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感社区”的云岩实践探索

2020-03-11杜明英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城提质辖区

杜明英

(中共云岩区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01)

一、“三感社区”的提出

2020年5月6日,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赵德明到贵阳市南明区、云岩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系统谋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积极探索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三感社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云岩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内涵,根据省委、市委的要求,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事为事,将“三感社区”建设化作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具体行动。为此,云岩区选择了两个具有典型代表的小区,一个是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宅吉小区,一个是大型农民回迁安置小区的典型代表——渔安新城,其目的就是为了探索省会城市如何实现社区共同体的社会建设,通过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三感社区”的云岩实践

宅吉小区位于老城中心区北侧,毗邻省政府,由宅吉路、金仓路、庆丰路、永安寺街周边的房屋院落组成。社区占地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833户,共7179人,区域低保户47户,共69人,沿街门面247间,企事业单位14家,学校4所,院落7个。宅吉小区是上世纪80、90年代贵阳市城市建设的“翘楚”,是当时贵阳改善人居环境的“样板小区”,有相对完善的公共配套资源,有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体系,有极具时代气息的老店、小店,商业繁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的区位优势逐渐变成如今的民生短板,小区物业管理缺失、公共服务设施老旧、管网破旧、道路狭窄、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等问题日益凸显,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足,安全感有待提升。

渔安新城位于云岩区东部,前身为黔灵镇渔安、安井两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两村村民回迁安置92栋楼,8367户,人口3万余人,是全省首个超大型农民回迁安置小区。新建成的渔安新城,两村村民获得了可观的征地补偿,被统一安置成为新市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收入大幅增加。但经济富裕后的渔安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实现同步“富裕”,基层组织“失灵”,群众自治“失控”,村民缺乏人文素养和就业技能,物业管理低效混乱,人居环境日趋恶化,辖区居民对过上高品质幸福生活的期待与客观现状之间的差距形成强烈反差。

两个典型小区的的情况各有特点、需求各有不同,但对高品质幸福生活的期待和要求却是一致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七个“更”,直接反映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突出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等方面的迫切需要。按照“立即启动、先行先试、打开局面、初见成效”的工作原则,云岩区在宅吉小区、渔安新城开启了“三感社区”试点建设工作,聚力“十大民生”提质工程,探索一条“党建引领、因地施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云岩“三感”模式。

(一)党建引领

党建引领是推动“三感社区”建设的“红色引擎”。良好的党建基础是宅吉小区的传统优势,这一传统优势在“三感社区”的建设中再一次得到创新发挥。一是“一核多元”强组织引领。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盐务街道党工委与宅吉小区各基层党组织和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明确共驻共建工作目标。同时,通过调研群众需求,在“三感社区”内建立了八个功能型党小组,充分激活组织框架。二是“三员力量”强队伍引领。建立各支部书记+党员+党员志愿者模式,充实社区建设力量,让他们成为“三感社区”的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和践行者。三是“三哨机制”强制度引领。健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流程和机制,推动“居委会支部吹哨、党员报到”的志愿服务常态化,推动“党建联盟吹哨、驻区单位报到”的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常态化。与宅吉小区不同,渔安新城的“三感社区”是从强化党组织建设开启的。渔安新城快速建成初期,两村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的倾向明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渔安、安井两村村支委成员年龄大,学历低,缺少带头致富的能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村集体经济。二是基层堡垒不强,群众认可度低。2016 年以来,两村党支部仅发展了 4 名党员,其中渔安村党支部 4 年时间仅发展了 1名党员。三是村民文化素养不高,加之缺少率先示范和教育引导,法律意识淡薄,两村缠访闹访、寻衅滋事、诈骗征地款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妥善解决“渔安城市病”,首要的是建强党组织这一基层战斗堡垒。一是高配第一书记,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组建区领导为“大班长”的“班集体”,通过进家入户的实地调研,广泛收集民情了解民意,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具体回应、及时解决群众的所期所盼。二是下沉社区干部,建强两村党支部。对违纪违规的安井村党支部原书记徐某就地免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从社区抽调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兼任安井村党支部书记,抽调 4 名社区工作人员到安井村协助开展工作,强力整治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两村村民逐渐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紧紧团结起来。

两个典型小区的党建基础虽有差异,但最终建成了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都成为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红色引擎”,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奋斗。

(二)聚焦民生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虽是一种主观感受,但需要客观物质要素支撑。云岩区聚力实施“就业创业”“医疗健康”“教育提质”“交通便民”“平安建设”“安居惠民”“商业配套”“垃圾分类”“数智服务”“文明社区”十大民生提质工程,为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保障。

1.就业创业提质。宅吉小区成立创业就业服务站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站,构建观念“引”、资金“扶”、平台“托”、培训“提”、服务“促”、辖区“联”的“六位一体”就业创业新模式,实现辖区内无零就业家庭。渔安新城打造“社区车间”“就业小站”“创客沙龙”“淘就业”平台,开展技能培训;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多元化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努力解决贫困人口在家就业问题,激发创业活力。

