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

2020-03-12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群众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确定下来,并做出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现实必要性和重大战略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擎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成就,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愈发鲜明和稳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认同也显著提升。为更好地应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维护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继续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的认同工作,需要阐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身的先进性,展现推进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价值意蕴,以及找准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路径,从而推动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深度认同的广泛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砥砺前行的中国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伟力

在多元社会思潮林立的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够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牢牢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这是由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批判性和人民性等所决定的。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根本性特征。一是它是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生成的,是对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集中概括。它为正确认识与解决好历史、时代和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剩余价值的生成秘密,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只能是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客观发展规律;它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落地生根并绽放出勃勃生机,为全人类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奉献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是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理论,它是在总结时代的发展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对于理论发展的时代局限性和客观条件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理论的发展“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三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自由和解放的思想武器,维护的是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早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观,“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社会实际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伟大飞跃,曾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

(二)批判性

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3]。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特质,列宁也曾指出,“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4]。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改造现实世界的发展史来看,它所蕴含的批判性不仅仅是对自身理论之外的一切理论的批判,而且也将批判的目光毫无私心地指向自身,这正如马克思在1843年9月给阿尔诺德·卢格回信中指出的那样,“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5]。

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自我批判。自我批判不仅仅体现在理论创始人身上,而且他们后来的继承者也和理论创始人一样,自我批判、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论战中,既批判了“本末倒置”的以黑格尔哲学为基础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同时也是对他们以往所秉持的不彻底、不唯物的信仰的批判和割裂。列宁的“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毛泽东的“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以及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实际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的批判,即指向自身理论对立面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追求真理创立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尤其是马克思更是遭受了对立面阵营的诘难和政治迫害,但他们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移;列宁在同沙皇反动统治阶级以及各种“反马”思潮的批判斗争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批判旗帜,即便是遭受逮捕和流放也毫不畏惧;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高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武器”,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进行自我革命、自我批判,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卓有成效的系列战略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

(三)人民性

彻底维护和根本捍卫人民利益的人民性特征,是凸显理论价值旨归的最显著特征。理论蕴含的人民性思想问题,首见于马克思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一文,他在辩论新闻出版的自由性等问题时论述了“自由报刊的人民性”问题,并指出符合人民利益的“人民性”是不符合“诸侯等级的辩论人”的“心意”的[6]。另外,马克思在《宪章派》中揭示和批判资产阶级议会普选权的实质时也指出,议会普选权仅仅是“披着人民性的外衣”而已,资产阶级“不必承担很大的费用和风险”,可善良的劳苦大众却是将“统治阶级的派别利益”[7]当作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热情对待并且积极参与。马克思特以此来警示和提醒无产阶级要看清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彻底的“人民性”立场。

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明确表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8],终极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9],旗帜鲜明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守的人民性立场。列宁继承和发展了无产阶级理论的人民性思想,他强调对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主要是农民的利益”这样没有任何民粹派东西的“遗产”[10]是必须坚守的,我们坚决维护的是“贫民、被剥削劳动者的利益”,我们只能允许“把全部政权交给大多数人民”[11]也就是无产阶级政党来执政。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秉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始终捍卫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二、新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做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推进工作,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反作用,明晰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指导功能,对于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蚀等,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有利于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断推进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毫不讳言,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最为深沉、最为持久、最为磅礴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次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同一战略高度,进一步凸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战略意义。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等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使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我国文化事业建设所绽放的磅礴力量使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维护和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人民服务的科学的文化观念体系,是新时代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展现的文化指导功能,既能够有效降低和抑制时代多元文化共存中存在的文化实用主义倾向、资本控制下的拜金主义和审美低俗的娱乐至上的负面因素影响,引导民众更好地甄别不良文化,在正本清源中挺起精神脊梁,又能够有效调控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层面上的边界范围,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守正、创新、发展辅以坚强的人民性立场和健康的生长生成环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能够深入人心,更能够激发人民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发展规律等基本原理,以及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论断,鲜明地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13],这也就是说,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相应的“社会状况”。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攀升,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人民群众的生存性的需求基本上得以满足。

