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心”攻克“毒心”
2020-03-12王宜军
王宜军
【案例】颜向闯,曾经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孩子,可是,由于他迷恋上了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成绩下滑严重。我深知他“中毒”太深,一次次地说教不济于事,想尽快让他摆脱网络的“控制”,谈何容易!看着这么一个聪明的学生把时间消耗在网络游戏中,我很是揪心。为什么我的说教不起作用呢?我琢磨了许多天,终于找到答案——我觉得还不够了解孩子,没有“读”懂他的心。于是,我决定全面了解他的情况。
我首先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原来他母亲去世得早,继母又得病离开了这个家,父亲仅靠种菜供孩子上学,对孩子疏于管理。了解情况后,我下决心一定要挽救这个孩子。我曾经多次从网吧中把颜向闯拉回我的家,苦口婆心地教育。可是他一点听不进去,还是偷偷地去上网。我感觉颜向闯对于网络,就像吸毒一样地“上瘾”了,任何说教对他都没有作用。怎么办呢?我从报纸和网络上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孩子对网络游戏依赖的文章,也研究了一些教育专家关于网络的看法。决定根据专家的说法,先在网络游戏中成为颜向闯的朋友,让他相信我,然后再拉他上岸。原来在虚拟的游戏中,孩子有一种做英雄的自豪感和成功感。谁不想做英雄呢!可是在现实中,孩子没有机会,他被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把这种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精神需求寄托于网络。我决定转移颜向闯的注意力,让他在现实中找到做英雄和成功者的感觉。颜向闯篮球打得不错,我就对他说:“你教我们班同学打篮球,好吗?你就是我们的专职篮球教练了。”颜向闯很爽快地答应了。到了篮球场,看到同学那种笨拙和害怕的样子,颜向闯很认真地做起了教练。后来,我又经常陪颜向闯一起打乒乓球,转移了他对网络的注意力。颜向闯对网络的依赖,也渐渐地弱了。他开始意识到了网络的害处。经过半年的努力,颜向闯彻底摆脱了网络,学习成绩恢复了原来的优秀。一年后,颜向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老师,没有你的耐心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他还经常给我来信。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是教育成功的金钥匙。凭着这颗爱心,去“读”懂他们,让一棵棵稚嫩的幼苗茁壮成长;凭着这颗爱心,让孩子们由后进走向优秀,由自暴自弃走向自信勇敢,精神饱满地面对人生挑战。
“读心”,即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每接一届学生,一开始就要了解每位孩子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学习基础、行为习惯等因素。“毒心”即是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各种因素的侵蚀,会对孩子的心理和思想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做一个有艺术感染力的班主任尤为重要,用自己的“读心术”去改变影响孩子们的“毒心束”。
如何“读心”?当然要“读懂”——
用“尊重”去“读懂”。孩子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要想走进他们的心灵,读懂他们,就要充分地尊重、理解他们,满怀真情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障碍,为他们创设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敢于辩论,勇于挑战,善于创造和探索。唯有尊重,才有可能读懂学生。
用“换位思考”去“读懂”。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是师爱的最高境界,而只有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做到以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孩子。教师一定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经验、认知基础、思维障碍和成长规律,用真诚的爱心去读懂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对话中”去“读懂”。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对话,在对话中读懂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成长的需要,从而提高教育过程中的决策能力,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成长状态,用心解读学生的成长需求,真心寻找学生发展的可能空间,真心与学生做朋友。
在“全面了解中”去“读懂”。有营养的教育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科学的探究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好吃”的教育就是把有营养的知识烹调成适合孩子口味的教育。学生需要的知识,教师只有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读懂学生,才能把握教育起点;只有全面了解孩子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創造出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喜爱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