2.医疗健康提质。宅吉小区将原省妇幼保健所场地打造为盐务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3100平方米,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进一步完善“15分钟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圈”。以百腊井社区文化公园“老乐苑”为主阵地,建立4支老党员功能型党小组,覆盖200余名老人;筹备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康复理疗、照护服务、送餐服务、老年教育、心理咨询、助医助洁等社区养老服务。渔安新城聚焦“15分钟就医服务圈”建设,建成面积2300平方米的水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水东社区第一、第二、第三服务站并投入使用,为村民就医提供便利。建成日间照料中心,推行“365”养老服务模式,为居家老人、失能老人、活力老人3类人群提供“五心”服务,目前已建立健康档案3000余份,日均服务200余人次。

3.教育资源提质。宅吉小区拥有幼小初“一条龙”的优质教育资源,为进一步满足辖区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今年秋季开学前实验二小综合教学楼将实现竣工并投入使用,预计新增18个班、810个学位。渔安新城在已有贵阳市第九幼儿园渔安分园、安井小学、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等教育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配套,探索创新举办村级幼儿园,保障村民学龄前儿童入园。同时,教育资源向非集体组织成员开放,实行市场化收费,破解入园难问题。

4.商业配套提质。宅吉小区依托北京华联、星力宅吉店、云惠万家为辖区群众提供便民便捷的日常生活购物环境;对长期闲置的银碧滩游泳池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小型商业综合体,打造集社区服务、居民休闲、文化娱乐、卫生健康与便民停车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对辖区152家门店开展食品安全、诚信经营和遵纪守法等线上线下培训,打造诚信示范街,提升商业“烟火气”。渔安新城盘活国有商业资产,探索社区智慧微菜场,引进王家桥农贸市场、贵州华联超市、云惠万家生鲜超市、永辉生鲜超市,引进一品、一树等 6 家药店,15 家便利店,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价廉物美的生活必需品。辖区内健身中心、文娱活动场所、居民休闲广场、精品茶社、小型电影院、民族工艺品研学场馆等文娱设施一应俱全,基本形成“十五分钟生活圈”,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5.交通便民提质。宅吉小区充分发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常态化机制作用,交警、城管等职能部门积极参与“三感社区”创建,推动综合执法整治,严格管控占道经营及车辆违停、乱停等不良行为,畅通辖区交通秩序。通过坝坝会、板凳会、楼栋会等形式开展“三感”夜语,与群众探讨“交通秩序文明劝导”“提升辖区治理水平”等话题,合理规划小区停车位,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渔安新城不断完善片区交通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加快推进延安东路延伸段道路建设,建成后从渔安新城到市中心预计仅需5分钟车程。积极协调贵阳公交集团,在公共交通网点设置上予以倾斜,开通多条经过渔安新城的公交线路,并设立多个首末站和停靠站,建成多条快速公交停靠的BRT渔安站,公共交通出行实现全覆盖。

6.安居惠民提质。宅吉小区全力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切实解决辖区居民特别是老人出行安全的问题,增强小区居民满意度、幸福感和归属感。同时,完善小区照明、绿化、健身器材、防水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金仓路、吉祥路背街小巷示范街提升打造。渔安新城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对环境卫生、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突出问题精准施策,不到一个月清运近200吨100余车垃圾,清理300多辆“僵尸车”,处罚50余起交通违法行为。引进北京和家生活科技集团,倾力打造“有景、有园、有门、有家”的渔安新城形象示范区,在路口设计小区IP形象,修建“鱼水亭”“至善小公园”,量身定做“微农场”等,村居环境焕然一新。

7.垃圾分类提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两个小区将大力宣传与实操措施相结合,利用LED大屏幕、横幅标语、党员志愿服务、网格巡查、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发放等形式,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及方法,通过完善设施、合理设置垃圾投放点、配置垃圾桶、讲解垃圾分类桶的使用方法等,引导居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辖区范围形成良好氛围,让居民逐步改变随意堆放垃圾等陋习,提升辖区居民人居环境。

8.文明社区提质。宅吉小区深挖辖区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建设“八月会议”“百腊井”“奢香夫人”等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主题社区、公园、广场,让辖区居民充分感受地方党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联盟辖区单位,成立了“朗读者”党员志愿服务队、法律援助服务队等,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同时,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渔安新城建设贵阳首个“社区非遗互动馆”“社区品茶社”“社区大数据中心”“社区电子竞技基地”“社区小剧场”,打造以小剧场、音乐室、电子竞技馆、数字影院、渔安新城AB区图书馆为主题特色的文体活动中心。组织专业人员为群众开展各种门类的艺术辅导,发展十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将36场文艺演出、书画展、经典电影等文化产品送到群众家门口。举办了首届云岩渔安新城村民春晚,更好地满足村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需求。

