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
2020-03-12康树军程舸
康树军 程舸
黎坝镇位于镇巴县西南部,距县城约60公里,总面积103.7平方公里,有水田4488亩,旱地3622亩,有林地10.5万余亩,荒草坡28万余亩。最高海拔2500多米,最低海拔900多米,平均海拔1200多米,是个典型的大巴山山区农业镇,辖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共36个村民小组,2452户,9352人。全镇共有6个贫困村,576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922人,是个典型的贫困山区贫困镇。黎坝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老区,留有很多红色遗迹,是革命老区镇。就是这样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身的乡镇,近年来黎坝镇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调研,高规格规划,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乡村文化发展为魂魄,以乡村治理为手段,以“三变改革”为契机,推动农村整体发展,不但使黎坝镇的广大人民群众摆脱了贫困,而且在无形中使黎坝镇逐步达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的要求,在川陕边陲建成了令人向往的“全省乡村旅游名镇”和“全省最美宜居示范镇”,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了无缝对接,使黎坝这只“金凤凰”展翅腾飞,成为全省脱平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翘楚之一。最近,我们对黎坝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的做法进行了调研,现归结如下。
一、抓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全体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黎坝,党的组织无处不在,党的威信无处不在,党的形象无处不在,党的声音无处不在。党组织指到哪里,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就冲在哪里。这一现象的形成,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坚持长期不懈地抓好党的建设。一是抓班子,树形象,真心为民提威信。镇党委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当日+”、“道德讲堂”、“扶志学堂”“党委中心学习组”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学习各项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认真调查研究,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化解各种矛盾问题,真心实意与人民群众心贴心,办好事,办实事。二是抓创新,强筋骨,确保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黎坝镇推行村党支部书记交叉任职,让富裕村的副支书到贫困村任职书,从镇干部中下派一部分干部担任贫困村支书;在全镇范围内招考了10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男女青年任村文书,并作为村支书村主任的后备人选加以培养;成立乡贤委员会,评选那些乐于为家乡出力,有德行、有威望、有能力的人为乡贤人才,充分发挥乡贤人才在“软治理”“软约束”中作用,在镇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参与讨论制定本村镇的发展规划、乡村治理、民生项目、产业谋划和智慧村庄建设等。三是抓引领,谋发展,强化党支部在经济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镇党委紧紧围绕“主题党日+精准扶贫”,坚持“党建带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党建”,把基层党建目标的重心放在找“穷”根、寻“病”源、创“兴”路上,促进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实现“支部+”四种模式,即支部+党员+贫困户帮扶模式、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村民帮领模式、支部+基地+贫困户+村民帮带模式、支部+企业+贫困户+村民帮引模式,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合作社为载体、以致富为目的,让党委聚力、支部助力、帮扶发力,实现产业全覆盖。一是把产业建在支部上。由坪垭、杨坪、王家坪、长柏等4个村党支部书记牵头,与四川通江签订产销合同,种植椴木银耳50000余节,总投资200余万元。采用“专业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的发展模式,94户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11名党员参与示范带动和管理,解决了大量临时用工岗位。第一书记张仕海带头发展瓜蒌产业,与安徽亳州签订生产合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流转土地200亩,带动贫困户36户代资入股、78户农户土地入股,全年解决1000余个临时务工需求,为群众带来年经济效益27万元。为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全镇6个贫困村均成立了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村支部书记任理事長,创新建立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平台,激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填补了村集体经济空壳的空白。二是把增收融入党建综合体中。成功创建产业发展“六金”模式,在全镇创新建立党建综合体5个,实现产业全覆盖,使群众增收致富,截止2018年底,所有产业已实现增收带贫,其中,光伏产业分红25.8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养蜂户均增收2680元,特色产业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三是把能人聚在党旗下。大力实施“三抓三当一引领”工程,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发展为党员,采用“党建+三变改革+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广大党员带头发展产业,百棚椴木银耳成功实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百棚无公害绿色蔬菜抢占全县绿色蔬菜种植商机、百亩稻田生态泥鳅养殖弥补全县泥鳅养殖空白、百箱中华蜂成功实现林下养殖、成功实施百头肉牛+蚯蚓+杂果园的循环经济模式、千亩保护地绿色有机大米种植,创建“荔枝”大米品牌,实施千亩退耕还林种植积壳,流转土地,种植千亩花椒、千亩荷花,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三变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到产业兴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富裕起来