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必然衍生与之对应的新的“社会状况”,也使人民群众产生诸如发展性等新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4]当前,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结构、需要层次和顺序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逐步由生存性为主的需求特征向发展性需求特征转变,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对此,充分发挥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功能,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对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改革的资源配置问题,有利于不断促进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效率的提高,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更好地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社会分工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态功能,有助于批判和超越控制自然、只注重经济效益的错误发展理念,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功能,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人权法治保障、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达成统一的行为共识,从而更好地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地引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建设事业中。

(三)有利于更好地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蚀

“在每一种理论的背后,都隐伏着集团的观点。”[15]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不例外,它是资产阶级“财产的捍卫者”和“忠实代言人”,是在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关系下所生成的产物,它是当今世界多种意识形态中最为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所推崇的“理性、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理性目标和价值目标,在推翻封建社会的阶级统治时具有显著的历史进步性,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地位的逐步稳固,它倡导的理性目标和价值目标逐渐变得空洞乏力、虚幻缥缈,现实社会中自由的“并不是个人,而是资本”[16],平等也只是“在金钱的基础上人人才可以平等”,民主的实质只能是“资产阶级实质”[17],理性也仅是空中楼阁似的“理性化的知性而已”[1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虽然与现实社会背离,但它经过资产阶级的不断缮治,基本上还是适应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它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数百年来的经济社会建设成就衍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在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持续对我国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输出,反华势力竭力宣扬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普适性,假借追求自由、民主、人权来蛊惑人心,企图扰乱民众的正确认知力、自我决断力和科学批判力的生成,图谋消融中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妄图通过“和平演变”使社会主义中国改旗易帜。因此,为有效抵御和消除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干扰,需要坚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揭示和批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本质、阶级立场和价值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辨别力、批判力和免疫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构建和谐安全的发展环境。

三、新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路径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范围愈趋扩大,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推进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认同工作,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重视和推进。

(一)注重理论宣传的日常生活转向

马克思主义的生活世界理论,重点关注的是作为生活世界主体的人,是向人的社会实践本质的回归,而现实社会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理论的宣传工作需要转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需要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发现他们的利益关切和期待等实际问题,并用理论的科学性和人民性伟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切与期待的实际问题。

1.宣传话语的日常生活化表达。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话语先后经历了以政治话语、经济话语、政治经济话语双重和文化话语为主特征的话语表达方式,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维护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然而,在资本逻辑、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用主义、世俗化等观念对我国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有效抵御和消除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影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话语需要从彼岸的“美好愿景”落到此岸、落到当下,要将政治性、学术性、说教性较浓的宣传话语转化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化的话语,同时要注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地方的红色资源等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创新宣传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以便于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认同。例如“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三严三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等新话语和中国精神,既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又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感召和引领功能。

2.影视维度的宣传表现形式。影视作品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营养剂”,更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转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成就世人共睹,经济发展长期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已经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需要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对应的经济基础相比依然存在不少差距,文化话语权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优秀影视剧,如《我和我的祖国》《建国大业》《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人民的名义》《潜伏》《亮剑》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主旋律影视剧,既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可以展现意识形态的文化教育功能,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度。因此,创造一批既能体现意识形态性又能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主旋律影视剧尤为必要。

(二)强化运用全媒体实施精准传播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科学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体、APP平台推送的浩如烟海似的各类型(同质化、异质化)信息将人民群众紧密包围。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尤其是与价值观念相悖的异质化信息,对人民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困惑和阻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深入推进。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应对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为主要表征的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推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全媒体实施精准传播是行之有效、科学可行的实践途径。

