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宜居视角下的村落保护与微更新探索
——以安徽舒城七门堰村为例

2020-03-11季文媚孙媛媛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皖西村落景观

季文媚,孙媛媛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一、七门堰村概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全县西高东低,地形丰富,其中兼具山地、丘陵、圩地。杭埠河(清光绪《舒城县志》称前河)自西南大别山流经全县,环绕七门堰村。七门堰村位于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毗邻万佛湖景区。公元前200年,羹颉侯刘信采邑于舒,始阻河筑堰于七门岭下,是为“七门”。继而引水于东北,为农耕自用,解水利之忧;乌羊、槽牍堰为刘馥向东后筑,此为“三堰”[1]。古有“三堰余泽”雅称,今为“龙舒八景”之首。村庄由此兴盛。现七门堰村建筑布局规整,绿色资源丰富,村落沿水系南北形成“山+水+林”格局,兼之有古板栗树群,七门堰遗址等有利资源,具备一定的“自然生态村落”特质。因此,七门堰村是一个兼具文化历史与丰厚自然资源的古村落。

图1 七门堰村现状规划想象图

二、七门堰村现状

(一)自然状况

七门堰村的生态布局其实与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是相吻合的。山水环抱的风水环境是七门堰村选址的基本要素之一。《广雅》中描述:“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七门堰村由水系而生,背山傍水。环村杭埠河水流平缓,蜿蜒屈曲,村庄以河曲为界,选址于内侧吉地,观水有“环抱”的形势,可凝聚生气。村落中有“风水林”,多为老板栗树,林中散落墓地,具有一定的宗族意识下生态公益林的作用[2]。村落中围合的平地,流动的堰水,以及林业资源,使村民饮有水,薪有山,艺有圃。因此,既有风水格局,又为先民生产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人文状况

村落景观由自然与人文景观共同构筑,文化要素构成村庄人文景观的基础,特色规划的个性在于提取历史文化要素。因此,乡土文化的物质资源利用是风貌整治的有效途径。在古代,七门堰村是属于“流域型”的水利社会群体,以宗族和官宦制度为前提制约与发展村落。保持自然景观风貌与传承地域文化是地方特色旅游业长久发展的保障,而居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来自于当地历史与文脉。七门堰村于舒城杭埠河周围发展,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需要当地人构筑与传承:三刘祠千年的古老汉文化,自春秋开始的舒席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并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名单;作为当地民俗技艺被列入舒城县首批非遗名录清单的杭埠河秧歌流传至今。这些传统文化技艺如果能与农村当地庙会、商贩集会等活动相结合,可以形成当地独有的民俗文化展示平台。

(三)遗存状况

1.三刘祠(碑)

公元前200年,刘信始筑“七门三堰”,东汉末年,刘馥兴建水利,“修筑龙舒水,灌溉千五百顷”(引自《舒城县志》)。明代宣德年间,县令刘显再度“细增疏导”七门堰水利工程,此后直至清初,多次整治,但是规模影响都不及刘信、刘馥和刘显。舒城后人立“三刘祠”纪念他们对七门堰村灌溉文化做出的贡献,遗址现已无存。1958年以后,七门堰灌区被归为杭北干渠配套工程,纳入淠史杭工程系统。改革开放以来,为城关地区工业用水和群众用水,拨款重修工程。三刘祠(碑)作为历史纪念被遗留下来,但现今遗迹残破,留有石碑一座(见图2所示)。

图2 三刘碑图

2.观音洞

图3 观音洞前上香处

民间信仰是中国乡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在反映精神信仰的同时,也是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3]。在七门堰村中,观音洞庙并不是表意上的宗教建筑,其作用更接近村中的“私庙”(见图3所示),既是精神寄托,也是村落凝聚力的象征。如果说三刘祠代表的是一种个人的崇拜主义,那么观音洞庙应当算是一种乡土民俗性世界观的表达。村中庙宇往往和村民个体、家庭还有村落集体的信仰活动的联系密不可分,具有一定的经济作用。观音洞庙现存规模较小,没有明显标识。

