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铅字”的文章
2009-04-14马明博
在我读初中时,报纸、杂志都用铅字排版,所以人们习惯把发表文章说成“变成铅字”。
上初中时我就很喜欢写作文。有时,我的作文会被当成范文在课堂上念。语文老师经常这样鼓励我:“马明博,你要好好写,将来成为咱们学校金老师那样的人。”金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也是全乡乃至全县很有名的诗人。那时,他的诗歌作品经常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
要过春节了,父亲骑上自行车驮着我到县城的浴池洗澡。回来的路上,经过县城最繁华的地带时,父亲停下自行车,让我从后座上跳下来。接着父亲把自行车支在文化馆外面的展橱旁边,让我看着,转身走向不远处批发桔子的水果店。来县城一次不容易,要过年了,父亲想带些桔子回去,一家人吃。寒风吹来,我下意识地把脖子往棉袄领子里缩。等了好半天,还不见父亲从水果店出来。东瞅西望之际,我忽然呆住了。在我身后的文化馆的玻璃展橱里,竟然贴着金老师的照片和他发表在报纸上的诗作。我凑到展橱前,一行行地念着,还没念完,父亲就提着一箱桔子回来了。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文章也能变成“铅字”该有多好。于是,在寒假作业做完之后,我开始实施把文章变成“铅字”的计划。我以写作业为名,一个人来到西屋,放上桌子,找来白纸、小刀、胶水,对照着刚刚写完的作文,从用过的《语文》课本中找字。找到一个字,就用小刀从书本上挖下来,粘到白纸上。一篇不到600字的作文,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找啊,挖啊,粘啊。苦干了两三个下午,挖坏了好几本《语文》课本,我即将拥有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了!
可能是我平时做作业太不认真了,所以,我接连好几天没出西屋的情况引起了父亲母亲的关注。他们想知道我到底在屋子里鼓捣什么。
桌子上摊开着我的作文,旁边是一个个挖出来的字,我正在用心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粘着。忽然,门帘被掀开了,父亲一脸严肃地走了进来,母亲跟在他身后。我即将完成的杰作就摊在桌子上,此时已经来不及遮蔽,完全暴露在父亲、母亲的眼皮底下。我愣在那儿,一动不动。这篇即将变成“铅字”的文章究竟要迎来什么样的命运?
父亲把我忙碌了好几天的“杰作”拿到手里,看了两眼,嘿嘿地笑了两声,把它递给了母亲。我紧张地把目光转移到母亲的手上。母亲拿着那张纸,低头看了几眼,然后,坐在床边,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桌子上摊开着的、被我挖得千疮百孔的《语文》课本被父亲拿到手中,抖了一下,碎碎的纸屑从书页中飘落,像雪花一样跌落到桌面上。
看来,好事要变成坏事了!父亲会不会出手打我?正想着,父亲把课本重重地摔在桌子上,厉声问我:“为什么要糟蹋课本,把好好的书给挖坏了?”我嗫嚅着说:“我想像金老师那样,把文章变成‘铅字。”这时,母亲说话了:“既然你这样想,就应该像金老师那样写出好文章,让报社把它印成铅字!行了,赶紧把桌子收拾起来吧。”我顺从地收拾好桌子上的“残局”,跟在父母身后走出西屋。母亲转身,把那个“作品”塞到我手里,然后对父亲说:“这篇作文写得挺好。我觉得,咱儿子以后肯定会让文章变成铅字。”
现在看来,这件事是一件名副其实的蠢事。而母亲对我的期望早已变成了现实。多年以前,我的文章就已经变成了“铅字”,我出版了三四本书,也加入了作家协会,这一切,仿佛都以那篇“变成‘铅字的文章”为起点。
编辑/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