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市北京路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体质指数与血压及糖脂代谢的调查研究

2020-03-12王淑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脂蛋白体质血脂

于 燕,王 燕,姚 晨,王淑霞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部,乌鲁木齐 83005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重、肥胖者迅猛增加,肥胖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肥胖或超重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Ladenheim[2]的研究表明,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的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者。体质指数(BMI)是反映肥胖和超重最为直观的指标之一。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其体重的控制对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乌市北京路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全民健康体检的资料,旨在探讨该人群体质指数与血压、糖脂代谢的关系,为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北京路社区服务中心参加全民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老人1 89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5~95岁,平均(74.39±5.45)岁,其中男性813名,女性1 077名。收集年龄、性别、饮酒吸烟史、生活方式、家族史、相关疾病史和其他影响因素等基本资料。根据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分为正常组(728名)、超重组(823名)和肥胖组(339名),排除标准:急性炎症者;感染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者;慢性肝功能不全者;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研究对象均接受统一的问卷调查和体检,标准调查问卷均由受过培训的医师填写,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质指数,所有体检者被告知需禁食8 h收集血液样本进行测定,其中包括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尿素(UR)等指标。

1.3 判定标准

1.3.1 超重、肥胖 参照2001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诊断标准[3],正常体重为18.5 kg/m2≤BMI<24 kg/m2,超重为24 kg/m2≤BMI<28 kg/m2,肥胖为BMI≥28 kg/m2。

1.3.2 高血压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2016年修订版)》中高血压的定义: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需要服药控制者体检血压正常仍诊断为高血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收缩压(SBP)≥140 mmHg称为收缩压高;舒张压(DBP)≥90 mmHg称为舒张压高。

1.3.3 糖尿病 参照国际上通用的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4],既往有糖尿病病史,需要服药控制者体检空腹血糖正常仍诊断为糖尿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体检空腹血糖≥6.1 mmol/L统称高血糖。

1.3.4 血脂异常 参照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5],TG≥2.26 mmol/L为高TG血症,TC≥6.22 mmol/L为高TC血症,HDL-C<1.04 mmol/L为低 HDL-C血症;LDL-C≥4.14 mmol/L为高 LDL-C血症。

2 结果

2.1 3组间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的比较1 890名体检者中超重者823名(43.5%),肥胖者339名(17.9%),3组间年龄、性别、SBP、DBP、FPG、TG、HDL-C、A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老年人血压、血糖、血脂异常情况的比较随着BMI逐渐增高,血压、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异常的检出率均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3组间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的比较

表2 3组老年人血压、血糖、血脂异常情况的比较/例(%)

2.3 体质指数与相关指标的偏相关性分析控制年龄、性别影响因素后,体质指数与SBP、DBP、FPG、TG、ALT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表3)。

表3 体质指数与相关指标的偏相关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超重、肥胖患病率逐年增加[6-8]。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肥胖(17.9%)和超重(43.5%)均高于全国老年人平均水平肥胖(10.75%)、超重(30.14%)[9]。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肥胖、超重引发的相关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吴子瑜等[10]研究表明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及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认为BMI水平在高血压发生机制中是较为重要的因素。有研究显示老年人体质指数升高与血糖、血脂异常密切相关[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组、超重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均明显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组(P<0.05),与上述研究一致。

随着老龄化社会全球化,乌鲁木齐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13],叶晨航等[14]研究发现,社区慢性病患者主要以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离退休患者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组和超重组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血压、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异常的检出率均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控制体质指数对慢性病的控制有重要意义。结果还显示,BMI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其人群中服用降脂药物有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由于三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存在差异,进一步控制年龄、性别影响因素后,研究显示体质指数与SBP、DBP、FPG、TG、ALT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

综上,乌市北京路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中肥胖、超重问题明显,考虑与居民饮食结构有关,喜肉食,同时该地区冬季寒冷时间长,受气候的变化影响老年人户外活动锻炼时间相对南方减少。体质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群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指导老年人定期测量体重,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鼓励老年人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锻炼,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室内锻炼的活动项目。

猜你喜欢

脂蛋白体质血脂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你了解“血脂”吗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