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理论的特点

2020-03-11孔瑛

牡丹 2020年2期
关键词:共通知性康德

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是他美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在美的分析论中,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这四个方面对美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审美鉴赏判断的四契机理论。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系统梳理美的特点并且对康德的部分观点进行批判分析。

一、无利害感

康德认为鉴赏首先是一种评判美的能力,人们必须通过分析鉴赏判断才能了解到一个对象称之为美所需要的东西,他认为审美快感是无利害的。

为了說明审美的快感与实际利害无关,康德区分了“快适”“善”“美”这三个概念。快适存在于感觉之中,它能够使感官感到喜欢。“快适”是符合欲望要求的,是使人喜欢的,也是使人快乐的,它是不带有任何判断的直接作用,是完全建立在感觉之上的。“善”借助于理性,它是由单纯概念而使人喜欢的。它必须要有对象概念,也就是要有知性作用,但它还达不到评判知性的能力。“美”既没有感观利害,也没有理性的利害对赞许的“强迫”,它所产生的愉悦与对象的实存无关。“快适”“善”“美”是三种不同的关于表象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的关系,“快适”可以适用于有理性的动物,也可以适用于无理性的动物;“善”则适用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物;“美”只适用于人,因为人是同时具有动物性和理性这两种属性的存在物。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对“美”的鉴赏的愉悦是真正自由的、无利害的愉悦。

二、无概念的普遍性

首先,这个部分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判断力不是一种知识,那么该怎么确定它是“普遍”的呢?其实这里的“普遍”不是知性提供的,因为“概念”必须要有对象,那么就必须要有知性作用,“没有概念”则意味着没有知性的作用,所以“普遍”是反思提供的。这种反思追求的是一种根据,它只能预设一种普遍性。

然后,人们需要按照某种主观普遍性对“快适”“善”“美”进行比较。“快适”是每个人所特有的感觉,它不会追求普遍性;“善”是通过一个概念而表现出某种普遍愉快的客体;“美”则完全不同,它要求每一个人在同一个对象上都感到愉悦,但依据的却不是一个概念。它仿佛想让事物显现,它追求的是一种赞同,这种赞同使被鉴赏的东西更符合人们的知性,它是一种单一性却普遍的理念。鉴赏判断是一种单一性判断,它不具有客观普适性的判断的量,而只包含主观的量。所以鉴赏判断假定的是一种愉悦方面的普遍同意,但是它又不借助于概念而存在。因此,它是一种对每个人来说都有效的审美判断的可能性。

最后,人们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鉴赏判断和愉快感孰先孰后的问题。因为如果愉快感先于鉴赏判断的话,鉴赏判断就不具有普遍性原则,进一步说就是不具有普遍可传达性,因此就区别不了其与“快适”的差别。这就要求要有一种先验的鉴赏判断,找到它的先天基础。被给予的表象中内心状态的普遍可传达性是鉴赏判断的基础,它把对象的愉快感当作后果,只有知识和知识的表象也就是目的论判断力可以被普遍传达,从而沟通了鉴赏与人的认识能力。通过目的论判断力,各种认识能力处于自由的游戏中,这主要是因为任何确定的概念都不能将它们限制在特殊的认识规则上,所以愉快产生于知性和想象力的自由游戏活动中。简而言之,最初表象与知性相符合,它们不断对照,产生了愉快,并把愉快当作目的,最终以知性形成对象,所以说愉快后于鉴赏判断。

三、无目的的合目的形式

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康德认为如果存在一个对象合目的性形式,并且这个形式满足人们通过知性对对象的理解,同时又不能在知性范畴中为这个对象所显现的表象找到一个目的的话,那么它就是美的。这样康德就提出了一个矛盾的问题,即既然没有目的,那又为什么会具有合目的性呢?要解释这个问题,人们先要了解到这里的合目的性的两种形式:客观合目的性、主观合目的性。从客观合目的性的角度看,鉴赏判断是没有目的的;但从主观合目的性的角度看,鉴赏判断就具有了目的性,因此康德说鉴赏判断没有目的却具有合目的性形式。

