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2020-03-12林烁辉陈高帆沈淋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魏氏整脊伤科

林烁辉,陈 超,陈高帆,沈淋源

(汕头市中医医院骨四科, 广东 汕头 515031)

近年来,国内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较多研究和应用,如封闭、小针刀、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敷等[1-2],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开窗减压髓核摘除,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假体置换、髓核置换及各种经皮手术和内镜下的微创手术,各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不统一,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3]。同时,由于目前的医疗技术、设备等存在一定的分配差异,在一般基层医院及落后地区有些有效的治疗方法难以普及,或未形成固定的治疗标准,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并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流程[4],因此探讨如何简便有效、经济、易于推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是目前急于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探究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汕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龄(54.28±13.84)岁,平均病程(4.58±2.27)个月,平均BMI(24.72±2.19)kg/m2。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4.14±13.51)岁,平均病程(4.43±2.85)个月,平均BMI(24.66±2.03)kg/m2,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膨隆型患者29例,突出型患者21例,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54.42±14.11)岁,平均病程(4.73±2.92)个月,平均BMI(24.78±2.42)kg/m2,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膨隆型患者26例,突出型患者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1)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3)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患者其他部位骨骼肌肉功能障碍的患者;(2)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3)患有心血管、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4)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多节段突出或有严重椎管狭窄的患者;(5)随访困难或出现失访的患者;(6)治疗配合度较差,沟通困难的患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的治疗均由同一医师完成。(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推拿手法,患者取俯卧位,放松全身,术者站于患者一侧,用掌揉或滚法沿脊椎两侧膀胱经进行按压10 min,放松患者腰部、臀部、大腿后方肌肉,同时点压夹脊穴;于俯卧位对患者进行腰椎后伸扳法,数次后使其侧卧,保持上肢抱头、下方的下肢保持自然伸直、上方的下肢保持自然屈髋屈膝状态、脊柱呈自然的弧形,术者分别抵住患者的肩部和臀部,前后摇晃保持患者的脊柱处于放松的状态,达到最大限度后同时向反方向扳动,直至听到“咔嚓”声,最后对患者的腰椎背部进行放松按摩,按摩时间为5 min。每日治疗1次,持续治疗2周。(2)研究组患者采用魏氏伤科颈腰椎手法进行治疗,患者均符合治疗的适应证[5](以腰痛、下肢疼痛为典型特征的腰骶神经根区域疼痛,出现患区肌力减退、感觉异常等特征,无其他部位肌肉或神经疼痛)患者取俯卧位,进行点揉背,提拉腰部,点、按、揉居髎穴,点揉痛点;扳肩推腰: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推压腰部痛处,一手扳起患者对侧肩前部至最大限度,双手同时用力扳推;快速旋颈:医者立其后,一手扶住患者头顶,另一手托住下颌,先轻轻左右摇转头部3~5次,使患者颈项部肌肉放松,然后医者双手向相反方向用力,使头部向一侧快速旋转,此时常可听到弹响声;颈椎整脊手法:以第2颈椎棘突偏右为例,治疗时患者取坐位,颈椎前屈40°,左偏30°,向右旋转45°,医者站在患者身后,左右拇指固定偏移棘突,其余4指防御患者右侧头颞部,右手稳住左面部,右手向右上旋转的同时左右拇指将偏移棘突向左前侧轻压,手法完毕;腰椎整脊手法:治疗前首先确认偏出的腰椎棘突,以第4腰椎偏左为例,治疗时患者取坐位,两手交叉放于头后坐在特制的双连椅的前椅上,医者坐在另一椅子上,右手穿过患者右腋,绕过颈后放于患者左肩,右手拇指固定棘突右侧,嘱托患者前屈35°并右侧偏45°,医者右手向上旋拉患者的同时左手拇将棘突向左前方轻推,手法完毕;进行“悬足压膝”手法治疗,使患者处于仰卧位,治疗者一手握住患者的足底,一手放置在靠近医者一侧的患者腘窝,抬起患者的小腿,通过小腿的屈曲运动带动大腿前屈,直到达到极限位置后恢复成伸直位,进行5次压膝运动,力度逐次升高。以上治疗步骤按照二位七步法逐步完成,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适当调整治疗手法,每天治疗1次,持续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 由同一医师对患者进行询问,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无痛为0分,剧痛为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

1.3.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的活动度 对患者腰椎活动情况进行定量观察,记录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两侧的侧弯情况,通过随访记录患者各项具体数据,所有数据由3位医师共同测量,其中包括1位主任医师,所有测量值取3位医师的测量平均值。

1.3.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所有评估由同一位医师进行,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的对比记录以及对腰部活动情况进行评估[6],将患者治疗效果分为:(1)治愈,患者腰腿疼痛消失,直腿抬高高度超过70°,日常生活工作无障碍;(2)好转: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正常活动量时腰部功能无明显障碍,但大量活动时腰部还存在轻微酸痛;(3)无效:患者腰腿疼痛的症状无明显改善,腰部活动受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00%。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5±1.33)分vs(4.59±1.42)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VAS评分[(1.58±0.9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49±1.02)分](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的活动度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方向腰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方向腰椎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的活动度/°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00%)(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例(%)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随着现代社会工作方式的改变,久坐及缺乏运动人群的增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7-8],虽然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9-10]。既往研究指出,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具有疗效确切、经济方便、易于操作等多个优点,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使用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能够显著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情况,疼痛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适以及生活功能受阻的重要原因[12],通过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能够通过减轻疼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两侧的侧弯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2周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00%)(P<0.05)。提示,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能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标准化的治疗手法使得治疗效果有更好的保证,形成稳定的治疗有效率,减少由于治疗手法差异导致的治疗效果差异,保证多数患者能够达到更加稳定治疗效果。

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属于对患者腰椎的提拉治疗,是一种推拿手法,能够通过点压穴位、悬足压膝等方式,松解腰椎患病组织与神经根的粘连和卡压,放松腰椎部的肌肉,改善腰椎本身的受力情况,恢复椎间盘的生物学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13]。本研究中发现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能够起到更好的止痛作用,这是由于通过整脊治疗,使得患者的神经肌肉得到了放松,减少各组织之间的粘连情况,恢复神经、肌肉、腰椎等结构的功能,减少由于病变导致的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常因为疼痛而发生病情的加重[14],这也是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能够到达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传统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强调对疾病的整体治疗,旨在通过辨证分析法对患者患病部位进行个体化分析,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5-16],但这也造成了传统治疗手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而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通过规范了“点、线、面、体”4个方面的手法,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在这一治疗模式中,治疗者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节的调整,既减少了死板治疗手法的缺点,使得患者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治疗,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同时能够减少由于治疗手法不规范导致的治疗效果不稳定,提高了临床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本研究还注重对颈腰部推拿手法,通过对颈曲和腰曲的分别治疗,集中解决患者局部疼痛问题,尽快改善患者症状,有利于患者治疗心态的恢复,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本研究为单一中心研究,样本量有限,难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估,同时本研究中对疼痛的考量指标存在一定的患者主观性,可能造成一定的结果误差。在之后的研究中需要纳入更多样本进行探究分析,得到更为客观准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魏氏伤科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改善患者腰椎的活动度,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从整体上达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魏氏整脊伤科
严蔚冰“中医导引学”之伤科学术思想撮要
整脊真有这么神奇吗
HPLC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伤科黄水制备工艺的优化
谈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
整脊结合局部推拿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观察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
《伤科汇纂》文献学研究
浅谈魏氏组织形成机理及对材料性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