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分类法的应用、问题及建议
2020-03-12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自因特网诞生后,传统的分类法难以对海量增长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与组织,而大量的网络叙词表也因昂贵的维护费用难以为继,网络信息分类法应运而生。在web2.0的新环境下,人们不再满足于信息的获取,而更注重信息的收集、交流与共享。作为网络信息分类法的代表之一,自由分类法基于社会化标签服务,为大众带来了平等、便利的信息分类方式,使信息分类从专业人士的生产模式走向了大众参与的消费模式。
自由分类法是网络用户使用标签描述信息资源,进而实现信息分类、交流、共享的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主要按学科划分类目不同,自由分类法以主题为主学科为辅对信息加以标签标记,方便非专业领域用户使用。同时,自由分类法没有权威的分类文本予以参考,网络用户可以使用任意标签标引信息资源且标签间没有上下级类目之分,这体现了自由分类法的自由性和平面性。
随着社会化标签服务的发展,国内外多家网站都对自由分类进行了尝试。[1]美味书签(del.icio.us)作为使用自由分类法的典型应用,受到广大网民追捧。与普通视频、图片网站不同,美味书签允许用户收藏其他网页的地址,并对不同网址添加标签,为网民提供了一个便于分类管理的网络网址收藏系统,同时利用标签,用户可以查询到其他用户收藏的网址,实现信息共享。[2]我国的社会化标签服务也在快速发展,豆瓣网就是我国使用自由分类法的典型网站之一。豆瓣网是一个社区性质的网站,集合了音乐、电影、图书等内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收藏和评论感兴趣的内容、与广大网友交流和互动的网络平台。“标签”功能是豆瓣网的主要特色之一,例如:当用户看过一部电影后,使用评论功能,便可以对其做出评价,同时用户使用一个或多个简短的词语为其添加标签,就完成了对该电影的自由分类。当多名用户都对某一电影添加标签后,被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签成为了豆瓣成员常用标签,这些词语即公众对该电影的自由分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视频、笔记上传平台如“哔哩哔哩”、“小红书”等APP都添加了标签分类的功能,上传者在上传内容的同时为其添加标签,既简化了对信息资源的归纳聚类操作,又方便用户检索。
随着自由分类法的普及与发展,其问题也随之而来。(1)由于公众为信息资源添加标签的行为不受限制,网民可以为某一信息添加任意数量、任意内容的标签,大量的垃圾标签也由此产生。这使信息组织的难度增加、标签分类的精确度下降,系统负担加重,造成资源浪费。[3](2)缺乏对词形、词义的控制:参考传统信息组织方法——主题法,当同一单词存在不同拼写模式、同一内容有多种表达方式时,主题法规定由唯一词语作为正式叙词,其他词语作为入口词,入口词需要转化为正式叙词再进行标引,保证检索结果的全面性。当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时,主题法要求为该词语添加注释或限定词,保证检索结果的准确性。而由于自由分类法没有严格的词汇控制,检索的精度会降低,造成检索内容遗漏等后果,例如:使用“color”和“colour”两个同义单词进行信息检索,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根据以上问题,本文对使用自由分类法作为信息分类方法的平台提出以下建议:
(1)提供参考标签。在用户添加标签的界面处,为用户提供规范的词语以供用户选择或参考,提高语义精确度、加强词汇控制力度。
(2)按级别填写标签。针对自由分类法缺乏层次性这一问题,平台可以从大方面至小方面逐级细化地指引用户选择标签,为分类标签建立层级关系。
(3)征集志愿者完善标签。大多网络叙词表都是由志愿者维护的,但由于其专业性过强、维护费用高等原因难以进行。而自由分类法不需要志愿者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标签维护工作较为简单,美国的经典网站闪亮照片夹(Flickr)就有通过招募志愿者解决为文件贴标签这一成功案例。[2]因此,相关平台也可以通过征集志愿者等行为帮助平台实现标签的规范化。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这种大众的、共享的、简易的信息分类方法将产生更多的社会效应,并扩展至更多的领域。[4]使用自由分类法进行信息组织的平台应利用其特点、结合传统分类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创建其特有的信息组织方式,便利大众的网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