到了一定帮扶作用。在以奖代补项目分类标准中,中药材的单位补助标准为700元,未脱贫户每户每年奖补资金不超过2000元,已脱贫户每户每年不超过1000元,相对于其它覃塘区大力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中药材的补助标准处于中下水平。如富硒水稻、富硒茶叶、桑蚕等单位补助标准分别为1000元、1400元、1000元,在单户单位规模要求上,以上三类产业均为1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则需种植2亩以上才能获得补贴。在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的情况下,政府初期的引导帮扶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当前覃塘区对中药材种植业关注程度仍较低。

三、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加大对中药材种植的政策扶持,进一步增加项目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方式,加强对中药材种植技术、优势的宣传。组织专业人士,对当地优势经济品种进行选种繁育,杜绝种苗来源不明、种质成活率低等问题。加强中药材生产质量监督,引导农户规范化种植,保证当地中药材质量,进而达到促进农业增效、农品增收的效果。

(二)鼓励龙头企业入驻,打造当地特色品牌

政府采取补助、贴息、资金投入等方式,鼓励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壮大中药材种植、加工、购销规模。切实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当地中药材种植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开展中药材良种繁育、绿色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药材品种。培育中药材精加工企业,有利于推动当地药材产业链条延伸,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原料质量可控性,降低原料药的运输、贮藏成本。

(三)推进中药材种植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依托覃塘区“荷美覃塘”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宣传中医药养生文化,形成中药材种植与医疗、保健、文化、旅游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开辟当地特色药材种植园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并结合特色药膳、中药美容、中医理疗等服务,让游客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语

发展中药材种植,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覃塘区中药材种植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的背景下,政府的干预作用尤为重要。依托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技术服务、政策扶持,增加宣传力度等,从而推动覃塘区中医院健康事业发展,促进乡村战略的实施。

猜你喜欢

中药材面积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巧用面积求坐标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