3.民居状况

七门堰村落布局环山抱水,村落建筑沿杭埠河系与天然农田蜿蜒发散性向外,鱼骨状串联布局,形体像一条游鱼,见图1所示。由于村庄缺乏后期规划和管理,村庄建设总体上保持自然田园布局特征。村落风景区未成规模,村内河道景观利用较差。村落中田圃占地较多,古树景观分布在村落民居与河道两侧。村内建筑整体个性不强,房屋建筑新旧混杂。遗留民居建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整治后重新粉白墙壁,红色屋顶的二层楼房;一类是未修葺的老屋,大多较为破旧。总体上呈现出文化衰落、建筑个性不强的皖西乡村民居建筑风貌。

三、七门堰村特色价值与问题分析

(一)文化意识匮乏,形象与空间功能契合度不高

三刘祠、观音洞等遗址事实上分别代表了七门堰村的官宦文化与民俗文化形象,而七门堰村沿杭埠河水系而生,杭埠河文化也滋养着当地的乡土文化与灌溉文化。现存三刘祠遗址空间已无法起到传承七门堰千年文化载体的作用;观音洞建筑作为民居的一部分,与村落精神文化联系紧密,但除了供香佛龛只有一居室大小,空间过小;村落沿杭埠河周边景观没有合理利用,缺少吸引力。村落文化空间空有底蕴,形象较差,亟待创新,以增加村民与游客的文化认同感。

(二)建筑风貌欠佳,新旧混杂的“类徽派”风格出现

建筑群是地域性文化最为直观的“载体”。七门堰村缺少风格鲜明的建筑,现建的农家乐客栈景点(见图4所示)外立面采取徽派元素,为黑、白色调;而皖西特有的大屋、圩屋传统建筑外立面一般采用青砖勾缝砌筑,屋面基本采用黑色小瓦;墙面以暖灰色、黄色为主色调,色调柔和,以白色线条勾括细部,门窗基本为原木色。新建筑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农宅,均缺少传统特色的延续,形象一般[4]。为停车方便,农宅房前后多以水泥硬化成坪,缺乏田园情趣。村中老民居(见图5所示)缺乏修缮,多为土黄色瓦顶老砖房,整体有一定的皖西地域特征。

图4 新建农家乐客栈(偏向徽派建筑风格)

图5 老民居(具有皖西当地特色)

(三)村域空间混乱,居住环境层次亟待再次整合

七门堰村利用村边隙地、农宅旁空地种植经济林,基本形成了以田园、庭园、游园为骨架,带、团、点分布的生态绿化体系。此外,七门堰村小道密如蛛网,道路没有明显的导向性与秩序感。尽管村中多种植板栗树及桂花园圃,行走其中富有诗情画意,但是,村中缺少景点的趣味规划,以及休闲小品等公共服务设施,古朴的生活气息无法提供当代的审美吸引力。村内农居大多依村河道形成带状组团,在水网交错处,常常由小桥连接对面。村内公共服务与环境设施相对滞后,道路标识不规范,缺少村民文化活动场所和生活小品。

(四)村庄定位模糊,地域特色不足,整体缺乏活力

图6 七门堰村旅游发展时间节点表

七门堰村传统是依赖天然环境,自发形成的聚落,时过境迁,均质的传统空间形态被打破,村落多数物质空间面临整体性衰败。七门堰村毗邻万佛湖景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经济林区,观赏园圃,七门堰具备一定的发展观光农业以及生态公园的潜质,但是缺少发展定位与明确方向。中国的乡村旅游近三十年从探索到兴起的过程是激发七门堰村旅游机会的前提,各个阶段历程如图6所示。

现七门堰村乡村生活空间占据村内空间很大比重,缺乏自发性与偶发性的交流空间。特色是七门堰村发展生态文旅村的灵魂,提炼自己独有的乡土元素,延续当地文化,才能重塑村庄活力,激发文旅交流新机制。

