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的家常饭
2020-03-11□
□
这里说的天津人的家常饭,包括地方风味小吃,不谈饭馆里的大菜。
在天津,常听人自夸:“中华饮食源远流长,论吃,还是天津讲究。”其实,哪个地方不讲究吃?谁不愿意吃好吃的东西?只是因为各地的地理环境不同,土特产种类不同,人民的生活习惯不同,在饮食方面才有差异,各有所长。
一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周围有七十二沽,又濒临渤海,是多水而盛产鱼盐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天津人爱吃海鲜与河鲜,饮食比较嗜咸,土话叫“口重”。譬如,天津有一种家喻户晓的家常饭——贴饽饽熬小鱼,鱼是产自河或海里的各种小杂鱼,切上一点咸菜条,放在柴灶大铁锅中间熬,周围贴上巴掌大用玉米面或高粱面做成的饽饽(饼子),主食与副食一锅熟。饽饽熬鱼,越吃越香,家家会做。后来,随着生活的改善,煤气灶的普及,已经没有人家烧大铁锅做饭了,高粱面见不到,玉米面也不多,但天津人用小铁锅熬鱼的传统依然保留了下来,玉米面饼子可以在市场买到。由于一些老天津人常想原来那一口,于是天津食品街有一家专售“贴饽饽熬小鱼”的饭馆,并以“乡姑”命名,极受食客的欢迎。
天津人讲究吃海鲜与河鲜。海鲜主要是海蟹、对虾、鲙鱼、黄花鱼、比目鱼、梭鱼、鲅鱼等。春夏两季是海鲜旺季,各水产市场人群熙攘,争购鱼虾。天津人说“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意思是说,为了“赶鲜”,即使把衣物送到当铺抵押借款去买海货吃,也不能说是不会过日子,可见天津人的“嗜鲜”。现在市场丰富,吃海鲜不分季节,因此在海鲜生产的淡季冬天,也有不少渔民破冰出海拉冻网,捕捞青虾,春节上市,可以卖好价钱。海蟹冬季伏在海底避寒过冬,渔民也设法用铁扒从海底把它捞上来,在三九寒天里,天津市场也能买到海蟹。
河鲜有鲫鱼、鲤鱼、河蟹、刀鱼、银鱼等。旧历七八月是天津人吃河蟹的旺季,俗话说“七上八下”,有的解释为七月上市、八月下市,也有的说七月吃长脐蟹、八月吃团脐蟹。天津附近的胜芳、军粮城、芦台等地都盛产河蟹,每年旧历七八月间,这些地方火车站装蟹的大木桶堆积如山,等待运往天津、北京、沈阳等地。天津河蟹的个头不如太湖蟹大,而肉肥黄多味美并无逊色。在河蟹的旺季里,天津人常吃放蟹黄蟹肉的三鲜包子或水饺,堪称天津一绝。可惜,后来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太多,野生河蟹绝迹,只能人工养殖,但成色差了许多。
冬季,天津人喜欢吃热量大的饭菜。于是,羊肉消费进入旺季:羊肉汆丸子、羊肉水饺、涮羊肉、羊杂碎汤、羊肉馅饼、葱爆羊肉等,品种极多,家家会做会吃。更有许多家庭冬天时常吃火锅,以放入火锅的材料为准,分肉片、三鲜、什锦各种,仅仅是白肉片、粉条、白菜等,称为白火锅;投入蟹黄、蟹肉、虾仁、鸡肉、海参、白肉、玉兰片等,称为什锦火锅。一家人围坐一桌,中间放一火锅,水沸后,大家动手把预备好的海蟹、白肉、粉条、白菜等放入,熟一锅吃一锅。吃时蘸腐乳、麻酱、酱油、辣油、料酒、韭菜花等调制的佐料,别有风味。如果能加入银鱼与子蟹,更是增色,诱人食欲。银鱼是一种无鳞鱼,是海河与蓟运河的特产。子蟹又称紫蟹,也是海河与蓟运河的特产,只有银元或铜元大小,常与银鱼同时捕获,清朝为贡品。火锅里放入银鱼子蟹,满屋有清香味,锅汤鲜美无比。
二
天津的地方风味小吃极丰富,早餐类就有豆浆、锅巴菜、煎饼餜子、馃篦、杏仁茶、面茶、小枣秫米粥、硬面饽饽、蒸芋头、江水藕、八宝粥、炸豆腐等。
在天津各居民区,大大小小的“豆腐房”星罗棋布,一般同时卖豆浆、豆腐脑、餜子(即油条) 与大饼,有的也卖锅巴菜。这些“豆腐房”天微明即开门,顾客络绎不绝,直至九点左右才告结束。
天津的豆腐脑与其他地方不同,分为两种,一种豆腐较嫩,浇卤,卤又有荤素之别;另一种豆腐较硬,浇汁,所以又叫“老豆腐”或清卤豆腐脑。锅巴菜口语化叫“嘎巴菜”,也是每天早晨卖一阵。锅巴是绿豆掺少量小米水磨成浆,摊成薄煎饼,切成柳叶块,浇卤,淋上腐乳汁,再放一点香菜,搅拌在一起,佐以大饼、烧饼。馃篦更是天津的特产,把油和的面擀成几近透明的薄片,投入油锅,像炸油条一样,炸焦炸红,捞出时像一张薄纸,一碰即碎,所以北京称“薄脆”。果篦卷在热乎乎的大饼里吃,又香又脆,老少咸宜。
