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补子纹样的现代再设计

2020-03-11李连志杨洋

牡丹 2020年2期
关键词:补子纹样图案

李连志 杨洋

文化在各个研究领域都占据着基础地位,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承发扬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补子纹样属于传统文化领域的细小分支,补子纹样的再设计不仅可以丰富现代设计中的装饰元素,还是弘扬传统文化课题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向。本文从明清补子纹样的概述及演变历程入手,分析了再设计的意义,进而对表现手法做了详细的叙述。

一、清朝补子纹样概述

补子指明清时期王公所着官服上缝缀的两块方形布,前后各一块,既起装饰作用,更是区分官位等级的标识。补子在元代官服中初具形态,但当时的补子仅有装饰作用,只停留在审美性这种表层层面,而对于后世最重要的等级标识理念还处于模糊状态。一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才对补子的品官制度做了明确规定。当时王公大臣按规定所穿的这种服饰还被称为章服,因此在很多古籍中人们看到记载有关官服制度的论述中常出现“章服制度”这个名词。

补子上的装饰纹样根据官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动物形象设置,文官一类用禽类,武官一类则用兽。文官序列里从一品到九品的补子图案分别是:仙鹤、锦鸡、孔雀、鸳鸯、白鹇、鹭鸶、鸂鶒、鹌鹑、蓝雀;武官序列里从一品到九品的补子图案分别是:麒麟、狮子、豹、虎、熊、彪、犀牛、海马。补子图案附着方式分两种,明时直接织绣在官服衣料上;明后期出现了与补服分开制作的补子,将纹样绣于一块方形布上再缝缀在补服上,这种补子的尺寸略有不同,明朝时期在40厘米见方,清朝更小一些,一般在30厘米见方。

二、纹样的演变

明清两朝的补服无论从形制还是补子底色、纹样,都因当时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而存在一些差异。明代补服以袍形式为主,圆领,胸前无扣,这样留出前胸一整块位置设置补子。明代尚红,四品以上官员补子多以红色为底,配以金线纹绣,色彩明丽,纹样成对出现,饰以金边。清代补服的形制虽继承于明代,但因适应狩猎方式的需要而将袍形改为褂形,胸前设置纽扣,这样补子就被分为左右两块,这也是自明末到清朝的补子均是独立绣好再缀于胸前的原因,深蓝做底,织绣斑斓,纹样独只设计,花边做饰,这是流传至今的清代补子,明补子已很少见到。

常见的清代补子,其图案中动物元素的选取已有了符号化的归纳特点,部分部位弱化处理,用以突出较为显著的特征,禽类动物大多采用展翅独腿站立的姿势,脚下增添石头或水面以丰富画面,喙与羽毛做了明显的细节化处理,形象生动。禽类总体来看,形态趋同。

三、再设计的意义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为前提

补子纹样采用了中国传统图案的表现方式,是传统纹样文化的具体体现,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设计师将补子纹样进行归纳整理,结合现代元素,将其从单纯的服饰装饰中解放出来,融入现代生活的各方各面。这种的设计方式不仅能够丰富现代设计元素,更能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传统图案研究是个宏大的课题,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被发掘潜力。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设计,其灵感来源就是传统纹样。将纹样进行打散重组,既加入了现代化的设计思维,又没有丢失纹样本身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设计作品可谓是满足了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同时,又承担起了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例如,设计师以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莫高窟壁画为灵感来源,加上孟菲斯风格的设计,设计出极具中国特色的现代产品。

(二)以创新实践为手法

传统文化的再设计已成为一种趋势,在二次设计过程中如何提取有效信息来表现主题值得探究。再设计是一个继承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保留补子纹样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创造、联想思维,可以使产品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互联网时代注重用户体验,注重对用户形成的视觉冲击力和舒适度的把握。再设计的过程不仅仅要关注纹样本身,更要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以一种柔性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气息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洒进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因此,笔者针对补子纹样再设计所做的讨论,在于引导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传统图案的精华融入现代生活,这其中能够运用的手法和表现风格是将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内容。