四、七门堰村保护微更新策略

(一)文化产值上,梳理优势资源提升空间形象

七门堰村毗邻万佛湖景区,如何利用区位优势,联动周边景区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产业,是村落文旅业发展的契机。七门堰村应发挥出水脉环绕田园的环境优势,重启灌溉空间。进而利用村周边水系景观资源,增加生活游憩的开放空间,考虑乡村公园。基于村庄“大景观”的空间格局,结合原有优势农业(板栗林,花圃)特点分类发展,融入新文旅经济深度挖掘(如采摘观赏业,手工作坊,特色民宿等),形成创意农产区。整合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以村落本身的板栗文化、杭埠河文化、市集文化等民俗文化,修葺三刘祠(考虑结合七门堰灌溉历史馆空间使用)、观音阁,建设乡村戏台、民俗文化广场等文化景观空间,增加创意文旅互动体验项目,链接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创意、生态田野等系统,提升文化空间内涵,形成如图7、8所示的七门堰村规划想象逻辑网络图。

(二)景观格局上,传统符号新运用重塑群体风貌

景观整治规划是七门堰村实现生态乡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整治规划主要包括田园景观、游园环境景观和家园环境景观、环境小品四方面内容[5]。七门堰村针对境内丰富的林业资源,延续村庄“绿带”格局,最终形成“片、网、带、点”的绿化体系,规划休闲农业区。七门堰村提升景观内容,首先在于对村庄景观风貌的保护,继而到园圃文化的开发,最后到采用皖西地区的建筑元素,统一建筑屋面和外墙装饰。乡村景观升级应该注重提炼传统文化符号,保护、创新具有历史或者旅游生态价值的民宅、道路,兴建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加工坊和文化展示广场。村民与游客对村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来自于村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七门堰村还应当优化景观生产生活空间,使生活空间向生产空间转变。

图7 七门堰村生态产业网络图

图8 七门堰村生态产业逻辑图

表1 七门堰村景观分类表

续表

(三)居业选择上,多元化公共建筑重塑现代家园

七门堰村落的微更新,是重塑功能、空间与人的关系,延续记忆中的村落及满足村民现代日常生产生活[6]。营造共享空间,加强村民交流,增强村庄凝聚力,以生态更新方式推动七门堰村公共人居环境升级,利用杭埠河生态特色,园圃等主题艺术化村落公共空间,挖掘文化或者休闲娱乐元素,设计特色的旅游标识系统,嵌入文旅、休闲元素,装点村落公共环境。七门堰村内的大多数农宅为村民自建房,应梳理周边环境景观,并新建乡村旅游小品进行补充,保留并修葺村内的现存庙宇(观音洞、百折庙),以及风貌完好的老民居建筑[7]。从自觉性交流场所(游憩观光图9所示)、自发性交流场所(创作加工)、偶发性交流场所(创意农宅图10所示)等现代观念多样化的建筑内容,突出地方特色,为七门堰村公共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图9 自觉性交流场所示意图(游憩观光)

图10 偶发性交流场所示意图(创意农宅)

(四)建筑风格上,梳理“皖西”特色发展新地域建筑

皖西地处三省交界处(皖、豫、鄂),受移民文化影响,博采“徽派建筑”“中原建筑”等建筑文化特色与山地建筑防御性特征、居民朴素内敛的性格特色,形成色彩质朴,装饰手法含蓄柔和的皖西地域建筑。皖西传统地域建筑单体外墙多采用砖石,中段为双坡屋顶,部分山墙为马头墙,大门为设计重点,多用石门框配以简单的几何装饰。宗族纽带下的皖西建筑,由地势住宅高低彰显礼制文化,以及屋内的明暗划分功能空间。七门堰村建筑群依山就势,呈现出由等高线依次递进,带状生长居住组团的特点;选址环山抱水,街巷较为开阔。新皖西地域建筑应用在七门堰村,应从村落形态、公共空间、村落水景、建筑材料、平面整合等方面赋予文化活力[8](P119-P122)。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以解决七门堰村的现状问题为导向,发现当地的艺术空间营造、景观空间升级、居住空间优化与生态环境、地域性文化息息相关。对生态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历史文化流失严重的七门堰村,进行可识别性、宜居性,激发当地文旅价值的村落模式与乡土文化、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结合的探索,思考七门堰村的保护与微更新策略,为其他类似的有一定历史底蕴的生态保护村落提供文化创新、民俗创意等更新方法,可以更好地展望未来。

表2 七门堰村建筑在皖西建筑风格的可提取要素

猜你喜欢

皖西村落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回马枪
回马枪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