实施精准传播,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阐述等系列工作的开展“取决于阐述的对象”,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原则。新形势下实施意识形态精准传播,是在7R传播理论背景下,在移动互联网络、大数据等科技的技术支持下,根据受众群体的兴趣、碎片化时间、需求等差异性特征进行划分归类,对不同的受众群体(Right audience)选用合适的推送平台(Right medium),并在恰当的时间(Right time)将恰当的传播内容(Right information)推送给不同的受众群体,在精准推送的过程中做好传播者(Right communicator)和受众的互动交流(Right feedback),从而使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更具生动性、精准性和实效性(Right effect)。

现时代的新媒体平台很多,也各具特点,例如,人民群众使用频率高的微信APP,据2019年微信数据统计报告显示,微信月度活跃用户数达到11.5亿人次,用户活跃高峰时间段是午饭前和下班后,各类型公众号活跃高峰是晚上9点左右;Bilibili网站,用户可以实时评论所播放的视频内容,并且用户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弹幕版《今日中国,如你所愿》《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等主旋律鲜明的微视频播放量超过700万次,单日用户评论数超过3万条,评论内容显示了人民群众对祖国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今日头条APP,基于大数据技术根据用户的历史浏览记录进行同类资讯精准推送,深受各类型用户的喜爱;抖音、快手、全民小视频等微视频平台,是人民群众喜爱的休闲和获取信息的新媒体平台,其中关于新冠疫情、援助武汉的微视频的点赞、分享日均超3万次。以上这些新媒体勾勒出的数据和状况,清晰地描绘了目标受众在个人需求、行为、关注度等方面的自画像特征,从而有助于传播者不断整合各类型传播平台和拓展传播的空间,因“需”制宜,更好地吸引目标受众,更好更快地增强意识形态宣传等相关工作的实效。

(三)完善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制度建设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所谓制度就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19],它具有规整性、强制性、激励性等特征。新时代做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继续强化和巩固全国人民接续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高度重视推进认同的相关制度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根本制度,这充分反映出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新时代完善和推进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实践要求,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1.完善以考评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建设,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市场经济学原理表明,评价一项制度的设计效果如何,制度中的奖惩机制是否健全以及是否能够严格落实最为关键。自《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党组织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主体能够认真履职尽责,细分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明确主体责任的工作要求,基本形成了宣传部门牵头、其他部门联动参与、人民群众认同度较高的良好局面,较好地推进了意识形态认同工作。但是现阶段的意识形态工作中依旧存在着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工作边界不清晰等现实问题,较为迫切的问题就是评估考核机制方面的建设亟须加强。建立以考评为导向的目标考评机制,强化考评结果在干部考核、晋升、综合效能评价等方面的运用,有利于发挥考评机制的反向激励作用,倒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主体积极开展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深入推进。

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法治建设,增强工作的规范性。新时代大力推进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法治化建设,以法律法规的稳定性、规范性功能指导意识形态认同工作,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意和必然要求,是更好更快地推进认同工作有序开展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必由之路。为解决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行政思维严重、审查工作不全面等问题,需要运用战略思维健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立法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要严格执法、顶格处罚,加大对意识形态领域内违法违规人员的惩戒力度,不断提升法律法规的权威性;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大意识形态工作的审查力度,及时筛选、甄别反党反社会反马的言论,尤其是要加大对自媒体的监管力度,全力维护和营造清朗向上的舆论空间。

3.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的预警联动机制,提高机制运行效率。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态势依然严峻,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从未停歇,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更是对意识形态的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解决现有预警机制中部门间协同效率不高、数据分析技术和分析能力不高、数据分析人力资源不足等现实问题,首先,需要转变预警联动反馈体系中政府全能型的工作理念。将积极的社会组织纳入预警联动体系的运行主体中间,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的运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这一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其次,需要加快预警联动反馈体系的新型智库建设。打造融合社会学专业、马克思主义专业、统计学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等专业在内的多学科、多领域背景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数据整合、专业分析、决策判断等方面集思广益,为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群众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多让群众咧嘴笑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