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 与腹部X 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临床价值对比
2020-03-13叶超强
叶超强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肠梗阻为临床多发急腹症疾病,主要指患者胃肠内容物正常运行受阻,进而无法顺利进入肠道。肠梗阻具体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同时也会随着病情发展而恶化,尽早确诊,明确肠梗阻原因、位置是否合并肠绞窄为疾病治疗有重要作用。其中腹壁X 线诊断为传统肠梗阻疾病诊断的主要方式,主要优势为操作简便,需支付费用低,但也有确诊率低的特点。随着医疗技术持续发展,多层螺旋CT 逐步成为疾病诊断的主要方式。此种诊断方式主要特点为可对特殊图像进行重建,进而提升疾病诊断率[1]。现选取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分析不同诊断方式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11 月本院82 例肠梗阻患者,男42 例,女40 例,年龄7~73 岁,平均年龄(41.60±2.39)岁,有手术史37 例、无手术史45 例;腹痛腹胀24 例、呕吐17 例、恶心19 例、肛门无法排气22 例。所有患者均会出现呕吐和压痛以及腹胀等状况,听诊时也会出现高调肠鸣音、气过水声。
1.2 方法
首先为患者进行腹部X 线平片检测,当患者进行检测之后12h 再次接受多层螺旋CT 扫描。
腹部X 线平片扫描。该设备主要为SiemensDR,患者均进行站立位X 线常规性腹部检查。也有部分患者进行平卧位检查,观察患者腹部和肠腔积液、远端梗阻气体征象。
进行多层螺旋CT 扫描时。主要为本院Philips64 排螺旋CT 机进行扫描,在进行扫描之前为患者注入1.5%葡胺液至少200mL,平卧位进行吸气平扫,隔顶至腹股沟进行平扫。具体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自动毫安控制,层厚5mm,重建间隔5mm,平扫之后进行强化扫描。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碘造影剂100mL,注射速度为3mL/s,注射药物之后35s 进行腹部扫描,同时将记录的图像输入工作站,也需进行多层曲面重建。
X 线平片诊断肠梗阻主要征象:扩张肠袢且小肠内径宽度超过2.5cm,结肠内径宽度大于6.0cm。同时肠管扩张时可看到气液平面,同时梗阻之下出现萎陷。可充分显示小肠年龄、结肠袋影像。也有假肿瘤和咖啡豆征象、扩张肠袢固定征象,小肠长液面征象为出现场绞窄。
CT 诊断标准:肠梗阻诊断发现小肠内经为2.5cm,结肠内镜6mm 之上。近心端有扩张且充满液气平面肠管和空虚陷落肠管移行区。
1.3 观察指标
(1)不同诊断方式准确度,其中主要分析梗阻类型。其中肠梗阻主要类型为:绞窄性、机械性、动力性。梗阻类型判定。远侧肠管开始需进行逆行近侧观察,出现扩张肠管时可判定为梗阻类型。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绞窄性28 例、机械性22 例、动力性32 例。(2)患者各种诊断方式下梗阻原因,主要分析:肠套叠、肠肿瘤、肠粘连。梗阻病因判定:梗阻移行区有确定性病灶,此时可明确病灶,也可初步判定肿瘤和肠扭转。在以下区未出现显著病变时即可判定出现粘连性。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肠套叠27 例、肠肿瘤29 例、肠粘连26 例。(3)不同诊断方式下操作舒适性和图像清晰度以及操作复杂度。图像质量判定则由集体阅片时判定。评片主要内容为投照体位、重照次数和透照条件。检查操作时难度判定为二级,拍摄难度相比于正常人更为困难。在进行X 现诊断和CT 诊断时两种检测方式下患者均可感受到舒适。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χ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下类型对比
多层螺旋CT 诊断时总符合率、绞窄性、机动性、机械性梗阻患者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 线平片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诊断不同类型肠梗阻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对比[%(n/n)]
2.2 梗阻原因分析
多层螺旋CT 诊断患者肠肿瘤诊断符合率高于X 线平片检测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下肠粘连和肠套叠符合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不同原因肠梗阻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n/n)]
2.3 患者诊断效果分析
多层螺旋CT 诊断时操作复杂度和图像清晰度以及舒适性均高于X 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诊断效果对比[n(%)]
3.讨论
肠梗阻为常见急腹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直接影响疾病干预效果。常规性诊断多采用X 线平片检测[2-4]。当患者出现病理性变化时,组织器官即可在X 线片上出现异常征象,此种情况也为急腹症主要检测方式。
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效果时发现,X 线诊断时主要问题表现为分辨率较低,同时图像征象显示较为模糊,因此仅仅将X 线片作为疾病诊断依据时局限性较大。在各种疾病类型诊断中其中绞窄性肠梗阻较多同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由于腹部X线平面诊断时自身局限性极易引发漏诊问题[5-7]。在本次研究中发现CT 诊断时对各种类型、病因梗阻均可诊断,同时准确度和有效性均更高。在进行多层螺旋CT 进行诊断时仅需10s,当患者屏住呼吸时即可完成扫描,有扫描速度快的特点。同时此种诊断方式也可降低患者在呼吸过程中对肠道蠕动影响,也可避免在扫描中出现伪影,使得诊断结果更为准确。同时多层螺旋CT 诊断时也有空间分辨率高,超薄再建层厚,图像质量高的特点[8,9]。在较高密度和分辨率下进行诊断时也可有效降低组织结构影像重叠所引发的问题,同时也可清晰展现出脏器形态、轮廓,继而帮助医生依据肠道自身解剖位置、形态判定梗阻位置,进而清晰检查肠管内壁和腹腔内肿块、积液状况。在本次诊断过程中发现CT 诊断时图像清晰度和诊断舒适度均更高。提示可知多层CT 诊断时患者更为舒适同时图像也更为清晰。此种状况主要原因为患者在进行CT 诊断时无需体位改变因此可降低检测过程中移动所引发的腹痛使得患者更为舒适。由于为多层螺旋CT 因此较高分辨率决定图像质量更为清晰。在进行CT诊断时由于此种诊断方式自身特性,患者并不会受到辐射影响,因此此种诊断方式下更为安全。
综上所述,为肠梗阻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诊断时可有效提升疾病诊断检出率,同时对于不同疾病类型和原因也可有效分析。检测过程中患者更为舒适,图像更为清晰,操作复杂度也更低,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