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0-03-13周先恒

人物画报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周先恒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愈渐广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学科教学活动,以便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切实优化学科结构,延展教学效益。本文通过在小学数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从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当前的教育模式中,并带来了极为明显的改进,使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高。由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授课策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习水平地提高。这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显著提高其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与其他科目相比,数学学习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要求较高。这使得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沿用刻板的说教式授课方式,以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进数学学习的形式[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此背景下,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并能以更主动的态度融入学习过程中,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节省学习时间,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学习情境的构建

学习情境是许多教师在提高学习质量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很难创设完善的数学情境。这导致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始终难以提高[2]。由此,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对授课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对情境进行完善,以提高学生在情境中的融入效果。这对提高情境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3]。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信息技术的普及又为情境的构建提供了完善的构建流程。由此,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完成数学情境的构建,以提高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增进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升。以《认识钟表》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与最受小学生欢迎的动画故事联系起来,构建趣味化的学习情境,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小猪佩奇》的动画,通过动画中的角色来展开授课工作。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并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完成对钟表知识的学习。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还能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情境内容结束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情境的内容进行回顾,帮助其掌握时针与分针的特点,从而加深其对数学知识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技术为学生展示动态化的时钟,使其观察在同等的时间内,时针、分针及秒针转动的距离。这种动态的授课方式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地学习态度,有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摆脱纸质资料对教学资源的限制,从而完成对教学资源的扩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数学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对其进行完善,从而使学生能够增进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对数学习题的资源进行整合。以此构建充足的知识题库,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完成授课指导,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例如在《年、月、日》的授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我国各个特定日期的活动,如七夕、元宵、清明等,并为其介绍这些节日的来源,从而吸引其注意力,以便提高学习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其播放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并将其与《年、月、日》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使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由此,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小学生们不仅可以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对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有促进作用。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小学生来说,其不仅有着旺盛的好奇心,还会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情绪变化,进而影响其对世界的认知。由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增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有效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小数乘法》的授课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并借助生活实际来引出小数乘法知识的教导。由此,学生需要利用微课完成课程的预习,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对授课内容展开讨论,如此,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此外,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微课视频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意见对授课内容进行修改,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有着夯实基础的重要作用。同时,数学教学还能有效促进其思维模式的发展。由此,数学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增进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以将其应用到授课过程中,从而加深其在课堂上的融入效果,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培养作用得以体现,自身的发展层次也更能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边静.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33.

[2]陆思聪.信息教育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0(11):59.

[3]李冬莲.信息技术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J].教师博览,2020(30):63-64.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