9.数智服务提质。宅吉小区实现了街道综治中心与院落智能门禁、人脸识别监控、网格员终端手机等大数据运用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实现综治、网格、城管、公安等部门数据深度融合,构建了组团式服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渔安新城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社区综治指挥调度中心,整合公安人像对比监控探头、“社会和云”、实有人口基本数据等,构建“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10.平安建设提质。宅吉小区组建了宅吉平安护卫队、幸福邻里护卫队,切实保障辖区24小时巡逻护卫力量;发挥业委会与业主、物业、房开间的沟通协调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同、配合居委会处理小区基层治理社会矛盾,补齐矛盾纠纷处置短板;完成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大巡(处)警”模式;在高发案率区域及监控死角等新增高清数字摄像头16个且直连综治中心调度室;定期维护修复辖区内各院落监控探头和智慧门禁。渔安新城建立“渔安义警”工作站、“警民联调室”,通过“警调衔接”“司法入所”“民调入所”“律师入所”,形成联运机制,矛盾化解成功率99.3%。大面积安装智慧门禁系统,规范小区出入管理,保障住户安全;创建贵阳市首家“物调中心”,建立“小代调解室”、微信调解群等网络调解平台,调解邻里之间生活琐碎矛盾。实现智慧高效管理,增进邻里友谊,持续提升居民安全感。

十大民生提质,回应民情民意,对准辖区群众需求,高效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因地施策

调研发现,云岩区的社区类型带有多元性。一类是城市传统社区,包括传统的单位大院、老城的文化保护区、单位转制房屋出售给职工的后单位制社区及一些老旧小区等。一类是城镇化背景下变迁的农村社区,有纯农社区、村改居社区、城中村社区、大规模拆迁改造的新城区以及回迁社区等。再一类是比较新型的商品房小区,包括高档的、中档的、普通的商品房小区。

多元性的特征决定了在“三感社区”的建设需求上,教育、医疗、就业、人居生态环境等客观要素是大家的共性需求,同时由于历史背景、居住群体、传统习俗、人文素养等不同,各社区建设的侧重点差异、个性化特色表现更为明显。它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体。宅吉小区和渔安新城作为云岩多元化社区的典型代表,宅吉小区的侧重点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升级上,渔安新城的侧重点在就业能力、区域经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上,街道、社区、村(居)党员干部通过倾听民意、入户探访等形式全面摸排辖区情况,广泛了解群众呼声,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以快速解决民生提质问题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与广大居民群众一道构建起社区地域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三、“三感社区”的云岩思考

(一)构建“线块”结合的党建工作体系

党组织的“整合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其在社区居民中的号召能力、动员能力,能够不断凝聚辖区民间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力量,有效保障基层社会治理资源能够在组织形式上实现整合,强化社区治理多种主体之间的良好互动。云岩区在“三感社区”的建设实践中,探索建立“党工委+基层党组织+党员+志愿者+驻区单位+辖区群众”的“线块”党建工作体系,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建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引导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关注周边生活区,引导他们担任基层党组织的兼职委员,参与社区议事,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

(二)遵循“三个多用”的工作方法

广大党员干部是“三感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在“三感社区”建设中,要紧紧植根人民群众开展工作,一是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情满家园。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三感社区”建设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开展走访群众的活动,主动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中、走进群众的心中,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用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二是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心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党的力量和智慧源泉。宣传教育群众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工作,通过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三感社区”建设,逐步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社区文明新气象。三是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合力共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是因为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反映群众的利益和意志。“三感社区”建设就是要将群众组织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奋斗。

(三)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能够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去,为基层群众提供服务,也能够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民众。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一方面,有助于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促进政府将部分的行政职能让权于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吸引优秀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助于形成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良性发展格局。渔安新城治理中,引进北京和家生活科技集团参与社会治理,事实证明,成效是明显的。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上,一是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激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扶持力度或者资助额度可以根据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参与治理程度、对群众帮扶的情况等内容来确定额度,以此灵活促进社会组织积极提供公共服务。二是要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可以聘请专门的评估机构及专业的评估人员,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群众的满意度,充分发挥群众的投票权、监督权来对社会组织进行实时监督,保障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四)发挥社区居民的核心主体作用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赵德明指出,将建设“三感社区”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作为提升省会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全体党员干部是建设“三感社区”的中坚力量,要牢牢树立“来自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理念,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建设“三感社区”中的核心主体作用,社区居民的全心参与、衷心支持、诚心维护是打造“三感社区”的强大基础。因此,社区居民不仅是“三感社区”成果的享有者,更应成为“三感社区”建设的践行者,只有将建设“三感社区”与享受“三感”成果相统一,实现社区居民参与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良性互动,这样的“三感社区”才是可持续的。

(五)建立指标评估体系引导“三感社区”建设

通过对社区居民、物业公司、村(居)委会的调研访谈,探索建立“三感社区”建设评估体系,实现标准化建设与个性化特色相结合,有助于全面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感社区”评估指标可以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构成,涵盖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主观因素,住房状况、社区基础设施、社区配套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状况、社区交往、社区认同、社区组织管理、社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环境问题等客观因素,设置社区个性特色加分目标。通过指标体系引导“三感社区”建设,切实持续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猜你喜欢

新城提质辖区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为城市提质而歌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2018年某市铁路辖区动车配餐食品卫生安全现状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长江新城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