煎饼餜子大多是在街头推车设摊。天津摊煎饼,用的是绿豆面糊,摊出来焦黄、香脆,卷上同样香脆的馃子,抹上面酱,撒点葱花,有的摊个鸡蛋,吃起来大快朵颐。天津街头,早晨常见人们排队等候摊煎饼馃子,有的人还睡眼惺忪,但一般都不会忘记拿着鸡蛋(自家的便宜)。现在许多地方,包括北京的煎饼馃子,虽然用的是“天津特色”招牌,但很少用绿豆面糊,摊出来绵软、粘口,卷上皮塌塌的油条,甚至抹上辣椒酱之类的佐料,怎么吃都不对味。
天津特色小吃,闻名全国的要算“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和“耳朵眼炸糕”,所谓天津“三绝”。其实品尝之后,许多人觉得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关于“狗不理”,已另文专述。“桂发祥麻花”不过是比其他麻花多了些配料,如青红丝、瓜条、冰糖之类。“耳朵眼炸糕”除了选料、制作精细外,最大的问题是必须现炸现吃,凉了就失去风味,无法远途携带馈赠亲友。
20世纪30年代,江南很多大城市打出天津招牌的小吃还有“天津糖炒栗子”“天津酸梅汤”。天津的板栗产自河北省良乡、遵化等地,个大肉肥,炒出来油光锃亮,磕开皮一股热气,入口又香又甜又面。由于天津是外销口岸,又是用天津人特有的手艺炒制,所以就成了天津特产,在日本被称为“东方珍珠”。冰镇酸梅汤是天津的消夏佳品。当年从东北城角经东马路穿和平路直到劝业场,一路上有很多卖冰镇酸梅汤的,几分钱一杯,入口后透底凉,清甜生津解渴,这种消暑饮料已多年不见了。
天津人的吃丰富多彩,遗憾的是有些食品,如小枣秫米饭、豆汁、硬面饽饽等都断档多年,有的传统吃法改变,有的质量显著下降,似应提倡恢复。
三
谈到特色食品质量问题,不妨从天津的“棒槌馃子”说起。
天津的“馃子”,就是南北通吃、老少咸宜、大众化的油条。天津人给馃子前缀了一个形容词,叫做“棒槌果子”,是因为那馃子炸出来硕大、挺立,像棒槌一样。
都说天津人会吃,也讲究吃,但这讲究并非排场,会吃也不是多么脍不厌精,而是讲究门道儿,即便如炸馃子这样的大众小吃,曾经也是有标准的。譬如原料,虽不过面粉、碱面、明矾、大盐数种,但配比却可以精准到几两几钱。和面要求揣透(出光面)、揉好(有筋道),然后“醒面”,距离炸的时间则依季节不同而调整,夏季最短三小时,冬季最长八小时。炸的过程是,面案刷油、剁刀开坯(面剂)、抻条(一尺至一尺零五)、下锅、顺边翻个、呈老红色时出锅、立放控油。这样炸出来的馃子才敢叫“棒槌”,吃起来酥脆清香。吃惯了这一口的天津人,无论如何不愿吃现如今许多早点摊的炸油条——放进油锅打两个滚儿就捞出来,一副白生生、软绵绵、皮塌塌的模样,天津人肯定不会买。
和煎饼馃子“配套”的是豆浆。现在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过去天津市场上卖的豆浆浓度也是有标准的,而且有专门检测用的表,标准为14-16度,豆浆煮开锅会见黄色发亮的豆皮。若用简便办法衡量,即每斤黄豆出豆浆12碗为宜。试问现在的店家,谁还能够做到?
当然,早点毕竟不是什么高精尖产品,无须苛责标准,只要有食客捧场,卖得出去,商贩大可各显神通。但有一点,必须有特色,保质量,经得住市场淘汰。如果非要求众多小贩按照一定的尺寸、相应的配料去做“标准化”的煎饼、馃子、豆浆,事实上已不可能。
其实,过去北京的早点也是很讲究的,油条也是焦黄、挺立的,豆浆也是浓郁、喷香的,馄饨是配有冬菜、紫菜、虾米皮、香菜末的……现在的毛病出在哪儿呢?用得上菜市场里的一句话,叫做“萝卜快了不洗泥”。说的是,东西卖得好、卖得快,就不顾质量了。北京人口多,流动大,吃早点的又多是上班族,匆匆忙忙赶时间,吃得马虎也没有多少人计较,因此才有了那皮塌塌的油条、黏糊糊的煎饼、说不清馅儿的包子、稀汤寡水的豆浆……这事儿往小了说是糊弄人,往大了说叫“缺德”——缺乏职业道德。
过去做买卖讲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物有所值”,这些经验之谈,不仅是职业道德的约束,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前人实践的总结。尽管说市场变幻莫测,但诚信的原则是不变的,优胜劣汰的法则是无情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的丰富,消费者对市场的选择会越来越“苛刻”,君不见许多曾经红火一时的“名吃”“名店”最终落得个昙花一现,倒闭关张?细究起来,还不是糊弄、“缺德”的结果?糊弄只能一时,“缺德”更难持久。但凡要做成“大买卖”的,还是坚持祖训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