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2020-03-12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农牧业青海省劳动力

马 越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07)

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农业农村的经济问题时时刻刻关系着民生,必须始终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工作的重心。青海省的“三农”问题依旧存在,因此青海省应当贴合实际情况,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现实路径。

一、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

一是青海省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坐落着青海省,作为“三江之源”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矿藏储量非常丰富,以有色金属、石棉、煤为主,大大小小的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石油、天然气、风能资源相当丰富,其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集中于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的优势资源之一。全省地下水资源总量258亿平方米,有长江、黄河、澜沧江、内陆河四大水系,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青海省依托日照充足、光热资源富裕等优势能够发展清洁能源、特色新兴产业,比如光伏发电产业等,都能够有效的推进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产业,积极促进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是青海省有用丰富的旅游资源。青海全省的面积大,旅游资源丰富,且旅游景区分布广而不散,也就意味着青海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能够积极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青海省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具有青藏高原的特色,因此青海省的人文环境也非常具有高原特色。正是因为青海省的旅游资源能够对青海省的乡村振兴战略选择精准路径,推进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能够扩大就业机会,升级农牧地区产业结构,为青海省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活力。

2.劣势分析(W)

一是劳动力结构矛盾。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出现了劳动力的过剩和短缺,劳动力的过剩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但是市场充斥很多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力,无法适应现实要求,而劳动力的短缺也是与之相对应,市场需要高技能的劳动力,但是供给无法满足需求,出现高素质劳动力的短缺情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发展劣势。

二是创新能力不高,缺乏创新意识。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先进力量,但是青海省在科技创新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现代化农业、牧业、旅游业等的发展,这是青海省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大劣势。创新能力在任何领域都能实现进步,尤其是在青海省农牧业发展进程中,缺乏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先进人管理人才,使得高原农牧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低下的状态。因此,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青海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桎梏。

3.机遇分析(O)

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青海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青海省提出的“一优两高”战略的部署,是根据青海省的具体的客观情况而做出的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仅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数量,也包括经济发展的质量、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民生活的质量。而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带来经济高效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然环境,提高民生建设。

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进青海省高原旅游业的发展和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业产品的升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青海省旅游业以及农牧业产品来说是一次改造升级的机会,将高原旅游业和高原特色农牧产品相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关键就是产业的振兴,而旅游行业是将青海省的传统行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农牧业产品的质量和种类具有高原独有的特色,提升农牧业的综合产能,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青海省的旅游业和农牧业来说难得的发展机遇。

4.威胁分析(T)

一是青海省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差距大。青海省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区域间发展不够平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以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例,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86.41亿元,海东市的地区生产总值451.5亿元,海西州地区生产总值625.27亿元,海南州的地区生产总值158.18亿元,海北州地区生产总值83.53亿元,黄南州地区生产总值88.33亿元,玉树州地区生产总值53.61亿元,可以看出青海省经济发展依旧存在不平衡的问题,阻碍了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是行业相互竞争与摩擦。西北地区的气候、地理区位以及自然资源都较为相似,尤其是对于旅游业,通常形成陕甘宁青新一条线路,青海省的旅游业与西北其他地区是相互关联的,青海省推进现代化旅游业的发展,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围地区的竞争,这对于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之一。

二、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SWOT的分析,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相互进行分析,选择出适合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1.优势-机会路径(S0路径)

一是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推进现代化旅游业。商品经济的观念和文化消费观念推进了现代化旅游业,然而新媒体的成为了旅游业的中间力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当与现代化相结合,不仅仅是旅游现代化,还有农牧业现代化、乡村现代化、农牧产品的现代化。青海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为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推进现代化旅游业也为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针对性的实践举措。

二是扩大农牧产品的种类,提高农牧业产品的质量。农牧业产品的种类和质量是农牧业发展的关键,最终的出售能够提高农牧业的创收,积极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步伐,一方面提高农牧民的意识,将农牧民的积极融入产业升级当中,使得农牧产品的生产链从开端就能够提升其自身质量。另一方面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发展,将先进的创新的技术结合至产品当中,不仅将农牧产品改造升级成符合当下的需求产品,还要加入创新意识,使得产品的供给创造出大量的需求,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

2.劣势-机会路径(WO路径)

一是积极推进教育制度改革,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问题。第一,以政府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政策,积极促进劳动力的综合素质,集中组织阶段性的学习,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有利于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进。第二,引进高素质人才,知识具有正的外部效应,高素质人才的高水平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海省的劳动力所掌握的技能,从而推动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是加大农牧业科研创新的投入,完善农牧业科技创新政策。第一,增加科技创新经费的投资,扩大科技创新经费投资的主体,不仅仅是以政府、国企为主体的投资,还要鼓励和刺激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海外投资主体对青海省农牧业现代化以及旅游业现代化的投资。二是加大培养农牧民的创新意识,因为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农牧民对于当地较为了解,相关部门根据客观情况形成农牧业创新的鼓励机制,鼓励农牧民提高创新意识,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共同打造青海高原乡村振兴的独特推进路径。

3.优势-威胁路径(ST路径)

一是区域间融合发展,形成相互交合的城市群。青海省地区发展的不够平衡,加大了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难度,但是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资源,每个地区有自己的优势,将各个地区的优势结合利用,进行相互交合,形成范围内的城市群,海东市的产业工业园区,西宁市是省会政治-经济中心体,结合海西州、海南州、黄南州、海北州、果洛州、玉树州可以自行匹配组合成为有效范围内的城市群,促进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和实施。

二是打造青海省独特的优势高原产业,将行业竞争关系转化为行业合作关系。竞争具有两面性,竞争的关系可以转化为合作关系,青海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高原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青海旅游业以及农牧产品的出售,与其他地区形成良好的合作互补关系,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可行经验。

4.劣势-威胁路径(WT路径)

一是积极推进青海省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改变劣势,规避风险,有利于推进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牧业科技能够支撑乡村振兴的发展,提高农牧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提升农牧产品的生产效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突破农牧业相关的技术难题,提升农牧民就业的积极性以及务农能力,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自身优势。“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认清问题,解决问题,在风险和威胁中形成高原优势的特色产业和行业,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路径。

猜你喜欢

农牧业青海省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浅谈西藏农牧业信息资源管理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