(三)以融入社会为目标

传统纹样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的,是对当下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反映,也受社会的种种制约。换句话说,设计是创造的过程,建立在社会背景之下,又需要当下社会为其提供衍生的土壤,带来一定的社会效应。厚重的文化背景为现代设计注入了生命活力,这不仅展示了民族特色的文化积淀,还丰富了设计语言。全新设计语言的融入一方面在思想观念上引发文化共鸣,另一方面也能撬动经济杠杆,带来社会效益。

四、设计手法的表现

(一)纹样提取

补子纹样的主体部分即是动物元素,因此对动物原型的提炼是重头戏。设计师要确定再设计产品的针对对象,继而才能有的放矢地选用表现手法。例如,针对女性的产品装饰中,多突出柔美、纤细、窈窕的特点。因此,设计师可以在文官序列补子纹样中,选取禽类动物形象来表现。设计中多用流畅、纤柔的曲线,凸显女性的雅致格调。值得注意的是,对纹样的再设计并非原样照搬,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做适宜的取舍,体现纹样特点的同时,又能满足现有设计的表达需求。例如,对于一品仙鹤图案的提取,设计师可以采用简化的手法。清代补服画面中动物纹样的表现是十分具象的,设计师可以将线条简化,采用抽象方法表现形象。例如,在一品仙鹤的图案提取上,设计师甚至可以将鹤的主要部位做几何化趋势处理,这样就摆脱了死板的审美印象,增添了些许灵动和现代气息。同时,设计师还可提取常与鹤一起出现的松树、红日做辅助装饰来丰富画面效果。再如,对三品孔雀图案元素的提取,设计师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找出孔雀元素最具代表性的特点着重表现。一般来说,最能表现孔雀特点的部位是尾巴,设计师可以将雀尾羽毛的形状提取出来,运用夸张的手法着重表现。夸张的手法的表现并非只是扩大体积,还可以借助色彩的跳跃或者在相同形中加入异形来表现。这样的处理手法不仅能突出表现内容,更给人留出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再如,设計师提取二品补子中的云纹底案作为底纹,可以增加再设计时的联想空间。

(二)色彩的提取

色彩是最先被人们所注意的元素,能够带来视觉冲击力,同时其组合形式也带来有着独特的地域色彩特征。提取色彩并不单指对色彩的提炼,还有比例运用的把握,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受众人群选用不同的色彩。例如,文官补服序列针对女性物品的设计,多提取能够传达典雅、秀丽的色彩,一品仙鹤补子中,可以选取淡黄、粉绿、普蓝色等;二品锦鸡补子中的灰棕、藤黄、赫赤、水红也是较为明显的具有女性色彩的颜色;三品孔雀补子图案中,珊瑚红、栀黄、浅丁香都可以用来作为突出孔雀尾部的色彩,与背景形成对比。在此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三)几何元素的装饰

有了表现造型和色彩后,丰富画面效果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设计师可以采用点、线、面元素使画面丰满,搭配肌理效果丰富视觉感受。点、线、面是对造型要素做的笼统概述,其表现手法多样,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创造新颖的画面语言,所以合理的将点、线、面进行重组可以起到延展画面的奇妙效果。点的面积较小,没有统一的形制,只要在画面能够起到聚光作用的狭小空间都能被称作点,其张力内倾,一般不单独出现;连点成线,线条虽失去了点形的灵动,却也传达了较有力的生命力和方向性,且不同的线条传达出的感情色彩不尽相同,曲线柔美,直线利落,细线轻盈,粗线有力;线构成面,面随着形体的增大也相应地带来一种安定的充实感,具有更强的张力和冲击力。几何图形的运用,为明清补子纹样的现代再设计增添了趣味性,也注入了现代气息。

(河北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李连志(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猜你喜欢

补子纹样图案
心如丝缕 织镂时光— —王建江缂丝作品赏析
Rank Badges of Official Costum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emiotics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赋广义Orlicz范数Orlicz函数空间的某些特殊可补子空间的存在条件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清朝官服补子在现代服装中的融合运用
袁飞纹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