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于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020-03-11王玉堂李祥彦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史共产党人信仰

王玉堂 李祥彦

(中共东平县委党校,山东 东平 271500)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学习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治国理政。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要学党的历史,党的二十二年的历史都要学习”[1]62,“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2]39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405,“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4],“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5]。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党中央专门印发通知,要求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一部党史、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探索史、创业史。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不断从党发展壮大的历史、新中国砥砺奋进的历史中吸取精神营养、汲取执政智慧、激发奋进力量,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修好的基础课,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坚定信仰

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6]147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马克思主义便成为共产党人不可移易的坚定信仰。“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7]24信仰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超越世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8]117,是一种决定道路、前途、命运的支配力量。正是有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才有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但是,信仰的确立有一个从认知到接受再到坚定的过程;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同样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再到自由的阶段[9]。党史、新中国史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富智慧宝库,承载着共产党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悔追求、“金山换不走我的信仰”的顽强品格和“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10]144的献身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在探索中一步一步将国家引向正途;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总结国内国际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历史进程本身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光芒。历史之中有信仰。人有了信仰,前行才有方向,奋斗才有力量。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士张佳男是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名“90 后”党员。临行前,她的爸爸在她的行李箱里偷偷塞了个小纸条:“去吧孩子。一个人只要有信仰,在哪里都不怕。”[11]30-31就是这样一句朴实无华的话,给了她坚持下去、斗争到底的勇气,再次验证了这样一个真理:“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12]49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说过:“昔日之国情,即今日之历史;来日之历史,犹今日之国情。”[13]206不言而喻,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我们要创造未来的历史,就要在学史知史中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让历史愈发彰显信仰之光,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

二、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把握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12]32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形成、发展以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知识、经验、智慧的总汇,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人类进步的轨迹。“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清·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墨子·非攻中》)。历史之中有智慧、有规律、有大道。一个国家最值得珍惜的财富,就是这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才是最值得骄傲和自信的民族;一个善于从自己的历史中总结经验的政党,才能真正行稳致远、开辟未来。李世民君临天下二十三年,一举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深谙“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第三》)的道理,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执政智慧。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也是一位无人能及的读书人和学史用史、以史资政的大家,他十分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他从《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历史典籍中读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并通过《〈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等著作对中国革命的规律进行了阐述。1945年,他在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中,称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这就是民主,并据此提出了“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4]611的著名论断。他常说,“善于总结经验,就是领导者的任务”[2]369,共产党人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15]122,“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16]383。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7]。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只有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把握规律,我们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回望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70 多年的发展史,凡有成绩,无一不是因为遵循了历史规律;凡遇挫折,无一不是因为违背了历史规律。历史是一座宝库,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激荡着奋进的力量。今天,我们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牢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把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激发动力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东汉·王充: 《论衡》)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惧艰难险阻、英勇顽强奋斗的历史。这一波澜壮阔历史过程本身,展示的就是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8]营养剂是什么?营养剂就是能量,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在我们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催人奋进的动人故事,处处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具有历史和时代特征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不仅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而且具有一种历久弥新的永恒力量,是共产党人砥砺品行、永葆本色的精神钙片。正是有了这种从历史中迸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战争年代,面对强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19]1036。延安时期,王震同志领导的三五九旅,上至旅长,下至马夫、伙夫一律参加生产,硬是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此前人称“烂泥湾”)改造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新中国成立后,从为国之重器呕心沥血的郭永怀、邓稼先等“两弹元勋”到同大国工程一起成长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青年建设团队,从为了“中国天眼”死而后已的南仁东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20]24的焦裕禄到“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20]97的杨善洲,从“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21]108的谷文昌到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不惧危险、勇敢逆行的钟南山,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前进姿态,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在他们身上,洋溢着奋斗的激情,释放着榜样的力量。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追寻党和新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感悟他们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就能激励我们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不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中国史共产党人信仰
共产党人的感情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