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明语言习惯的养成教育
2020-03-12陈正佳
陈正佳
幼儿文明语言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才无德,其行不远矣”,文明礼貌不仅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教师是幼儿的管理者、服务者和终身的导师,教师要重视幼儿文明语言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养成文明语言习惯呢?
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并鼓励孩子
每天早上幼儿来园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但我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先主动和幼儿打招呼。一部分孩子会在家长的提醒下主动和教师打招呼,很少有孩子会主动、自觉地和教师打招呼。我班新来了一个插班生,比较安静,不喜欢讲话。每次和他说话时,他都不愿意叫老师,来园或放学时也不会说“老师早”“老师再见”。遇到这种情况,我每次都会轻轻地和他说话,和他聊一些他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拉近和他的距离,不断地鼓励他。慢慢地,这个孩子来园时会给我一个大大的微笑,低头小声地说出“早上好”,到现在会大声地对我说“老师早上好”,这个过程让我感动不已。由此可见,幼儿文明语言习惯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
营造良好的礼貌氛围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使用各种礼貌用语,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营造良好的礼貌氛围。每天一进校门就能听到孩子主动地说“老师好”“老师早”,而老师也同样需要说“孩子早”。这样礼貌的氛围对孩子文明语言习惯的养成很有帮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要以礼待人,例如幼儿帮教师摆放好桌椅板凳,教师要说声“谢谢”;有时教师也会犯错,如走路不小心撞到孩子时要及时地说声“对不起”。幼儿园中良好的礼貌氛围对幼儿来说意义重大。
以教学活动为载体
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听儿歌等形式展开礼仪教育。平时讲故事时,我会有意识地选择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并富有情感地讲给他们听。如给孩子讲了《四个好朋友》的故事后,我问小朋友:“小花猫、小黄狗、小公鸡、小白兔好不好?”他们都说好。我又问:“为什么说它们好呢?”引导幼儿说出它们都有礼貌。我又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结束后,我提议给四个“好朋友”贴上大苹果,因为他们都是有礼貌的好朋友。小朋友们一致同意,并高兴地拍起了小手。我趁机说:“你们要向四个“好朋友”学习,做有礼貌的孩子,老师也会给你们贴大苹果。”在讲故事的同时,我还会教孩子朗诵儿歌,如《有礼貌的好宝宝》《老師》等。有些孩子朗诵完儿歌后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以游戏活动为载体
我还会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于是,我便将礼仪教育寓于游戏之中,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比如在“娃娃机”“百货超市”“小餐厅”的角色游戏中,孩子会接待、让座、倒茶,会排队买东西,遵守公共秩序,并会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欢迎光临”等,也学会了如何与“服务员”“售货员”沟通交流。
在“家庭”角色游戏中,“爸爸”“妈妈”要关心“孩子”,“孩子”要尊重、体贴“爸爸”“妈妈”。我引导幼儿将游戏融入晨间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时时刻刻这样做。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也要帮助幼儿树立礼貌意识,抓住每个机会对幼儿进行指导、教育,帮助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平时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可能会印在孩子的脑海中,家长的一言一行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培养孩子文明的语言习惯必须从家长做起,大人之间在说话或做事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说脏话,做出不好的表率,避免幼儿模仿并形成不良习惯。幼儿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因此,家长要做到说话要和气、谦逊,不要讲粗话,要懂礼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有些家长去亲戚、朋友家做客时一定要让孩子叫“叔叔、阿姨”,孩子不愿叫便会大声呵斥:“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这么没有礼貌啊!”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家长要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耐心的教育。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运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和行为训练。相信只要家长、教师持之以恒地共同进行教育,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是文明礼貌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