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管理中的薪酬激励作用
——基于基本行为模式
2020-03-12焦晏如
焦晏如 张 野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一、相关概念
(一)基本行为模式
基本行为模式是以大批量的实际行为为基础,通过不断综合概括,从而总结得出的一种理论抽象的行为,是行为的基本框架或标准。在1966年,Katz & Kahn在论文中提出:有三种员工的工作行为能够充分发挥组织的运行和效用。一是员工的维持行为,员工能够加入组织,并且长久的在组织中工作;二是员工的顺从行为,员工能够充分完成其所应当完成的工作任务;三是员工的主动行为,员工能够超越自身工作范围,不断激发其工作的创造性和自发性行为。任何组织若仅依靠员工完成其工作范围内的行为,是很难达成其有效的组织价值目标的。因此,组织必须依靠员工的主动行为,即第三种员工超越自身工作范围的行为,从而刺激组织价值目标的实现。
对于基本行为模式并没有找到统一的回答,笔者将以上三种行为暂定义为本文的基本行为模式,以此为基础对组织行为管理中的薪酬激励作用进行分析。
(二)组织行为管理
组织行为管理是以系统分析为模式,通过对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研究组织中员工的心理与行为的交叉性、边缘性的社会科学。其效用在于提升管理者判断、引导以及控制员工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的价值目标。
组织行为管理的研究内容因其研究对象而界定,以组织中员工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为研究范围。同时,组织中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能够划分为三个层面,即组织中个体心理与行为、组织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以及组织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管理就是对以上的三个层面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判断、引导和控制,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实现组织的价值目标。
(三)薪酬激励
薪酬是对劳动力的价格体现,即劳动力的价格。薪酬通过实现员工对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方面,对员工起到激励的作用。薪酬能够肯定员工在一定阶段的付出与努力,员工满意的薪酬则能激励其在组织中更加努力的工作。在更深层次上,对员工而言薪酬不仅仅是货币数量的多少,薪酬更能体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以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等。
所以,薪酬隐含着成就激励、地位激励等。薪酬的激励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创造性、积极性,从多维刺激员工工作的主动性,是推动员工投入工作的动力之一。员工在组织中努力工作,一方面争取得到薪酬的增加,一方面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员工能够感受到实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能够激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创造,不断前进。
二、组织行为管理中的薪酬激励作用
组织行为管理以对组织中个体心理与行为、组织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以及组织心理与行为的判断、引导和控制为目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实现组织的价值目标。同时,对员工而言薪酬不仅仅是货币数量的多少,薪酬更能体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以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等。因此,基于基本行为模式,探索在组织行为管理中薪酬的激励作用,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员工进入组织初期,因经济独立、回报家庭等各种事项,对薪酬的期望值较高。因此,在这一阶段,薪酬是激励员工工作的首要因素。而组织应选择中等偏下的薪酬程度,这样既能满足员工的基本需要,也能给员工未来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时期的主要模式是员工的维持行为,并激励员工走向更高的工作水准。
员工进入组织中期,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都不断提升,相应的薪酬水平也同比增长。与此同时,员工对生活等需要的层次不断提高,对薪酬的重视呈反比下降。在这个时期的主要模式是顺从行为,完成其角色内的工作任务对于员工来说已经得到满足。
员工进入组织后期,在这一阶段,薪酬能够体现员工的能力以及社会地位,能够满足员工实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员工需要对家庭承担较大的责任,也将会以退休后的保障为目的,不断提高对薪酬的重视程度。在这个时期的主要模式是员工的主动行为,实现员工自身的价值的同时实现组织价值目标。
三、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
在组织行为管理中,通过满足员工的维持行为、顺从行为和主动行为,薪酬激励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组织中辞职、跳槽、消极怠工等现象仍然频频发生,结合实际,笔者总结了以下薪酬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制度设计存在很大随意性
薪酬制度以外部竞争性、内部公平性和个人公平性这三个原则为设计依据。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大多数组织因为无法准确即时地得到市场的整体波动,所获得的信息与市场信息不对称,薪酬的多少缺少市场数据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薪酬制度缺少科学有效的职称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很容易因管理者或其他有心人的操纵所影响。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职称评价,形成了组织内部的薪酬不公平,容易导致员工离开组织,不再进行维持行为。
(二)忽视薪酬沟通环节
大多数组织对薪酬制度采取保密的制度,对于员工所获得的薪酬发放不以予公布,从而导致员工无法判断薪酬与其工作绩效之间是否存在正比关系。并且,信任的问题也一样存在。员工无法了解他人的薪酬,同时也不能够理解自己所获得薪酬与其对组织贡献的比例,因而会导致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与满足功能不断减弱。薪酬能够起到激励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沟通,当管理者与员工沟通自己所想获得的价值,公开一定程度的薪酬信息,才能使得薪酬对员工的激励效用最大化,员工的顺从行为得以维持。
(三)薪酬管理与绩效脱节
许多组织中的薪酬缺乏有效的杠杆,无法与员工的绩效紧密地结合,导致绩效的管理仅仅是形式主义,在组织中优秀的员工与懒惰的员工所获得的薪酬一样,无法体现差异,做多或者做少都是一样的薪酬。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员工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再进行主动行为,薪酬失去了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建立薪酬有效激励的措施
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需求,在组织中不同的员工,其需求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组织应当以员工的实际需求为落脚点,采取适宜的薪酬激励,从而满足员工的基本行为模式。对绝大多数的员工而言,薪酬是其支撑维持行为的最基本的保障条件,薪酬若无法达到员工的心理预期,即时其他的要素再好,也无法留住员工。
(一)重视薪酬制度的重要作用
薪酬是满足员工加入组织并且长久的在组织中工作的基本条件,即员工的维持行为。组织的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薪酬对这一行为起到的深刻影响。从而管理者才能运用好薪酬制度,发挥激励作用,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双赢局面。管理者应当从大局出发,不能仅仅立足于分配的薪酬和人力资源的局限的工作,要能深入理解薪酬激励的本质,在实现员工的价值基础上,推动组织价值的实现,将组织管理地更大更强更有竞争力。
(二)注重与员工沟通薪酬问题。
薪酬的分配以及多少能否公开透明,在各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议。部分员工不愿将其薪酬所得为他人所知,但不透明的薪酬制度会导致薪酬的激励作用不断削弱。组织应当注重与员工沟通,公开一定程度的薪酬信息,才能使得薪酬对员工的激励效用最大化,员工的顺从行为得以维持。在更进一步,薪酬制度的沟通能够提升员工的主动行为。
(三)实现薪酬与绩效挂钩。
固定的薪酬对员工无法发挥出较大的激励作用,当薪酬与绩效紧密联系起来时,做的多,获得的薪酬越多,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主动行为。薪酬与绩效的挂钩在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管理者或其他有心人的操纵,使得薪酬的考核建立在公平的定量定时的基础之上。同时,管理者应将薪酬的考核与员工的职务晋升等相关联,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激励员工行使超越自身工作范围的行为,即主动行为,了解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差距,依此改进工作,提高绩效,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刺激组织价值目标的实现。
五、结束语
在组织行为管理中,员工激励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薪酬是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等起到最重要的激励手段之一。薪酬对员工的激励影响主要表现在员工的三个基本行为模式上,即维持行为、顺从行为、主动行为,这是薪酬能够发挥激励作用的前提条件。同时薪酬是员工能力、地位和社会认可的表现形式,员工在组织中的各个阶段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组织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薪酬激励手段,从而获得员工能够感受到实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组织能够实现其价值目标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