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文字设计的演变

2020-03-11孙轶浓王梅

牡丹 2020年2期
关键词:铅字字体笔画

孙轶浓 王梅

数字化发展依赖于技术的革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字设计形式的变革是随社会进步自然而然发生的。本文立足于这一背景,从本源入手探讨文字设计的初心,继而引出技术对设计的影响,分析字体设计流变中因不同技术手段而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最后对机械美与设计美融合过程中文字设计秉持的原则作了总结。

汉字字体自甲骨文至今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历程,本文针对汉字自书写传播时代进入印刷传播时代后,其技术、人文、审美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

一、技术与人文的融合

文字设计的最终受体是人。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考虑结构、美观等问题,体现人文关怀。因此,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在技术与人文的发展史中二者虽有过冲突,但最终二者的融合是可以预见的趋势。在对技术反思的追问中,人们自然会引入人文价值的思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人文的考量是推动一切事物向前發展的根基。数字化背景下所涉及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体量大、范围广。技术价值的人文性思考为双方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数字化的字体设计活动自然成为其中的受益者。

对于技术与人文关系的清晰认识,极大地启发了人们对字体设计的理解,将关注美学的研究层面引入到了对实用性的把握上。人们将文字字体设计视为在继承活字印刷字体技术与设计规范基础上的一次重大转型,这个转型期刚好处于科技、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这一历史背景对于设计活动具有反作用。设计师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跳出以往对设计理解的局限性。这对文字设计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技术发展对文字设计的影响

就单个字体来看,铅字活印时代,需要将每一个汉字雕刻在铅块上,一旦雕刻好,字形、大小都是无法更改的,为了使用便利,只有人为铸造不同字形、不同大小的成套字库才能满足印刷过程中遇到的排版设计需求,为此所支出的人力、物力成本巨大。进入照相植字机出现的时代,这种困境得到了改观,通过照相机的拍摄,对字体的大小按比例调节,这样一来一套字体就可以满足从脚注到标题不同尺寸的要求,这项技术所帮助完成的任务在铅字印刷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如此,依然无法解决根据不同板式要求快速更改文字间架的难题。计算机技术得到普及后彻底冲破了字形局限,借助各种制图软件可以使笔画线条彻底独立出来,可以根据版式及服务产品的需要自由变化。设计师通过对锚点的控制,在细节处加以处理,字体轮廓渐趋准确和精美。

就字组或整体版式来说,铅字块上雕刻的字形和大小都有严苛的依据标准,排版过程是靠人工摆码完成。字间距的产生就源自于这些预设好的字面和字身大小,字间距又对上下行间距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了让版面看起来舒适协调,只有借用空铅这种标准划一的辅助工具来达到要求。为了舒适的视觉感受,如果要对这种默认值做些许调节,就需要用锉刀去削挫铅字以改变它的字形和相邻铅字的空距,十分麻烦,且所作的改变也并不明显,这势必会带来单调、乏味的视觉感。进入数字时代,电脑智能排版可以充分、快速地满足各种版式要求,排版软件预设的对齐、标尺等功能,让人们彻底解放了繁琐的手工劳作,可以自由地对字间距、行间距做出调整。

就功能性而言,字体设计的主要作用是在审美的基础上达到交流和传达的目的。雕版印刷依靠机器的压力将浮雕式的铅字压印在纸面上。激光照排则类似一个拍照的过程,图文和空白区域同时被投射到一块涂有感光剂的印版上,利用水油不相融的原理,使文字呈现在媒介上。前者由于压力不均匀,经常会造成字体显现的浓度不一,这是问题之一;雕版印刷的长久的使用会造成铅块上字的边角部分严重磨损,且在笔画交叉部分也容易因漏墨使其变粗、变实,影响实用性,这是问题之二。因此,雕版印刷关注技术中存在的漏洞是第一位,审美性只能放于第二位。在照排印刷中,这些风险都在技术环节规避掉了,设计师只需把注意力放在字体的功能性上,这就体现了上面所说的,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文关怀。

三、数字化背景下机械美学与字体设计审美的关联

字库的更新趋于泛滥,但无论如何变化,都要受到当下审美文化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机械美学和设计美学走向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设计作为引领时尚的风向标,在技术发生革新的同时便迅速做出反应,与技术联手探寻视觉的全新体验。在机械化背景下,求助于模数式的构成方式,以数学思维中理性的秩序感和规律性作为字体设计实践的基础,是设计师需要探索的新方向。

由于地域的优势,西文字体率先进行了机械化变革。20世纪初,集合理性、简洁、易识别等众多优势的无衬线字体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无衬线体更多地代表了当时理性、规则、尚简的社会风气。吉尔无衬线字体(Gill Sans)、西文字体(Helvetica)、英文字体(Univers)是其中极具历史研究意义的几款设计字体,既有惊人的现代感又蕴含着经典罗马体的人文特征,是具有高度折衷主义的现代字体的设计代表。

汉字与机械化的结缘来自于传教士的牵线,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汉字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传教士们虽然对早期字体设计的美学研究提供了思维和实践的新方向,但对于以汉字文化内涵为基点进行设计这一层面的探究却始终难以发展。因此,在我国设计师掌握技术和理论以后,具有浓烈民族味道的本土设计很快占据了主要市场。

汉字设计中最能代表我国艺术传统形象的就是宋体和楷体,其中的风格韵味是没有在这个大环境中浸染熏陶过的外国人难以掌握的。尤其是楷书,影响了汉字笔形和结构的形态特征,可以说,楷书的出现基本恒定了汉字的形式法则。因此,老一辈字体设计师曾经总结:“设计活字字体最好要练好正楷字,这是从实践得来的一些宝贵经验。”这是由于楷体字起顿分明、形体规矩,正符合印刷字体的设计要求。

方寸之间,协调各笔画的比例关系并非易事。机械美学影响之下的文字设计是在继承手写文字间架的基础上对笔画做凝练。例如,人们常用的华文黑体,放大到一定程度可以观察到笔画几乎没有完全水平的,这其实就是考虑到了提炼手写汉字笔画的特点。为了维护汉字视觉上的平衡感,设计师需要延续汉字书写中的习惯和特点,抑左扬右、左低右高、左窄右肥、左收右放。具有机械美感的黑体字并非单纯的删除麟角、横竖等宽,要达到视觉的平衡舒适,必须要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这不仅与视知觉的生理趋向有关,同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心理相协调。

除此之外,机械美学所倡导的节约留白的理论,也反应在字体设计中。笔画相交围合成字的轮廓,文字内部的留白、内部与外部的呼应都是设计师应该考虑到的内容。字里行间空白的面积安排得当,可以形成一种律动,使版面中的每一部分产生关联。从这一角度出发,文字的笔画不仅具有分割的作用,更起到对版面的一种塑造作用。因此,字体设计,先要考虑的不是设计手法的运用,而是将版式整体化,文字作为其中的表达要素要进行具体分析。

(河北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孙轶浓(1995-),女,河北石家庄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铅字字体笔画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字体的产生
找不同
一笔画
中魔法的铅字
组合字体
岁 月
字体安装步步通
变成“铅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