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措施

2020-03-13刘玲珑

人物画报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创新能力意识

刘玲珑

摘   要:小学是学生的教育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创新能力;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小学数学的课程特征以及学生们的身心特点,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们创设一个更加优质的课堂体验。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较高层次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书呆子”型人才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正在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境遇。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必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引导学生们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新观点和新思想进行深入了解,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为学生的不断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

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某老师在开展《认识人民币》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中,就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售货员和购物者的角色,进行超市购物的模拟活动,使学生们在取币、换币、付币以及找币的购物活动中,对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源动力。因此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课程的具体内容,不断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从而切实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欲望,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比如某老师在开展《对称》相关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就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展示了一组生动形象的图片,这些图片主要包括蝴蝶、风筝以及一些建筑物等,并组织学生们找出这些图片中存在的相同之处,从而引导学生们得出对称图形的内在特征[2]。与此同时,该老师还组织学生们进行剪纸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并且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学生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为学生们提供创造良好的自主探究机会,并鼓励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敢于犯错,引导学生们对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表扬鼓励,切实提高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某老師在开展《平行四边形》的教学实践中,就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们通过相应的测量,检验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是否正确,并在学习小组内对相应的结论进行自主探究和讨论分析,有效激发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究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四)加强生活实践与日常教学的联系

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学生们生活实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以及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效加强日常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实际价值和内在魅力。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老师还要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并引导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看待问题,使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不断优化。比如某老师在《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教学实践中,就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模拟了学生们坐校车的场景。首先,该老师假设全班24个学生都已经坐在了校车上准备回家,然后在第一站下去了两个学生,在第二站下去了一个学生,在第三站下去了四个学生,引导学生们思考现在校车上共有几个学生?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使得学生在坐校车过程中,积极思考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并且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化。

结语:

数学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切实优化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老师和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们的年龄特征,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田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家长,2020(34):88-89.

[2]赵秀苹.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63.

[3]孙金江.谈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学周刊,2020(04):63.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创新能力意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