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020-03-12吴爱芳

成功密码 2020年3期
关键词:言行行为习惯规范

吴爱芳

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同样也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和领会不深刻、不彻底;行为不到位、不规范,所以这个时候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本文就此做出几点探讨。

一、严格要求学生,注意教育的渗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忽略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教师只是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并没有意识到小学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么重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师一定要注意教育的渗透,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习惯。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要远大于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想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要严格要求学生。

例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给学生约法三章。清清楚楚地告诉了学生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严格禁止。有一次在升国旗时,我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并不认真,于是我很严厉地看了他一眼,那个学生马上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妥,开始认真地行注目礼。这样的严格要求,并不是想让学生去害怕教师,而是需要我们的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到底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严格要求学生,注意教育渗透,这是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好办法。

二、注重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和学生的家长之间进行合作教学十分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这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小学生的空余时间比较多,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成天地盯着学生,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在学校里学生归教师管理,回家之后和家长合作,让家长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这样就可以真正地实现全天监督,时刻有人注意提醒学生不当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更加注意。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我在带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就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尊敬长辈,我告诉学生不仅仅在学校中要尊重师长,回家之后也要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不可以在学校中是一个样子,回到家就立刻变成了所谓的“小皇帝”“小公主”,我会不定期地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看看哪一些学生在家里是所谓的“小皇帝”“小公主”。这样,学生就会把自己在学校学到一些基本礼仪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除此之外,我还会不定期在班级里举行家长会,和家长共同探讨我们的教育工作应该怎样更加深入地进行。和学生家长之间合作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设立严格的奖罚制度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这个时候想让学生了解到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最简单明了的方法就是设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学生知道自己做哪些事情可以受到表扬,做哪些事情又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他们也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教师需要注意奖罚制度的目的不在于表扬某一个学生或者惩罚某一个学生,而是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我在教育过程中就会写出一些明确的条例作为班规,并将它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他们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我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是班级里的一分子,大家都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然签了字,那么大家就应该自觉地遵守,如果不遵守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上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学生,为了不想受到惩罚,也规范了自己的言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小學生天性活泼好动,没有成熟的是非观念,所以,这个时候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规范学生的言行,严格要求学生,注意教学渗透,让小学生在初期学习阶段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言行行为习惯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语录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漫画论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