一是引进一大新型产业(光伏)。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建设1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农户入股分红得利、合作社资本滚存得利、公司经营获利的三赢格局。二是做强两大传统产业(大米、油菜)。立足黎坝自身优势,指导群众科学化轮种水稻和油菜各近4000亩,并在种植环节、加工环节、包装环节、推介环节、销售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把传统种植业打造成黎坝地标品牌,“荔枝香米”、“ 黎香菜籽油”等品牌大米及食用油获得了有机认证,每斤市场售价分别提高50%和30%,仅水稻、油菜两项传统产业实现户均增收6500元以上。三是培育三大特色产业(银耳、辣椒、瓜蒌)。先后从重庆、成都、武汉成功引进辣椒项目,通过订单保底回购模式,由园区龙头企业“一条龙”服务经营,已初步形成“巴山艳椒”、“镇巴红椒”等地标品牌。截止目前,每年种植辣椒3000余亩,年产值1000万余元,带动贫困劳动力300余人,每年户均增收4000多元。2018年又先后在春生、长柏、坪垭、杨坪、王家坪等村新培育银耳10000架、瓜蒌500亩,带动贫困户264户,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3560元。四是扶持小众产业。在柳营村试点将22户贫困户旅游扶贫发展资金44万元以“代资入股”模式,集中流传土地近500亩,打造莲藕种植、荷花观赏、荷田垂钓于一体的荷藕水上产业园。在关门村院子小组采取“带田入股”模式,抱团发展稻田泥鳅60亩,吸纳贫困劳动力20余人,户均增收5000元。在长柏村种植中药材枳壳900亩,扶持生猪、白山羊、养蜂等养殖业,引导扶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仅2019年,就发放小众产业扶持资金50余万元。这些产业齐头并进,各有特色,让广大群众实现了土里刨金(种植业)、山上生金(林下经济)、水里捞金(水产养殖)、屋顶披金(光伏)、网上淘金(电商)、景色吸金(乡村旅游)。截止2018年,全镇户均发展产业项目2—4个,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农村人均收入近达到近2万元,全镇居民存款超过2亿元,人均存款达到2000多元。如今黎坝镇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农民收入也在稳步增长,逐步摆脱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
三、抓生态宜居,促人居环境改善,修建特色民居,圆农民群众的“安居梦”
针对部分居住在高山、交通不便或村民房屋不安全等实际,镇村逐一进行摸排,登记造册,采取最简单的“减法”,搬迁安置一户,从名册上销号一户,近三年搬迁安置群众426户2315人。针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或生产作业,镇村两级以铁的手腕,毫不留情,一律用“减法”,先后关闭木材加工厂1个、开山采石场2个、取土点21处、河道挖沙点35处;在中石化春生一井旧址上,筹资1000万元修建1兆瓦光伏基地,并在其周边建设观光茶园1000余亩,不仅有效治理了因石油天然气钻探而破坏的裸露山体,也解决了周边村民就业50余人,同时,还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着力建设“精美田园、养心黎坝”,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其幸福生活指数,采取整合项目、撬动民间资金等方式,兴建了一街(春生仿古一条街)、两馆(川陕秘密交通线纪念馆和乡村振兴展览馆)、三亭(仰生堂、俯生亭和敬生亭)、三泉(龙凤泉、龙福泉和龙慧泉)、三园(农耕院、农乐园和农孝园)、三桥(春柳桥、春风桥和春分桥)、四千(千亩荷塘、千米画廊、千米彩色健身步道和千米滨水休闲乐园)、四院(梅花苑、怡兰居、翠竹院和菊花园)、五奇(龙凤泉、千年古柏、长寿村落、端公戏和红色秘密交通站)等乡村文化旅游景点,扮靓了黎坝,增添了文化氛围。修建了垃圾填埋场,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做到垃圾日扫日运,集镇街道清洁美观。家家户户修建了水冲式厕所,实现了农村“厕所的革命”。让广大群众圆了“四有” (有房、有土、有业、有钱)、“四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的“安居梦”,真正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四、抓乡村治理,树乡风文明,弘浩然正气,破解“陈规陋习”和“久治不愈”的难题
针对乡村治理中很多“久治不愈”的“老大难”问题, 黎坝镇积极探索推行“四治(自治、德治、情治、法治)融合互补法”。自治,就是依托村规民约解决一些现行法律法规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德治,聘请村内德高望重的人及评选出的道德典范等参与村务管理,让广大村民“口服心服”;情治,聘请“支客司”(当地农村红白喜事的主持人)在村民过红白喜事时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充分激发并利用村民的“家乡情”,在春节期间举办“乡约黎坝”系列活动,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每届参与群众均在6000人以上,全体在家村民积极参与,绝大部分在外务工、经商的村民也专程回家参与。法治,就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让广大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法规解决有关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实,“四治融合互补法”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几何式”倍增的乘法效应,让“法治”这个最后的保障措施少有了发挥作用的机会,全镇近三年无一起刑事案件发生。