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规范管理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和护理质量观察
2020-03-13刘治廷
刘治廷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14)
术后疼痛是临床常见现象,也是疼痛医学较为关注的问题,其为一种令身心均感到不愉悦的感觉,导致患者的组织及器官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引发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预后康复进度[1]。疼痛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临床报道较多,其使得患者心智得以扰乱,负面情绪严重,寝食难安,依从性及配合度降低,如不加强管理,甚至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对患者今后生活造成干扰[2]。近年来,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对疼痛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针对疼痛提出较多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将疼痛规范化管理贯穿在患者术后的疼痛控制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出对患者切实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使得患者疼痛感受降至最低[3]。鉴于此,选取130 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疼痛规范管理及常规护理对患者起到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时间段本院收治的13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①首次行手术治疗;②意识清楚、理解、认知能力及表达能力正常;③全程配合研究,签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积极配合者;②非首次接受手术者;③患有影响本次结果的其他疾病。在患者知情的前提下,采用双盲抽签方式将患者随机分至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每组各65 例。对照组:患者性别之比为35:30(男:女);年龄27~78 岁,平均年龄(52.23±4.78)岁;观察组患者性别之比为37:28(男:女);年龄28~79 岁,平均年龄(53.01±4.56)岁,为保证结果的有效性,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实施手术后,密切监视其生命体征,关注患者疾病走向,注意切口敷料的更换,及时换药,保持创口干燥,发现红肿及出血等情况,及时处理。加强饮食干预及康复指导,督促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观察组实施疼痛规范管理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建立疼痛管理小组:由外科主任及护士长担任该小组组织者和协调者,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作为疼痛规范管理的具体实施者,组建一支专业的疼痛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专业的疼痛管理。②制定科室规范化疼痛管理流程:以项目组提供的SOP 为基础,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科室的疼痛规范管理SOP,包括疼痛评估制度,评估流程,评估方法,评估时机,镇痛方案和镇痛效果评估,便于准确掌握患者疼痛情况,对患者实施有效的疼痛干预措施。③召开科室启动会:向科室成员介绍“疼痛规范管理”具体项目,加强其了解程度,明确科室各成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其工作效率;组织科室成员学习疼痛规范管理SOP,定期组织疼痛规范管理知识培训,直至其全部合格;向科室成员发放疼痛规范管理工具,使其能更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④加强健康教育:在科室走廊或教室布置与手术患者疼痛相关的教育展板,多渠道获取疼痛管理知识,便于其随时观看,加深其印象。⑤总结疼痛经验:每月进行一次总结会议,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将各自遇到的疑难个案加以讨论,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先进的疼痛管理方法,优化疼痛管理流程,保证管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RS),数字0~10 对应的疼痛评分为0~10 分,分为无痛(0 分)、轻度(1~3分)、中度(4~7 分)及重度(8~10 分)4 个程度,随着分数的升高患者疼痛感越强烈。②护理质量评分:从操作技能、宣教指导、住院环境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加以评估,每项25 分,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佳。③患者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肢体功能下降、肺部感染及静脉栓塞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NRS 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NRS 评分经SPSS20.0 软件系统分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NRS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NRS 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示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讨论
手术是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常规方式,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但手术带来的疼痛感时临床无法避免的问题,而疼痛的发生常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术后康复进度,还易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对其心理及生理造成一定伤害,影响手术效果[4]。因此,对实施手术的患者加强疼痛规范管理对于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有着显著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镇痛药物取得的镇痛效果显著,但患者术后的实际疼痛状况有所差异,不易评估,导致镇痛药物不能更好缓解患者疼痛,同时长期使用镇痛药物易降低患者疼痛阈值,使其疼痛耐受力得以降低。实施疼痛规范管理,组建疼痛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专业的疼痛管理[5];制定科室规范化疼痛管理流程,便于准确掌握患者疼痛情况;召开科室启动会:向科室成员介绍“疼痛规范管理”具体项目,明确科室各成员的工作职责[6];组织科室成员学习疼痛规范管理SOP,定期组织疼痛规范管理知识培训,向科室成员发放疼痛规范管理工具,使其能更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7];在科室走廊或教室布置与手术患者疼痛相关的教育展板,使得组员多渠道获取疼痛管理知识;不断总结疼痛经验,优化疼痛管理流程,保证管理质量[8]。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缓解情况更优,患者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质量更优,说明实施疼痛规范管理对术后引起的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实施疼痛规范管理促使患者的疼痛显现得到良好管理,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得护理质量得到保证,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