之所以从客观合目的性的角度看,鉴赏判断没有目的是因为两方面的影响,即外在的目的和内在的目的。外在的目的是一件事物的有用性,但是鉴赏判断与现实利害和道德上的善都没有关系,因此鉴赏判断没有外在的目的;而内在的目的是指一件事物的完满性,完满性要求事物符合概念的要求,而康德认为鉴赏判断与概念无关,鉴赏判断不具有完满性,因此也就没有内

在的目的。

从主观合目的性的角度看,鉴赏判断具有目的性,并且它是一种形式上的合目的性。康德认为一些纯粹的东西例如单纯的颜色、图案等是美的,因为当它们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不会为其他感觉所影响和阻碍;而有些事物,例如人、建筑等,这类事物以一个目的概念为前提,也就是说以事物的完满性概念为前提,这类事物的美是有所依附的,比如一个人的美,我们首先得有这个“人”的概念,然后才能称得上美。上述两种情况就区别了美的两种种类:自由美和依附美。自由美不涉及内容,也不受对象概念的限制,它是一种最自由、最纯粹的美;依附美则以一个目的概念为前提,以事物的完满性为前提,它没有自由美那么纯粹和自由。

但是康德也认为,虽然依附美没有自由美那么纯粹和自由,但是它有时甚至比自由美更能表现美的理想。他所说的美的理想其实就是审美标准的问题,牵涉到“标准”,那肯定要有一些客观原则。人们从抽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美的本质是不涉及道德、利害、概念这些原则的,但从审美标准上来看,人们又必须将这些客观原则考虑进来,将审美的功能与其他功能结合起来,考虑美与其他各种目的的关系。所以说美的理想不只是形式,它也要涉及理性的概念,这样美的理想就在于依附美了,依附美比自由美拥有更广阔的范围、更丰富的内容。

四、主观必然性

康德认为,模态范畴有三个部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审美的快感是一种必然性的快感,也就是说人们只要面对美的形象,就一定会产生一种审美的快感。康德认为,这不是理论上的客观必然性,也不是实践上的客观必然性。前者指审美的必然性不是从概念推理出来的,后者则指审美的必然性不是一种责任或者义务。审美的必然性所要求的是一种赞同,它是一种规范式的必然性,也是一种主观的必然性。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种主观的必然性从何而来?康德认为,主观的必然性来自“共通感”。所谓“共通感”,其实就是人在感情上的赞同。人类通过认识诸能力的自由活动,使“共通感”起作用。在“共通感”的前提下,人们对美的事物进行鉴赏时,就不是一种私人的感情,而是一种“共识”,一种共同的感情。此时我们把鉴赏当成一个理想的规范,要求旁人也必然会赞同我们的判断。康德的共通感理论强调了先天因素,这些先天因素是不变的,先天因素与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发生矛盾,在冲突之中寻求中间点以实现统一。他认为这些后天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共通感的具体内容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五、结语

康德对美作了四方面的具体分析,美不同于实践的功利性活动,它是无利害的快感;美不同于逻辑的理论活动,它是无概念的普遍性;美不同于道德上的善,它是无目的的;美不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而是一种通过“共通感”调节作用下的主观必然性。这四个契机总结下来就是两大特点,一个特点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另一个特点是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

康德关于美的分析中的许多论点都是前人讨论过的,但是他的突出功绩在于重新整合前人的理论思想,形成自己新的体系。他关注到审美活动中的矛盾方面,力图从主观上调和这些矛盾,这样就变成了对审美的主观意识的分析。他不强求从客观上解决这些矛盾,而只要求能从主观上调和这些矛盾,所以他的美学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这就导致了以后的资产阶级美学会片面夸大这些矛盾中的某个方面,得出各种风格迥异的结论。因此,要了解和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人们首先必须对康德的美学进行分析与批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简介:孔瑛(1996-),男,江苏镇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康德美学。

猜你喜欢

共通知性康德
品质上佳·息息共通|好的轮胎品牌靠这两点俘获消费者
“共通”与“差异”:汉语国际传播的跨文化美学阐释
《判断力批判》中“共通感”概念考察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艺术百家
知性优雅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