2018年,黎坝镇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评为“2016年以来维护稳定工作先进集体”。针对部分群众不讲环境卫生、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以及镇内村内的“恶人”、“懶人”,镇村两级携手用“除法”,彻底予以根除或加以改造,先后挖掘整理田氏家训、黎氏家训、刘氏家训等家风家训50余条,评选“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农户”、“道德模范”等各类先进、文明典型200余个。同时,还筹措资金300余万元,修建红色交通线黎坝纪念馆,纪念建国前黎坝籍烈士黎正刚同志;筹措资金30余万元,为当代的黎坝籍烈士田正军同志父母修建住房一套140余平米。同时,镇党委还大力倡导广大群众宣传其事迹,学习其精神,通过身边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群众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展新貌,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喜人局面。
五、抓治理创新,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提升乡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
在新的时代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问题、新矛盾千头万绪,层出不穷,这给我们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镇党委政府迎难而上,狠抓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一是抓招商引资,强化农头企业的帮带作用。建立黎坝镇脱贫攻坚产业园,成功引进辣椒、豇豆初加工、粮油深加工、电商物流园等企业入驻,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台《黎坝镇鼓励贫困户进企业、企业入园区的指导意见》,为吸纳贫困户的企业实施五个优先,即:优先考虑贴息贷款、优先考虑争取扶持项目、优先考虑入驻镇精准脱贫工业园、优先减免入驻园区土地租金、优先享受三通一平优惠政策。按照企业吸纳贫困户务工工资总额的5%和企业销售贫困户的产品总额的5%比例,给予企业奖励补助,强化落地企业的帮带作用。二是抓组织管理,发挥四支队伍合力作用。坚持实行“两会一通报”工作制度,以“周工作清单,月工作督办单”的形式发放到各连片领导、包村组长、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手中,做到工作有人做,责任有人担,结果有人问。做到领导带头“尊规树范”,干部带路“进村入户”,群众带劲“发家致富”。三是抓制度创新,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作用。整合交通养护、美丽乡村环境整治、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相关资金,在贫困户中选择符合条件人员,明确职责要求,创新建立“四长+贫困户”管理制度。在河道管理上实行“河长+贫困户”制度,负责河道环境整治,防汛检测,水生态修复,河道设施管理等工作;在移民安置点、中心院落管理上实行“院长+贫困户”制度,负责院落环境卫生、花草树木养护和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在村内主要干道公路养护管理上实行“路长+贫困户”制度,负责公路沿线环境卫生、绿化带维护、排沟清污、路面障碍及沿线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在贫困户集中区域实行“留守互助长+贫困户”制度,负责对帮扶户开展留守人员亲情关怀、健康照顾和生产生活物资代购等服务。四是抓共生共赢,促互利发展。第一,抓两社合一,互惠共生。通过政府牵头,在企业、合作社、社会团体法人之间建立利益廉价机制,将现有的各村资金互助协会与各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实现两社合一。成立黎坝镇互助资金协会6个,纳入贫困户263户,发动帮扶单位为每户贫困户缴纳入社费500元,同时政府注入资金160万元作为贷款或村内融资本金,面向全村社员提供产业资金支持。同时,又成立村级互助合作社7个,吸纳贫困户社员426人,与县农商行合作,村互助合作社整合资金45万元,作为贫困户光伏贷款的风险担保金来发展光伏产业,以1:10的比列撬动银行信贷资金450万元,投放到扶贫狐族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与光伏公司合作发展光伏电站项目,截止2019年9月,每户贫困户盈利近万元。第二、抓三地共建,互惠互利。联合本县泾洋镇草坝、通江县空山坝,签订“草坝—黎坝—空山坝”川陕两省三坝两日游协议,将三地的旅游资源联合起来打造百公里区域旅游线,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乡村旅游与群众增收致富和谐共生、互惠互利。
六、抓乡村旅游,提升乡村发展品位,精心打造“精美田园、养心黎坝”旅游品牌
随着“逆城市化”的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越来越大,黎坝镇党委政府及时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精心打造黎坝乡村旅游品牌,已取得出初步成效。一是精心培育自然风光。黎坝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特色鲜明。春天油菜花开,金海泛波,花香四溢;夏季水稻翠绿,蓝天白云,泉水淙淙;秋季稻花飘香,荷伞碧绿,荷花争奇斗艳,冬天白雪皑皑,苍松挺拔。二是精心挖掘打造农耕文化。黎坝农耕文化久远深厚,极具挖掘打造潜力。他们精心打造了一街、两馆、三亭、三泉、三园、三桥、四千、四院、五奇和六业等颇具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三是挖掘红色文化。黎坝是革命老区,留有红色秘密交通站的物资中转站旧址等众多红的遗迹,镇党委政府及时抢救修葺了旧址,在这里建起了展览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干部红色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四是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先后开发了荔枝香米、巴山艳椒、小榨菜子油、竹筒酒、稻田泥鳅、银耳、瓜蒌、花椒等农副产品为旅游产品。五是开办了农家乐,开发了农家菜,形成了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开心看、乐于购、吃得好、睡得香的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