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020-03-11朱碧青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内二科福建泉州362018

吉林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患肢偏瘫下肢

朱碧青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内二科,福建 泉州 3620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脑梗死偏瘫的常见并发症,多在发病后3~10 d发生[1],发生率可达70%以上[2],主要是由于下肢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导致血液回流速度缓慢、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所致[3],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肤紫绀等症状,其中50%~60%的DVT患者可发生肺栓塞(PE)[4],是引起脑梗死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因素。积极预防能够有效降低DVT的发生,其中加强下肢运动是一种重要干预方式,能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血流的流动[5],而不同的运动方式对DVT的预防效果是否一致,尚未明确。本研究比较早期运动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对脑梗死偏瘫患者DVT的预防效果,以期能够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并发下肢DVT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45~80岁,平均(63.5±9.3)岁,合并高血压20例,糖尿病18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45~80(63.6±9.0)岁,合并高血压20例,糖尿病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入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6],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并需卧床者;③患者知情同意。

1.2.2排除标准:①DVT已经形成者;②既往有精神疾病、昏迷及放弃治疗患者。

1.3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及血糖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再给予常规护理,每隔2 h翻身拍背,同时进行运动训练的健康教育,具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无具体规定,由家属或患者本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早期运动护理:①抬高患肢:使用小枕垫高脚后跟,使小腿与床面形成约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②踝关节被动跖屈,膝关节屈伸、背屈、外翻和内翻运动,每个动作重复20次;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臀大肌收缩训练,每次动作重复25次,收缩5 s,放松5 s;④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按摩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每侧肢体按摩3~5 min,训练方法由受过培训的护士协助指导,3次/d,训练过程中注意患肢保暖,连续干预14 d。

1.4观察指标:①干预前、干预7 d、14 d后进行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情况,DVT阳性标准参照文献标准[7],比较干预前、后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差异;②干预前、干预14 d后进行胫骨结节下10 cm小腿周径测量,计算干预前后差值。

2 结果

2.1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干预7 d的DVT发生率为18.18%,明显高于观察组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14 d的DVT发生率为25%,明显高于观察组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14 d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4 d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肢周径差值比较:观察组干预7 d、14 d与干预前的患肢周径差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肢周径差值比较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停缓和静脉壁损伤3大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脑梗死偏瘫患者常伴有运动功能障碍,需长期卧床,是发生DVT的高危人群,这是由于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活动受限,静脉血流停缓,深静脉血液淤滞,另外脑梗死患者常给予对血管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甘露醇等),或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及介入性操作,均会对血管造成损伤,上述原因导致脑梗死偏瘫患者具有较高的DVT发病风险。DVT不仅会对患肢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引起患侧下肢肿痛、疼痛及皮肤紫绀,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栓子脱落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DVT形成的诱发因素,促进下肢静脉血流及使用抗凝药物是预防下肢DVT主要措施,而急性期患者不主张抗凝治疗,因而促进下肢静脉血流显得更为重要[8]。研究显示,早期运动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肢体深静脉血液回流,改善静脉血流停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7 d、14的DVT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早期运动护理是促进下肢静脉血流有效方法,能有效降低DVT发生,与文献研究[9]相符。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DVT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对干预前后血管再通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14 d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观察组干预14d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早期运动护理通过抬高下肢、踝关节被动跖屈及膝关节屈伸、背屈、外翻和内翻运动、按摩患肢均有效增加静脉回流的流速,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小板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壁黏附聚集,进而预防下肢DVT的形成,与文献研究[12]相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7 d、14 d后的小腿周径较干预前有所增加,但观察组干预7 d、14 d与干预前的小腿周径增加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提示早期运动护理能够减轻脑梗死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肿胀,与文献研究相符[13]。

综上所述,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DVT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且能改善患侧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减轻患侧下肢肿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患肢偏瘫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