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实践初探
2020-03-13张陆陆
张陆陆
摘 要:当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经在不断的推进,尤其是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经过多年的技术依托和教学成果探索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益。但在农村,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村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在硬件建设和资源开发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仍然较为落后,教师的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相关的培训也没有办法满足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需求,教育信息化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实践水平还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在教师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为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提供了相关借鉴。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农村;信息技术
一、绪论
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希望,而现在我们所谈到的教育信息化,则是依据时代的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而农村教育资源较为微博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是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地区。高素质的教师教育队伍是实行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前提和要求,也是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行工作的核心推动力量。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含着综合性方方面面的教育发展问题。农村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尤其是农村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应用能力,需要进行有效的改善和加强。如何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和水平,使农村的学生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信息,这是每一个教育领域研究者应当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二、现状与问题
特殊时期网课的开展与进行,帮助农村教师提高了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的作用认识。然而,由于农村信息闭塞,技术发展较为落后,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和数字时代的到来能给教育带来更大的变革,在内心深处他们依然没有对信息技术教学引起充分的重视。目前,许多教师只是认为信息技术在授课的运用仅仅是获得网络资料,从网络上获取相关的课件资源,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较为深入的教育信息应用方面,这些一线教师还并没有产生足够的认识。农村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较为浅薄,这也是教育信息化没有办法在农村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许多的农村中小学,学校都会给教师配备相关的电脑等信息化电子设施,然而有许多教师对于计算机的系统维护知识与操作应用知识并不十分了解,对常用的教学软件的理论与应用也不是十分透彻,对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更是没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在一个新的信息时代,仅仅能够从电脑和网络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课件是远远不够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于慕课、云课堂以及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相关教学软件的认识和了解相对较弱,甚至有教师对此方面甚至完全不了解,对教学设施和教学软件的掌握不够深入,对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不够关注,这些都是导致数字化课堂构建和现代教学模式没有办法深入进行的重要原因。
目前,农村教师在学校和地方教育局政策的合力下,已经开始了尝试性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然而很多教师在整合过程中流于形式。许多教师认为搜索需要的教学信息和资料,运用网络上各种电子资源、思维导图就已经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入整合了,这一想法明显是达不到我们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的预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教学整合停留在资料、课件、思维导图等知识展示的表面,没有办法从教学思维、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深入的整合,这是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化水平在教学领域中进行实践应用的核心问题。
通过对现状的实地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农村教师对于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兴趣是较高的,并且较多的农村教师也认为自己所参加的信息技术培训对于自己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十分有益的。但由于目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城乡教师所获得的培训机会也是不均的,针对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次数较低,教师们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培训的机会,而这也是阻碍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研究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理念。农村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应该紧紧的跟随时代发展,要树立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信息教育观念,拥有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时代的技术发展接轨,培养出适合社会的信息化人才。无论是什么学科,什么年龄的农村教师,都应该转变自身固有的教学教育观念,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获取知识,把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当中,并且善于使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应用不应仅仅是一个噱头,要从根本上转变对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理念,除了应用相关的信息化的教学工具以外,還要积极学习,主动参加相关信息技术培训,熟悉自己的电子设施和相关学习软件。目前网上有许多学习软件可以被当做良好的学习平台。教师在学习平台上面可以与学生开展互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教师通过网上授课平台,给学生解疑答惑,提供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些学习平台软件的价值,把便利的学习软件利用起来,通过软件上提供的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查看学生的成绩发展趋势。例如在软件智学网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师生互动学习软件,智学网充分的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试卷切入,能够分析出学生的成绩波动情况,并且为学生的错题提供相似题型训练。中小学农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像这样的学习软件用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提供更为先进的学习软件和学习工具。
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形成的,一位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教师能够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讲课能力和教学水平。因此,省市的教育管理部门应当注意城乡与农村教育资源的均等分配,要为农村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学校应当鼓励农村的一线教师积极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无论是基本的信息技术引入,还是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微课、慕课培训等等,都能够不断的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并且通过培训,农村教师能够和城市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到彼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运用的优势和劣势。在交流的过程中,农村教师不仅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还能通过对城市和其他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察当中,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点,共同促进城市和农村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总结
本文通过对现在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索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理论的发展应用,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进行评估总结和反思,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深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借鉴参考。
本文的研究到此结束,笔者才疏学浅,希望以后更多的学者能够对农村教育信息化这一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且对本文欠缺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指正。
参考文献:
[1] 李龙.“电教百年”回眸——继承电化教育优良传统开创教育技术辉煌未来[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3):8-15.
[2] 刘延东. 巩固成果 开拓创新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 中国教育报,2016-01-22(001).
[3] 教育部. 守望与创新——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志龙同志在纪念中国电化教育发展70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7-11-25.
[4] 任友群, 冯仰存, 徐峰. 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精准扶贫的行动方 向与逻辑[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