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示踪剂监测对盘1-46块深部调驱的指导意义

2020-03-11韩梅马雪娟石秀慧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5期
关键词:示踪剂

韩梅 马雪娟 石秀慧

摘 要:盘1-46块具有纵向上小层多,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层间动用差异大的油藏特点,在采取了多轮周期性注水及区块整体调堵治理后,产量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通过示踪剂监测,明确了小层连通及渗透率变异情况,为后期制定盘1-46块深部调驱方案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关键词:深部调驱;精细油藏描述;示踪剂;渗透率变异

一、盘1-46块概况

盘1-46块沙三下油藏埋深1760-1970m,含油面积0.43Km2,地质储量110万吨,采出程度30.7%,目前生产井6水10油。储层平均孔隙度25.6%,渗透率204.2x10-3um2,地层水矿化度28535-58497mg/l,CaCl2水型,原始地层温度75℃,原油黏度31.4mPa·s,密度0.86g/cm3,属常温常压、中高孔中高渗、中高矿化度、层状断块油藏。分两套层系开发,纵向上小层多,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层间动用差异较大。经多轮周期性注水,含水由2014年11月的66.1%上升至94.5%、井组日油由74.2t降至11.1t,迫切需要治理。

二、示踪剂监测技术在盘1-46块深部调驱方案制定中的应用

1、水井小层吸水情况测试及分析

盘1-46块水井历年吸水剖面统计显示注水层间矛盾突出,纵向小层动用不均非常明显。2019年5月对该块6口注水井生产情况进行统计,测试压降及吸水指示曲线,除LPP1-X363外,压降<2MPa,地层充满度<20%,有强烈调剖需求。

2、结合示踪剂监测结果,明确深部调驱方案实施指标

盘1-46块井间示踪剂监测[2]采用微量高浓缩显光类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化学惰性和热稳定性,显光性极强,其水溶液在长时间煮沸或高温下仍保持稳定,监测极限达PPb(10-9)级。通过井间示踪监测,明确水驱方向、水线推进速度、井间连通性及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计算井组目前主力吸水层的孔吼半径、渗透率和相应厚度等,监测周期104天,示踪剂监测结果与吸水剖面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以P1-X364井下层示踪剂监测为例,结合油井产出曲线,对小层渗透性重新描述

根据示踪剂拟合结果,模拟出目前油藏渗透率变异情况,显示长期注水冲刷使储层孔隙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井间高渗条带渗透率较原始渗透率增大了1.58~8.17倍。注水时间相对长的井P45-3和P1-46目前非均质性更强。

油藏建模模拟显示,目前含水条件下,要使泵充满系数保持>60%,泵口压力须>0.25MPa。油藏中深1850m,平均泵挂深度1150m,折算合理井底流压为7.2MPa。目前含水94%左右,平均单井日液可达初期的2.4倍,初期稳产时平均单井液量15m3/d,单井日液可提到35m3/d。目前平均单井日液20m3/d,有15m3/d的提液空间。地层压力与年注采比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明显。年注采比<0.8,地层压力<10MPa,年注采比>0.8,地層压力略有回升,但<13MPa,表明P1-46断块存在无效注水。注采平衡法计算理论注采比为0.95。单井合理日液35m3/d,目前的注采井网条件下,注采井数比为0.56, 单井日注56.5m3/d,合理注入压力12.1MPa。

最终确定P1-46块深部调驱油水井配套调整方案见表4,实施原则为先水井后油井。水井先封层,后调驱再补孔分注。为保证区块整体效果,水井调驱建议同步实施,基本同步结束,水井调驱正常后再陆续实施油井措施,以确保在调驱后有效注水前期下,延长井组增油有效期,保持区块增产稳产。

三、盘1-46块深部调驱实施效果

依据示踪剂评价结果,开展油藏精细描述明确区块采收率预期,调后区块注水压力需求,合理制定调剖封堵目标压力,明确大孔道孔喉半径,适配合适粒径的颗粒型堵剂,优选调剖半径,最终实施了“堵、调、驱”相结合的深部调驱方案。实施后,对应井组5口油井明显见效,井组日增油12t,当年累增油3546t。

参考文献:

[1]赵福麟,压力指数决策技术及其应用进展,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82-88

[2]张毅、姜瑞忠、郑小权,井间示踪剂分析技术,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 76-78,8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  山东 德州 251507)

猜你喜欢

示踪剂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定边采油厂O井组中的应用
分层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河南油田稠油水驱油藏的研究与应用
缓释量子点示踪剂产出剖面解释方法
示踪剂技术在压裂效果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油田荧光示踪剂检测影响因素研究
水平井压裂稀土元素示踪监测技术
缝洞型油藏井间示踪剂分类等效解释模型及其应用
南海东部深水油田水平井产出剖面 示踪剂监测技术及应用
液体示踪剂流动状态实验研究
水平井暂堵转向酸压示踪剂监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