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研究
——以广德市为例

2020-03-11范文青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消费导刊 2020年51期
关键词:高素质干部队伍年轻干部

范文青 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一、广德市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树立科学选人用人导向

一是明确政治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政治不合格的干部坚决“一票否决”,选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的干部。二是扩大选人用人视野。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开辟绿色通道,先后完成两轮“比选择优”选配科级领导干部挂职,20名优秀年轻干部走上科级领导岗位。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以深化宣城市委“宛陵聚才行动”实施为主抓手,以落实市委“1166”工作部署为总目标,出台“百千万聚才行动”9个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人才工作政策,着力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2019年先后八批次引进50人,其中“双证”型本科生7人、“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生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人,首次实现事业单位引进博士研究生零的突破。

(二)坚持不懈抓教育培训

一是加强政治教育。2019年全年共开办培训班46期,其中主体班次9期,专题班11期,轮训班10期,外培班4期,委培班次12期,培训学员共计3512余人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邀请省委党校、宣城市委党校、先发地区知名专家来我校授课,创新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建立了一支集领导干部、一线先锋、基层骨干的师资队伍,同时,在培训中设置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课程,提升学员参与度。二是加强实践锻炼。先后挑选24名年轻科级干部赴上海临港集团学习锻炼,选派25名优秀年轻干部开展“城乡双向挂职”,增加乡镇干部学业务、机关干部学农村工作经验。同时,围绕群团改革工作要求,青妇、残联等部门领导班子副职,进一步丰富年轻干部岗位经历。

(三)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监督管理

一是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入口关”,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坚持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对拟提拔或转任重要岗位的干部全部进行五个工作日的任前公示,并坚持公示进社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二是建立了干部监督员制度,聘请17名社区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等担任干部监督员,强化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三是坚持抓苗头,进一步提高监督有效性。针对干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履职尽责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组织部门对干部及时进行提醒、函询或诫勉。四是进一步创新了监督方式,建立了干部监督“大数据”电子信息平台,汇总全市科级干部“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的监督信息。

二、广德市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选人用人制度有待完善

一是部分班子结构不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现象突出,缺乏城建、规划、经济、金融等专业型年轻干部,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的后备力量缺乏,未形成梯队式发展的结构。二是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我市毗邻江浙发达地区,处于一个区域人才高地之中,相比之下,现有的引才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而且我市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产业聚才的效应尚未形成。三是尊重人才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全市还未形成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风气,人才政策还不够完善;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不足,存在外地人才引不进、本地人才留不住等问题。

(二)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一是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干部对教育培训不够重视,无法全身心投入培训中,流于形式走过场,存在应付培训的情况。二是培训的形式相对单一,以讲授型为主,实践类的教育培训较少,使参训学员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主动参与感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学员培训的实际效果。三是学用结合不够紧密,讲课内容理论多,与实际情况结合少,无法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抓工作落实的能力。

(三)干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监督意识不强,对监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明,不够深入。二是监督方式不多,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存在盲区和漏洞,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生活作风有效管用的手段不多。三是监督氛围不浓,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时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不同意见,广泛接受各界监督。

三、锻造广德市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路径

(一)把好选人用人关

第一,积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一是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根据《关于实施青苗管护工程的实施意见》,继续加大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树立“早压担子早成才”理念,对条件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选拔到关键、吃劲岗位。二是是强化后备干部储备力度。建立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库,探索实施“嵌入式考察”,在工作一线、教育现场、比赛活动、比选择优中积极发现“好苗子”充实入库,确保优秀年轻干部队伍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涵盖现代农业、工业经济、社会管理、规划建设、金融等不同领域,实行分类储备。

第二,加大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源头管理。将人才引进作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的重要来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围绕城建、规划、经济、金融等紧缺型人才加大引进力度,并巩固人才保障。二是加大选拔使用力度。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对于符合条件、较为成熟的优秀干部,大胆选拔使用,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继续面向全市优秀年轻干部比选择优,丰富优秀干部晋升渠道。

(二)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为深入了解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党校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向广大参学学员征求意见建议,综合梳理归纳,结合实际工作,针对性开设课程,并把培训期间所学知识运用于工作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创新教学方式。一是丰富培训形式,除传统的授课式教学以外,运用访谈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形式,同时推行线上线下培训模式。二是开设了“党校大课堂”,安排12个教师授课,个性化提供24个课程供选择,提供订单式服务。接下来,我校将积极开发新专题,不断打磨课程,推出更多更优质的课程,将“党校大课堂”打造成广德干部培训的品牌。三是开发了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课程,将进一步做好基地路线规划、讲解员培训、及党性教育课程的研发工作,扩大现场教学基地的影响力。

第三,完善管理模式。以“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学员管理规定,规范班主任工作职责,不断完善干部培训机制,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三)加大干部监督管理力度

第一,始终把对干部的政治监督放在首位,尤其是加强对干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探索增强对干部履职情况、担当作为情况的有效监督方法,推动精准监督、实现创新监督。

第二,完善监督手段。进一步完善干部监督“大数据”电子信息库,建立干部监督动态信息研判机制,在干部调整酝酿前,做好监督信息的核查工作,有效避免“带病提拔”,把好干部选任“入口关”。在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方面,充分运用干部监督信息进行预警,聚焦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和重点对象查找“风险点”,前移监督关口。

第三,健全问责机制。进一步完善信访举报、案件线索报告和舆情处置等各项制度。注重抓早抓小,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严防“小错”酿成“大祸”。

猜你喜欢

高素质干部队伍年轻干部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